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春
[摘要]筆者解析了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分組協作教學法的內涵、具體實施步驟、實施分組協作教學的好處及在實施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 分組協作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272—01
如何改變現有的教學觀念,提高中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能力,促進職教事業迅速發展,成了中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用科學發展的眼光,不斷去探究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在計算機教學中采用分組協作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一、分組協作式教學的內涵
分組協作式教學,是將學生分成若干以學生為主體而組成的小組或團體。小組和團體是分組協作式學習之根本所在,協作式學習則是教學方式的重要載體。協作式學習是有小組或團隊成員之間協同工作、共同配合進而實現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還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內容的探索與發現中去,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互幫互助、團結協作,一起實現學習目標。分組協作式學習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平等性、發展新和創造性,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教學方式具有合作性、自主性、交互性、高效性和多樣性的特點,讓學生在協作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組協作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
1.如何分組
教師應該先摸底后分組,分組之前教師要對全班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與分析,采用問卷、測驗、談話等形式了解他們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情況、對計算機感興趣的程度、對計算機知識的接受能力、實際運用計算機的能力以及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互助協作精神等情況,在此基礎上按優生和差生分別錯開進行分組。在中職計算機教育中應用的有以下三種:
“頭腦風暴”式分組合作教學一般以8-12人為宜,也可略有增減(515人)教師交給學生討論的應是明確且能激發學生開動腦筋的問題,主題確定后,要力爭吸引所有學生參加,吸引每個人思考和發言。
“模擬課題”式分組合作教學法是把教、學和做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師可根據教學任務和目的,制定相關的模擬課題供各小組挑選,待各小組挑選感興趣的課題后,給予適當的說明指導,并提供相關必要的材料,然后由學生小組研究分析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將研究結果展示出來,最后教師給予點評和鼓勵。
“角色扮演”式分組合作教學法就是圍繞課程教學內容,引入或創設一個現實的或虛擬的情景,讓學生參與到帶有情景的教學過程中來,進行充當各種角色的行為演示,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來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參與者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以特定的社會角色進行思考,扮演不同的角色,就會感受到所學知識的不同側面,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全面理解和把握知識,而且也有助于他們以更真實和更現實的角度去觀察社會、體驗生活。
2.分組協作式教學的實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每次的教學內容分成若干部分,每講一個知識點就讓學生進行操作。在學生動手操作時以小組為單位,先讓學生自己解決。簡單的問題要求每個人都獨自完成;難度較大的問題需要充分發揮小組成員之間的協作,運用集體智慧去分析、解決問題。當遇到大部分學生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再進行集體講解,這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時展開競爭,做得好就給予表揚鼓勵。整個教學的實施,關鍵在于逐步培養小組成員間的合作能力。教師對每組的學習任務落實情況應予以抽查。實行動態分組后,各組成員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每隔一段時間,經過檢測分析后,對各組成員及組長應作個別調整,保證分組更加合理,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教師加強指導和監管
實行分組并選出小組長后,教師要在小組間流動指導。對于理論性的關鍵問題,一定要親自指導較差的學生,顧及每一位學生。由于學生的自律性及專注性不一,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進行充分必要的課堂管理,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例如對于成績下降的組長可考慮取消他的職務,進步陜的組員可考慮讓他擔任小組長。同時注意及時總結經驗,并對表現出色的組長給予表揚,對進步陜的學生加以認可。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兼顧公平在實施分組教學的過程中。
三、運用分組協作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讓學生學會合作,合作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分組合作教學法提倡小組合作,提倡知識共享,強調團隊合作意識,互幫互助,來完成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會分工。分工是成功合作的基礎,可以加強各成員的責任心,減少成員間的相互依賴,同時也避免做重復性工作,提高學習的效率讓學生學會討論,討論是提高的前提,討論穿插于分組合作教學活動每一階段(開始、展開、結束),討論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激情,討論可以辨別正誤,討論可以促進提高讓學生學會表達,表達能力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之一,分組合作教學法提倡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會表達,在表達中學會更好的合作,讓學生學會競爭競爭能夠激發人的斗志,使人不斷進步,分組合作教學法鼓勵學生之間、小組之間有競爭,并強調在合作基礎上有競爭,競爭是合作的手段,有了競爭,合作才會變得更有意義。
讓學生學會反思,在分組協作學習中,由于強調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大家在互相學習中能夠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反省自己的缺點,有助于進一步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潛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
四、采用分組協作教學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分組的數量應當不超過教師的管理能力,以避免學生浪費時間或出現講空話的現象;某一組的學生人數應控制在能使小組成員從該組的各項活動中獲得最大利益的范圍內。
第二,根據探究內容的不同及學生的特長、個性的差異等,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臺理分工,也可以由組內成員商量分工,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與優勢,避免在分組協作式學習中,有的成員忙得很,有的成員卻無所事事的情況發生。
第三,分組學習會增加攀比心,只想表現自己的組,不管別組學生的表現,甚至有貶低其他組的一些做法。這時教師要將教書與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反思與探討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教學方式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但這還是彌補了是整體教學中班級授課制度的不足,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加深了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團節協作的精神。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的發揮其優勢,做到揚長避短,就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培養更多的新型的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慧明:《“分層、分組”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遼寧高職學報》2008(10)
[2]馮敬益:《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中國教育信息化同》,2010(12)
[5]韓云風:《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分析》,《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2)
[4]張水波.分組協作式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寧德師專學報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