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彩英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各大企業都有這完善的管理方式,而設備管理也向著設備管理信息化的趨勢發展著,若想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企業設備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就提高企業的設備管理水平并改善技術設備的完好狀況。而設備信息化有三方面前景,即闡述、推行和應用。本文將對化工企業設備信息化管理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化工企業 設備管理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C9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454—02
一、前言
眾多優秀的企業都有適合自己先進管理方案,尤其是化工企業。化工企業若想進行可持續發展、進行生產,就需要設有一套完善的設備管理系統。在當今高信息化的世界中,信息化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其也發揮著越來越多重要作用。因此,設備管理的信息化又是化工企業設備管理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更是為數據資源提供了共享平臺。設備管理信息化是經由計算機、網絡通訊等技術的應用來實現的,它將一些紙質信息或口頭信息轉變為簡單明了的計算機文字信息,給數據資源的共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化工企業要學會利用設備管理的信息化來促進和帶動整個企業的現代化發展。
二、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
1.設備基礎信息管理。作為設備管理的基礎來說,完備翔實的設備信息對設備管理工作有著重要意義。通過設備檔案管理,把設備和系統中各模塊相關聯,把設備檔案作為一個設備的信息匯集中心。
2.設備檢修項目管理。設備檢維修管理是設備管理重點,也是設備信息化管理的重點,設備管理部門的大部分臼常工作,都是圍繞著設備檢維修:而保障生產裝置的穩定運行,也離不開設備檢維修:同時各種費用的發生,也來自于檢維修,所以在系統中,設備檢維修是系統的重點和主線。
3.設備維修計劃管理。作為連續化生產企業,多數檢維修工作都是計劃性維修,每個月都要有相應的檢維修計劃上報,所以在設備信息化系統中設置了檢維修計劃的管理,除了管理檢維修計劃外,系統還實現了計劃到工單的自動轉換,檢物資計劃的自動生成等操作。
4.設備維修費用管理。通過對檢維修過程的跟蹤管理,系統自動形成相關檢修費用的匯總統計,同時結合企業實際,開發設計了相應的結算入賬管理,更進一步地明確檢維修費用的發生情況。
5.設備備件庫存管理。在化工企業設備管理中,備件管理也是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備件管理模塊主要包括建立備件庫和備件儲備計劃管理兩項內容。
6.潤滑管理。根據設備潤滑五定編制潤滑周期計劃,實施油質分析動態管理,自動進行潤滑材料消耗的統計和分析。
7.查詢統計報表管理。一個好的系統,離不開方便的查詢機制和完善的報表支持,在系統中有相應的查詢界面,并且查詢條件可以根據需要自由定制。欄目設置功能方便實現數據的統計匯總,同時可以進行不同圖表的顯示。
三、設備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企業規模快速發展,設備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專業技能欠缺、對設備駕馭能力不足的矛盾突顯出來,而傳統管理模式不能有效進行知識共享和經驗分享。傳統設備基礎管理薄弱,技術資料、檔案不齊全現象較為普遍,有主觀意識上重視程度不夠,也有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力、資料收集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而基礎管理薄弱帶來的弊端將直接影響管理決策的正確性。化工企業設備的種類繁多,分布區域廣,生產的復雜多變性,決定了設備運行狀態的復雜多變,要求設備管理信息必須準確、及時,通過傳統的設備管理模式來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管理信息的處理工作量巨大,勢必造成信息的滯后和失真,從而給領導決策造成錯誤影響,釀成不必要的損失。
四、創新設備管理模式的途徑
化工企業設備管理模式的創新,要充分借鑒和應用國外設備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手段,如計算機輔助管理、全面質量管理、設備故障數據庫系統、狀態監測、風險評估技術和故障診斷技術等,經過消化吸收、融會貫通,有效地提升了設備管理和維護的現代化水平。
1.以質量管理體系帶動模式創新
良好的設備運行質量是控制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精密、大型、單系列等關鍵設備以及產品質量控制點設備的運行管理。化工企業以ISO9000族系列質量體系的推進,帶動對設備管理模式的創新,積極采用科學、嚴謹的程序和方法,加大對設備管理的控制力度,從設備購置、質量檢驗、精度檢測、預防維修、維護保養、設備完好率、設備管理程序文件,以及設備操作、維修人員技術素質的培養和設備的使用環境等各個環節,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保證了設備技術功能的正常發揮。
2.建立設備故障數據庫系統
電子、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設備自動化程度的逐漸提高,推動設備管理工作朝著更加注重時間和效率的自動化、動態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化工企業利用企業局域網,建立了設備故障數據庫管理系統,使生產車間和管理部門均可在域網上發布設備故障狀況或獲取設備管理信息。過去,雖然大部分機械、電氣和儀器儀表設備都進行過較為完善的故障說明和故障排除記錄,由于沒有建立統一的設備故障數據庫,修理經驗和使用效果不能及時在分公司范圍內得到交流和推廣。
五、設備信息化應用前景展望
設備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將改善傳統設備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對化工企業設備管理工作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1.實現設備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全面的設備信息支持,建立規范化的設備管理體系,實現設備從審查設計、定貨、采購,到使用、維護、檢修、報廢等全過程管理。建立各種動、靜態全過程資料的共享平臺,為管理者提供實日寸的業務信息。
2.推行設備標準化建設,包括代碼編制規則、“五定”潤滑標準、定檢工作標準、檢修標準、檢驗、檢定和校驗周期標準等。建立點檢、日常維護、預防性維修、大中小維修、備品備件、文檔管理、項目管理、庫存管理等標準及技術規范,將隱性知識顯性化,避免技術資料隨人員變動而流失,在系統中將逐步建立技術信息庫,并為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者提供技術支持和有效的參考。
3.以點檢和故障分析建立強有力的設備運行預警體系,對點檢實行受控管理,通過與MES/DCS系統及手持巡檢工具接口,實現自動記錄設備以往的狀況并準確監控設備的當前運行狀況。
4.通過設備故障庫的建立,記錄、統計和分析單臺設備或同一類設備相同故障部位的故障,對故障發生趨勢進行分析和預測:分析設備運行的可靠性與經濟性,為制定合理的設備維修與維護策略,提供量化依據。
5.信息系統具有綜合考慮設備能力、預設的維修計劃和生產計劃,編制和修訂主要生產設備的設備維修計劃等功能,包括:檢修規程、年度和季度檢修、同步檢修、大修計劃等。
6.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引人工作流程管理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定制工作流程,并將流程固化信息系統中,流程再造能夠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思想,并對管理方法及其過程規范化和標準化,避免工作拖沓,提高工作效率。
7.建立設備管理KPI評價體系,系統實現并共享設備運行率、完好率統計和故障原因分析,并通過與財務、庫存等系統集成能夠實現設備資產周期費用的采集與分析,定量地評價和分析設備資產的經濟價值表現、運行性能、管理工作效率等。
六、結束語
為了改善化工企業設備管理,加強信息化建設是必要的。信息系統的導入將改變原有的企業管理經營模式,有效提高執行能力,將人為因素降到最低,起到固化管理制度,從而避免發生歧義現象的效果。優秀的設備管理信息化可以幫助企業在競爭中有利可圖,占據優勢,為帶動企業的現代化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因此,按照以上提及的實施建議來實現化工企業中設備信息化管理是當代化工企業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張俊張學慶油氣開采企業決策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經濟師.2010年04期
[2]謝勇張麗云淺談,公司績效考核存在問題及對策.中國錳業2010年01期
[3]梁工謙陳翔宇視情維修中的設備維修模式權衡分析[J].西北工業大學報,2005(4):50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