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蕾
【摘 要】職業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科技創新離不開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是農業科技創新的源泉所在。因此,農業科技的創必須“借力”職業教育。本文主要分析了分析了職業教育服務農業科技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用職業教育服務農業科技創新的新途徑。
【關鍵詞】職業教育;農業科技;路徑
一、職業教育服務農村科技發展的作用研究
(一)提高新農村勞動力素質
我國新農村發展建設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農民的素質不高,素質不高決定了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小農理念還將長期存在,甚至處于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局面。在這種素質背景下,農民的生存和生活質量都很難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而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以教育為“助力器”。而職業教育在服務農村科技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在提高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的基礎上,力爭讓他們掌握一些先進的種植、養殖、栽培技術等。既可以有效地提升農民的知識水平,又可以提高農民的科技、道德素質。
(二)普及農業先進實用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業經濟也在不斷向前推進,農業新技術的出現使農業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的普及卻面臨著不小的阻力,這個阻力是由舊的“鋤頭、耙犁”式的小農觀念造成的。很多農民對一些先進實用技術都處于“漠不關心”的狀態,對這些新技術的利用率極低。而發展職業教育可以改變農民落后的觀念,讓他們重新認識這些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向農民展示新技術的應用成果,同時,職業教育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技能素質,通過接受職業教育,農民可以掌握先進實用技術的操作技能,農業將最終會走向生態農業的道路,職業教育可以提高農民對現代實用科技的掌握和運用能力,能讓他們更好地滿足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
(三)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
職業教育對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首先,職業教育是面向全體農民的,它對接受職業教育的廣大農民實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通過職業教育,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都會得到提升,農民成為了有理想、有追求的新型勞動者,他們將帶來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風貌。其次,職業教育可以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它可以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技能型勞動者,可以讓勞動者具備一定的知識素養和文化素養。再次,職業教育會改變農村勞動力落后的精神世界,可以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自覺抵制封建迷信、自覺抵制非法互動可以,可以說,職業教育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的一支“強心劑”。
二、職業教育服務農村科技現狀的調查分析研究
(一)職業教育服務農村科技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職業教育進入了一個較快的發展期,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形成了以縣教中心為龍頭,以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骨干的縣、鄉、村職業教育培訓體系。這些職業學校的出現,為廣大農民和小、初、高畢業生提供了再教育的機會,讓他們可以通過職業教育提升自身的技能素質和專業素質。國家為了發展職業教育,實施了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為目標的陽光培訓工程,增加對職業教育的財政支持,的大力推動職業教育反戰,我國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轉移,培訓轉移就業率超過80%以上。
(二)職業教育服務農村科技的問題
近些年,職業教育的發展開始走“下坡路”,曾經熱火朝天的招生局面已經風光不再,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開始呈現出下降趨勢,職業教育在服務農村科技方面的表現也是不盡人意。一項調查顯示,2000年到2005年,我國農村地區的職業高中招生人數由30萬人下降到了20萬人,在校學生人數由68萬人下降到了約55萬人,農民成人學校在校生也明顯減少。職業教育在服務農村科技創新方面已走入瓶頸,主要表現在職業教育服務農村發展的意識不強,招生有年齡限制,多是以小、初、高中畢業生為主,將很多農村勞動力拒之門外,農業科技的發展缺乏后勁;職業教育仍擺脫不了“農”籠,仍以傳授一些基本的種養殖技能為主,不能滿足農業科技創新的需求。除此之外,職業教育在服務農村科技創新中還有受辦學經費、辦學模式、師資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
三、職業教育服務新農村科技途徑研究
(一)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人們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有這樣一個認知,名牌大學畢業生好于普通高校畢業生,普通高校畢業生好于職業學校畢業生,職業學校畢業生“沒人要”。就是受這種觀念的影響,職業教育的發展面臨著招生難、生源差的艱難處境。為了讓職業教育更好地服務農業科技創新,必須改變這種觀念,國家和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到職業教育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建設新農村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定期對職業院校和培訓中心進行抽查,對于有困難的職業學校要給予積極的政策支持,要扶持職業學校的發展,要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新農村建設程度,制定科學的職業教育發展戰略,要把職業教育的發展帶到一個正確科學的發展軌道上。
(二)明確我區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地方特色的辦學新思路
歸根結底,農村職業教育只有讓當地企業滿意、當地群眾歡迎,才會讓政府滿意,才會受到更多的重視和支持。因此,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必須體現地方特色。各個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在發展中要努力研發地方特色的教材,要在教材中體現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色,要體現當地的政策法規,要和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實際結合起來。職業教育的培訓方向要以滿足本地對人才的需求為主,職業教育地方辦學特色要依靠地方和行業的優勢,職業學校辦學需要地方和行業支持,地方和行業了解自身現狀和前景,熟悉生產工藝技術特點,了解實際生產、管理和服務崗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從而能及時并準確地指導職業學校調整專業結構、教學內容和培養規模。
(三)加強職業教育培訓教師隊伍建設
師資力量不強是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突破口。具體要做到:要壯大師資隊伍,要加大專業課教實習指導教師的引進力度,要保證教師規模符合學生教學規模;要加大對專業課教師的培訓,職業學校的很多教師專業知識面窄,他們的專業技能不足,要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增強他們的專業技能水平;要加大專業課教師的職稱考核力度,要保證職稱機構的合理化,增加高級職稱教師比重;要切實改善教師的待遇,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避免優秀教師人才的流失。
結語:綜上所述,職業教育在服務農村科技創新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可以轉移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可以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此,必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探索新的發展道路,讓其更好地為農村科技創新服務。
參考文獻:
[1]紀紹勤;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05年
[2]雷世平;新農村建設視野下的農村職業教育創新[J];職業技術教育;2006年07期
[3]唐華生;葉懷凡;新農村建設是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驅動力[J];教育與職業;200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