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利坤
【摘要】網絡媒體的應用和發展,給高職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帶來良好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針對部分黨員存在對網絡環境下學習方式、方法不習慣,學習的考核激勵機制建設,黨務工作者的信息素養亟待提升等問題,探索解決的現實路徑:運用網絡資源整合學習資源,搭建多元化學習平臺以此來強化黨員干部學習能力;加強制度建設,推進學習監督、考核機制建設,督促黨員干部參與網絡學習;努力建設一支具備現代信息素養和能力的黨務干部隊伍,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關鍵詞】網絡環境;學習型黨組織;高職院校
當前,高職院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基本上都建立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專題網站,網站的內容上呈現為上級文件、黨委文件,活動征文等內容。筆者調查了100所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專題網站,發現最高點擊率的一篇文章僅僅只有132次,遠遠少于該校的黨員數。建設專題網站是提供一個專題研究、協作式學習系統。它通過網絡學習環境,向廣大黨員干部和黨員師生者提供足夠多的專題學習資源、提供相關的協作學習和交流工具。但是實際使用效果卻失去了專題網站建設的主要意義。因此如何在網絡環境下,利用好網絡資源進一步推進高職院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一、學習環境網絡化給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目前高職院校都建有基于MOODLE交互式中心課程平臺、各種資源庫和專題學習網站,部分實現了數字化校園。校園里師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也有傳統的面對面交流變成了手機電話短信、微信、QQ、飛信、微博等方式。這些都改變了廣大師生的工作、學習、思維方式。對于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來說,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豐富了其的載體和手段,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網絡環境給高職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帶來的機遇
1.為高職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供了新的平臺,擴大了黨員干部和黨員師生受教育的受眾面。
網絡媒體具有信息傳遞速度快、信息量大、形式多元、受眾面廣,不受空間環境影響和時間限制,學習自由度較大等諸多優勢,為高職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供立體全面、及時有效、內容豐富的學習資源,較傳統的中心組學習、黨總支(支部)開會學習更加方便快捷地對廣大師生黨員傳播來自黨中央正確的理論、方針與政策。網絡媒體的加入增加了黨員教育的方式與手段。通過QQ(飛信、微博、微信)群組討論等方式提高了師生黨員參與學習討論的參與度。充分使用網絡環境下的各種新型技術,為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搭建了全新的理論與實踐平臺。
2.強調網絡環境下學習的自主性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
它匯集了大量信息數據、中央文件、BBS討論組、其他高職院校創建學習型黨組織開展的活動資料等學習資源,形成一個高度綜合集成的資源庫。組織者將這些資源主動推送到各個學習終端上面。不同層次的受教育者(領導干部、普通教職員工、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不同類型和關注的學習內容,最終實現自我教育。高職院校廣大師生黨員可以在網絡環境中,自行選擇QQ、微信、飛信、微博等方式自由選擇瀏覽相關內容,主動獲取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有關知識,提高自身政治理論素養,實現全面發展。網絡環境下交流方式的交互性,可以使師生黨員增強個體學習的主動性,努力提升自己。
3.網絡環境下新媒體技術的使用提高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實效性。
在高職院校里,教師忙于自己的教學科研,學生忙于上課實訓。課后師生交流互動少,由于師生之間天然的身份距離,使得廣大師生在政治學習中往往浮在表面,拘于形式。而網絡環境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和匿名性,這樣可以減少師生互動交流、干部和普通黨員溝通交流的心理距離。廣大黨員同志通過手機短信、微博、網絡群組等形式展開真實的交流,真正實現暢所欲言。黨員干部能夠通過新媒體了解受普通黨員最真實的想法,對廣大黨員思想、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交流,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和當前困惑,可以增強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網絡環境給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帶來的新挑戰
網絡環境下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給高職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1.網絡環境下新媒體的層出不窮給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增添了難度。
由于在網絡環境中存在一定的匿名性,使得信息發布更加自由,每個終端都可以發布有關信息,所以消極的、落后的,甚至反動的思想也滲透進來,利用同樣的渠道傳播開來。給高職院校黨員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廣大黨員從各種渠道獲得的信息很難加以控制和甄別,這樣也給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增加了難度。
2.網絡環境下新媒體技術的使用使傳統的黨員教育模式受到挑戰。
高職院校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受眾面主要是中層干部、黨員教師、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部分黨員教師和學生黨員,特別是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由于獲取信息渠道雜亂,獨立判斷和思考能力較弱。改變以往的教育環境的弊端,構建新型的教育模式,提高廣大師生黨員對學習內容的識別力和思辨力就變的尤為重要。
3.網絡環境下新媒體使用對高職院校黨務工作者的信息素養提出新要求。
由于對新媒體技術的認知不夠深刻,網絡技術水平較差等不足之處,使得很多黨務工作者在網絡學習中處于劣勢。因此,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網絡新技術的學習,增強其對新媒體技術嗅覺和偏好變得更加重要。
二、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高職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高校在探索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制度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廣大黨員仍需加強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能力。
部分黨員還滿足于傳統的讀報紙文件、開大會、辦講座等形式,部分黨員由于年齡、對新技術的畏懼,拒絕接受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技術支持的網絡學習。所以,充分利用新型網絡技術平臺,倡導廣大黨員接觸并熟練使用新平臺是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筑基工程。
(二)切實加強網絡環境下建設的考核機制建設。
由于網絡環境下,學習自主性等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但是如何檢驗受教育者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避免以往關于相關內容的點擊率等簡單的考核形式,加強其考核機制建設十分必要。
(三)網絡環境下黨務工作者信息素養亟待提升。
在高職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過程中,黨務工作者既是教育的組織者又是受教育者。但是,很多高職校現有的黨務工作者由于年齡的問題、新技術掌握不熟練,對網絡環境下的黨組織建設更多的突出了建,缺失了維護以及后續的考核跟進,這些都直接制約著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有力推進。
三、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現實路徑
如何更好的解決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存在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著手。
(一)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推動學習考核機制建設。
首先要領導重視,加強組織建設。高職院校的各級黨組織要成立本部門(系科)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領導小組,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利用網絡資源學習,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網絡化。二要制度保障。各級黨組織要制定相關制度,明確學習內容、學習要求、學習考核等,用制度來強化黨員干部參與學習的意識,督促師生黨員參加學習的自覺性。三要加強考核。組織部門要完善其學習考核機制,建立黨員學習檔案個人檔案,將學習成績納入黨員干部年終考核,并在黨員干部轉崗、提拔,預備黨員轉正,入黨積極分子發展等過程中參考其學習成績。
(二)強化學習理念確立,著力提升黨員在網絡環境下自覺的內在驅動力。
一是在領導干部帶頭學習,考核制度督促雙重因素下幫助廣大黨員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并支配其行為克服困難實驗預定的學習目標,進而形成自覺學、團隊學習的理念,不斷探索網絡環境下學習的新方式、新途徑、新方法。
(三)加強學習資源和渠道建設,打造多元化的學習平臺。
組織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教育實踐活動,要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方便快捷的學習平臺。一是要充分利用網絡新技術新軟件,及時高效篩選整有關中央網站資源,第一時間把中央高層領導的相關講話和有關會議文件發布到網絡學習平臺上。二是要充分利用本校的網絡資源,利用現有技術平臺,構建符合學校自身實際,廣大師生黨員常用的學習平臺,充分發揮專題網站,教學資源庫等陣地作用,搭建學習平臺。此外要要使用新技術媒體渠道,發布電子期刊、微博、電子簡報,第及時高效的讓廣大黨員獲得學習信息,提高其學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四)加強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具備現代信息素養和能力的黨務工作者隊伍。
按照高職院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對黨務工作者的現實要求,必須有一支既有熟練的黨務工作經驗,又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和較高信息素養的黨員干部隊伍。通過自主學習、集中學習、外出培訓等形式幫助廣大黨務工作者認識新媒體技術、了解新媒體技術、掌握新媒體技術,才能夠有效提高其在網絡環境下熟練使用新媒體技術去創新黨員教育的新形式、新手段、新理念,從而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展和深化。
參考文獻:
[1]周新華. 網絡文化下高校宣傳教育工作的挑戰及對策.江蘇高教.2012年第1期
[2]馬紹光 施基平.對網絡時代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思考.理論與當代.2010年第9期.
[3]李雙翼 杜薇.對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目標及普遍性問題解決路徑的思考.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