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摘 要】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商業銀行積極面對中國經濟發展日益國際化的局面,將“走出去”作為海外發展戰略,引進海外戰略合作伙伴,通過直接或間接入股合適的國外銀行,立足本土,面向海外,在世界各主要的金融中心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本文著重分析了中國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的現狀, 指出了中國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在經營模式、產品種類單一、服務手段落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
一、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的現狀
目前來看,在中國商業銀行里總資產不少于一萬億元人民幣,并在全球銀行總資產排名前100的有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等5家。以這5家商業銀行為代表的中國商業銀行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超過1000家海外代理行,他們的業務范圍已覆蓋全球。與此同時,開設海外分支機構的籌備工作也在不斷深入之中。下面的表格里是這5大銀行的國際化狀況: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以5大銀行為首的中國商業銀行,正在極大地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地參與國際競爭,開拓海外市場,擴充自身實力,在后WTO時代為實現中國商業銀行的國際化做著自己的貢獻。
二、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不斷地摸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其存在的問題:
(一)銀行經營模式不利于進行國際化發展
銀行的經營模式分為分業經營和混合經營兩種。在面對規模宏大,業務齊全的世界大型全能銀行時,我國采取的分業經營模式造成的單一型商業銀行不利于銀行進行公平的國際競爭, 因此很難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二)人才嚴重缺乏
相對于外國商業銀行走的重人才、講效率的經營思路,我國從事銀行非利息業務競爭的業務人員的個人素質和能力還相對不高,而往往這種人才之間的競爭可以決定了銀行之間非利息收入業務競爭的勝負。外資銀行往往可以為擴大業務范圍和市場份額,不惜一切代價高薪挖掘一些高素質人才。
(三)業務品種少,種類單一
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依賴于存貸款業務,在銀行收入中,利息收入占據總收入的9成以上,而西方發達國家銀行利息收入僅占據銀行收入的4成。在當前國內環境中,銀行辦理非利息性業務會受到一些條件的制約,導致利息性收入過高,但是銀行應盡力實現業務范圍的多元化。
(四)資本金充足率低, 服務手段落后,金融產品單一
我國銀行由于自身種類單一,業務品種少的特點,導致了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收入過低,盈利能力不強,資產質量不高,從而影響了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擴大業務范圍的能力。與此相比,國外的商業銀行在發展歷史、資金質量、業務網絡、服務意識等方面全面領先國內商業銀行。
三、我國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的對策
針對我國銀行業國際化的現狀并結合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加以改進,加快加強我國銀行業國際化進程。
(一)建立合適的自身國際化經營組織形式
目前來看,跨境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的組織形式主要有:海外分行、代表處、附屬行、國際銀行業設施等形式。在實際操作中,銀行應根據自身實力水準,結合每個形式的特點,所需時間、申辦的難易程度、成本花費等各項條件進行分析。整體來說,中國銀行業國際業務應該因地而異,因行而異。對于從事國際業務較早,經驗較為豐富的銀行而言,可以直接采取海外設立分行等形式進行海外業務。對于經驗不足的銀行來說,可以逐步進行,通過控制附屬行股權的形式,逐漸加強自身海外業務拓展。
(二)加強對人才的培養是商業銀行國際化的核心內容
世界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變化,對我國銀行業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加強對人才的培養也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加強培養適應國際金融環境下的綜合性人才,既能夠幫助我國適應后WTO時代對國際金融人才的需求,又能夠通過對員工的培養,增強員工風險意識,積極地運用最新的知識參與金融工作。
(三)增強風險監管
由于國際市場的復雜性,國內銀行在從事國際業務時更應加強對風險的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強經營風險意識,從根本上意識到從事國際業務對風險監管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正確地認識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正確地平衡三者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加強內部管理監督來保障運營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四)增強業務品種的創新
隨著中國商業銀行的國際業務不斷發展,其所占業務總量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國有商業銀行要想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加大對產品業務的創新工作。國有商業銀行單一的利息收入所占比重太高,影響了銀行多元化的發展。未來銀行的發展趨勢應該是業務的多樣化和全能化。銀行不僅僅從事傳統意義上的存貸款工作,更應該積極參與投資。債券和信托等更為廣泛的業務。
參考文獻:
[1]張邯玥、田高亮.中國商業銀行國際化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6,2.
[2] 羅熹, 檀樹榮.中國銀行業與經營國際化[N ] 中國經濟時報, 2000 - 7 -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