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凱為
[摘要]現在的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有線傳輸技術作為推動信息化的重要一環,它的發展越來越令人矚目。本文討論了不同傳輸介質下各種有線傳輸技術的特點,將有線傳輸技術和無線傳輸技術進行了對比,并初步探討了有線傳輸技術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有線傳輸技術;特點;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TN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194-02
1前言
在漫長的科技發展史中,傳輸技術的發展一直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現代社會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各種與之相關的技術不斷創新與改革,將信息準確而快速地傳送變得越來越重要。
經典通信的信息媒介是話音和少量的低速數據,它的技術比較簡單,具有穩定性差、傳輸距離近和傳輸速率低等特點。現代通信的信息媒介是多媒體信息,它的技術向著智能化、綜合化、個人化和全球化的方向發展。現代通信傳輸技術包括有線傳輸技術和無線傳輸技術,兩者有各自的優缺點,其中有線傳輸技術以它獨有的優點和作用,時刻傳輸著各種信息,為社會大眾服務。有線傳輸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實現我國社會的信息化提供了重要手段。
有線傳輸是通過線纜進行信息的傳輸,而無線傳輸則不需要線纜通過空間進行信息的傳輸。由于有線傳輸介質本身不是理想的,因而有線傳輸在傳輸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能量損耗,而且隨著距離的增加成指數衰減。無線傳輸是通過電磁波在空間內進行傳輸,它的能量損耗有別于有線傳輸的衰減,反而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降低,所以無線傳輸的傳輸距離非常大。除此之外,無線傳輸還有綜合成本低、施工時可以擺脫線纜的限制、擴容能力好、維護費用少等優點。但是考慮信噪比的話,無線傳輸就比不上有線傳輸了。因此,有線傳輸技術與無線傳輸技術到底哪種更好不是絕對的,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武斷定論。
有線傳輸技術的發展大致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在19世紀60至70年代,采用的是明線線路、平衡電纜及同軸電纜有線模擬通信傳輸,數據通信則只能依靠調制解調器;80N90年代以來,開始采用光纜數字傳輸代替電纜傳輸。
2有線傳輸技術的特點分析
有線傳輸是通過線纜用光電信號進行信息傳輸。有線傳輸系統包括信息終端、信道終端、信號處理和有線信道。
有線傳輸介質指兩個通信設備之間實現的物理連接部分,能將信號從一方傳輸到另一方。有線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兩條相互絕緣的導線按某種方式纏繞在一起的一種通用配線)、同軸電纜(兩個同心導體和屏蔽層共用同一軸心的電纜)、光導纖維(即光纖,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纖維中的進行全反射而實現光傳導)等,前面兩者傳輸的是電信號,而光導纖維傳輸的是光信號。使用不同傳輸介質的有線傳輸技術有很大的差異性,下面,就根據不同的傳輸介質分別討論各種有線傳輸技術的特性和優缺點。
2.1架空明線傳輸
架空明線傳輸,就是由架于地面上的電線桿支持一對或多對裸導線。一對導線就組成了一個信道,一般來說,這種信道的低頻在300Hz左右,高頻則因導線直徑的大小、間距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在1MHz左右。架空明線傳輸可以用來傳送電話、電報、傳真等。
架空明線傳輸的特點有:(1)明線傳輸設備簡單。不僅拆建容易,出現故障時維修也比較容易,而且首次建造時花費比較少,但是平均到單一電路的費用要比電纜線路高;(2)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如天氣變化、電磁場干擾等;(3)容量相對比較小;(4)傳輸頻帶比較窄,不能傳送寬頻帶信號。
因為這種傳輸方式的傳輸速率低、傳輸距離小,再加上以上一些特點,因此,對于需要傳輸的信息量比較大的主干線路,架空明線傳輸使用的比較少,一般使用的是電纜線路等大容量傳輸系統,而在信息量比較小的地方,使用架空明線傳輸則相對經濟。
2.2平衡電纜(對稱電纜)傳輸
平衡電纜也稱對稱電纜,就是互相絕緣且對稱的導線絞合而成的電氣回路。在平衡電纜中,由于導線是對稱的,導致電流方向、磁線方向都是相反的,因而各自產生的磁場能夠相抵。而且絞臺的導線其位置是一直變換著的,對稱的兩根導線在周圍任意一點所受磁場的影響可以當成是相同的,這就是平衡傳輸。
平衡電纜可分為低頻平衡電纜和高頻平衡電纜。如市話電纜就是低頻平衡電纜,顧名思義,低頻就是指它的頻帶較窄,一般一個信道只能通一路電話。如雙絞線就是高頻平衡電纜,有屏蔽層的雙絞線稱為屏蔽雙絞線,與之相對的沒有屏蔽層的雙絞線稱為非屏蔽雙絞線。相對于非屏蔽雙絞線,屏蔽雙絞線的傳輸速率更快,但是由于屏蔽雙絞線重量大、價格較高,所以使用的比較少。非屏蔽雙絞線的優點是:(1)沒有屏蔽層,直徑小,占用空間小,價格較低;(2)重量輕,易彎折,易安裝;(3)將串擾降至最小甚至消除;(4)具有阻燃性;(5)具有獨立性和靈活性,適用于結構化綜臺布線。
2.3同軸電纜傳輸
同軸電纜是以一根銅線作芯線外包一個同軸銅管(或銅網)以代替電纜的另一條銅線來組成一個信道。電磁波基本上就在同軸內傳輸,所以有效減弱了干擾。同軸電纜的傳輸頻帶比較寬,能夠傳送電視信號等寬頻帶信號。同軸電纜傳輸是有線傳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2.4光纖傳輸
光纖傳輸,就是以光導纖維作為傳輸介質進行數據和信號的傳輸。光纖傳輸有許多非常明顯的優勢:(1)頻帶寬、容量大。雖然光纖對不同頻率的光有不同的損耗,從而使頻帶寬改變,但在最低損耗區的頻帶寬也可達30000GHz,如果采用先進的相干光通信,則可以在30000GHz范圍內容納上百萬個頻道;(2)損耗低,傳輸距離遠。比同軸電纜的損耗可以小到一億倍,使其傳輸距離更遠,而且在每個頻道內損耗相同、也不會因為溫度的改變而改變;(3)直徑小、重量輕,安裝十分方便。光纖極其細,而且玻璃纖維的比重小,使它具有這個特點;(4)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好。光纖不導電,傳輸的光信號不受電磁場的作用;(5)保真度高;(6)52作性能可靠。
3有線傳輸技術的發展方向
世界各地的信息交換越來越多,這就需要傳輸技術也與時俱進。雖然無線傳輸技術有許多適用于語音傳輸的優點,但對于機對機及人機之間的信息傳輸,還是有線傳輸技術更加合適。而且,機對機及人機之間的信息傳輸急劇增加,相比以前要普及得多。從某些角度上來說,有線傳輸技術不可能被無線傳輸技術完全替代。總的來說,有線傳輸技術必定會向更快、更遠、更穩定的方向發展。
3.1寬帶化
有線傳輸的頻帶越寬,那么單位時間內傳送的信號也就越多,這是有線傳輸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以上各種有線傳輸技術中,頻帶最寬、容量最大的莫過于光導纖維傳輸了。而光纖傳輸的發展方向是提高傳輸距離、提高光纖接入技術、由點對點發展到網狀等等。
3.2綜合化
信息技術向著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儲存綜合化的方向發展,那么也就要求有線傳輸技術和其他信息技術結合的更緊密。而且也向著綜合傳遞各項信息業務的方向發展,如數據、語音、圖像的綜合。
現在的有線傳輸技術還不夠智能,未來如果能夠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比如建立智能網后,有線傳輸能智能的處理各項業務,減少人為參與,那么必將引起信息傳輸領域的大變革。
結束語
信息社會離不開信息傳遞,有線傳輸技術作為信息傳遞的有力手段,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必定會受到重視。為了發展有線傳輸技術,我們要了解不同的有線傳輸技術的特點,認準發展趨勢,不斷提高有線傳輸技術,為信息化社會的快速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張返立.有線傳輸技術特點分析和發展方向[J]信息通信,2012,(04)
[2]畢光明.數字電視有線傳輸技術分析[J]山西電子技術,2008,(05)
[5]秦大欣,李考軍.有線傳輸技術在多媒體通信中的應用[J]山東通信技術,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