文/本刊記者 李靜宇
中國有4億多的網民,其中41.6%網民的網上購物,網購用戶達1.87億;這部分人群中所開通的網上銀行占48.2%,2011年中國網購市場交易額達7735億元,增長67.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
在王俊杰看來,這些數字無疑代表了電商以及相伴而生的市場空間,與電商的迅速發展相對照,整個物流業的現狀與發展都相對落后:其一,現代倉儲基地的匱乏,物流效率較低。其二,物流的成本居高不下,于是京東、當當、亞馬遜、凡客等B2C電商大佬自建倉儲體系,意在提高以速度為核心的消費者體驗;也有與淘寶開放平臺合作的酷武、百世、五洲在線等一批獨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大潮發展起來。
王俊杰介紹說,電子商務的特點是品類多,訂單數量大,客戶分布的地域比較廣泛,但是深度比較小。與之相匹配的物流系統必須具備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和柔性化的特點。在他看來,“因為電子商務的信息量太大了,一個活動就能有上百萬訂單量。如果要快速、準確發貨,必須具備精準化的信息整合和倉儲調配的能力。”
有這樣一個例子,在傳統的倉庫里曾有工作人員在工作的8個小時走了40公里的實例,在王俊杰看來,這種勞動強度是可想而知的,說明與之相關的整個物流設計邏輯是紊亂的,人工化的工作非常多。
“智能倉儲與傳統的倉庫相比,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這些必不可少,RFID技術、電子標簽、物聯網、倉內定位技術以實現快速分撥和揀選的效果。”王俊杰介紹說,“智慧物流更多的表現在降低人的勞動強度,效率更高,出錯率少,勞動被相應的技術所取代。”
王俊杰介紹說,中聯網倉所打造形成的高自動化倉儲便結合了這些特點,來完收成收貨、質檢、上架、揀貨、包裝、發貨等各個環節。與此同時,流程化管理的一個最大優勢,在于錯誤率大大降低,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中聯網倉正在打造的是為中國電子商務量身定做的全數字化、高度自動化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系統。通過數字化、高度自動化等物聯手段,精準控制電子商務的采購、倉儲、發貨、送達各個環節,為賣家和買家提供庫存同步。
智能化流程如何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王俊杰解釋說:“在智慧型倉儲里面,人的操作很簡單,系統操作很智能。有自動取貨系統模塊進行操作,通過輸送線送到操作人員面前,工作人員只是按照電腦進行掃描操作就可以了,如果操作出錯這個指令便不能完成。包括料箱內的哪一格商品用于取貨,都有相應的燈光進行提示。”
與傳統的倉庫相比,值得關注的一個細節是,智慧型倉庫的存儲區和操作區只是靠輸送線來連接,對于有冷鏈需求的存儲區可能溫度在零下40度,但是在操作區有更適合的溫度。在王俊杰看來,這是實現食品安全的一個良好舉措。

企業如何適應外部的變化,找出新的價值主張?在王俊杰的眼中,中聯網倉不僅具有了先進的智慧型倉儲,同時將與中國郵政和順豐形成戰略同盟,實現雙方系統平臺的對接,打造成為電商后端的供應鏈一體化,形成倉儲、運輸配送和一系列增值服務的供應鏈企業。
大的電商企業仍在走自建物流之路,比如京東商城已經擁有了強大的物流體系,但與此同時,中國電子商務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沒有如此大的實力來自建物流。“因為自建物流不僅需要動輒幾千萬的物流設備,同時還要有先進的物流信息化系統以及高端的人才需求,這往往要占用巨額資金,而且需要幾年的時間,這都是傳統品牌滿足線上發展所不能承受的。”
王俊杰特別強調說,對于一些服裝、電子產品等傳統領域,銷售額做得很大,它們正是高端倉儲C2B模式未來廣泛的發展空間。這正是中聯網倉所看準的市場機會。
中聯網倉所主張的是深深根植于電子商務對于物流倉儲需求的滿足。“不同于大的電商用5~6年的時間來完善自身的倉儲體統,對于剛上線,急需在線上拓展自己銷量的傳統品牌而言,大量資金、資源的投入下,希望在短期內有一個爆發,而每天成千上萬單的貨物也讓他們遭遇‘物流的糾結’。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無疑成為它們最佳的選擇。例如去年上線的康恩貝、中糧等傳統企業都選擇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
王俊杰道出了中聯網倉現在和未來的市場空間所在。”
電商和具有傳統品牌的線下運作需要中聯網倉打造的智能庫來滿足其高效的運作,而另一類傳統企業,日常的運營選擇自建倉儲,而當遭遇物流的“春運”時,就會選擇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將活動全部外包。例如森馬集團有自己的倉儲系統,但是將活動全部外包給第三方,這樣的做法能夠達到經濟和速度上的最佳,也不需要部門全員都熬夜當“發貨員”。
這些都是智慧型倉儲的市場,同時也是我國傳統倉儲向現代倉儲轉型的絕佳樣本。
專業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務的優勢在哪里?王俊杰說:“第三方供應鏈服務主要涵蓋倉儲、物流、配送以及相關的增值服務。包括更先進的、國際領先的分揀設備、輸送設備、電子標簽等等,擁有更貼合于中國電子商務企業適用的倉儲軟件系統,具備強有力的整合功能。”在他看來,如何滿足日益強大的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第三方來講,不僅要具備東方人的智慧,同樣需要西方好技術設備和流程管理,要將中外、中西方先進東西融合在一起。
對此,更為通俗的解釋是,中國人最了解中國的市場以及行業需求,而國外擁有先進理念和管理流程,尤其是國外在相關領域具體的細節方面更值得我們學習,中聯網倉要做的是把這些整合在一起。
如果把馬云打造的菜鳥網絡比喻成一個浩瀚的星空,中聯網倉所打造的便是眾多繁星中的一部分。在王俊杰的心里,打開更多電子商務企業對于物流的心結,需要專業的物流企業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上有更好的舉措,從而提高客戶的信任度。這條路很長,還有很多新的先進的理念要嘗試,但這條路的方向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