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獻平
【摘 要】我國是棉花生產大國,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棉花檢驗的方法,主要是從具體的檢驗指標方面作出的介紹,隨后介紹了我國棉花檢驗體制改革現狀,并針對加強棉花的檢驗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棉花;檢驗;質量要求;方法;體制改革;建議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也是棉花生產大國,在我國大約有十八個省市都在生產棉花。在收購棉花的時候,需要對棉花進行檢驗,這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同時也具有相應的政策性。不僅如此,在棉花的進出口、加工、儲備等環節都需要進行檢驗工作,因此,棉花檢驗工作在棉花的生產和貿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棉花檢驗的方法
關于棉花質量檢驗的相關要求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抽樣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通過多點隨機進行取樣,對每1000斤的棉籽抽樣時,應該抽取的數量不低于3斤,對于已經裝包的棉花,應該通過專門的裝置進行抽樣,對棉包的雙側中心部位去一定長度和寬度的樣本進行檢測,同時抽取的樣本的質量也應有要求。在檢驗的過程中,棉籽的檢驗和已經裝包的皮棉檢驗都有相應的指標和相應的檢驗方法,具體如下:
(一)品級、長度
關于棉花的品級,包括七個級別,其中主體的品級占大多數。檢驗的時候應注意,檢驗的環境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要在分級室內來對棉花的品級進行檢驗,同時室內條件需要有北向或者是模擬的晝光。此外,檢驗室對于棉花的密度也應該注意,讓其與標準密度進行對比,可以現在手上將樣品壓平,在對比之后確定其品級。現在棉花的品級一般不會高于四級,市場經濟下的激烈競爭,包括良性競爭和惡性競爭等,使得棉花加工品級平均水平不斷下降,所以要加強對棉花品級的檢驗,確保其準確性。關于長度的檢驗,主要是通過HVI檢驗,它是指對棉花的長度的測量,當然不是棉花的全部,主要是上半部的長度。對于棉花的長度也有相應的分級,主要可以分為七級。對棉花長度的檢驗也是一項重要的檢驗指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含雜率 、回潮率
關于棉花的含雜率的檢驗,可以通過機器來檢測,也可以用估計檢驗的方式,主要的標準是:鋸齒棉的含雜率為2.5%,而皮輥棉的含雜率3%,當然,還可以將兩種檢驗方式的檢驗結果作對照。對于已經裝包的皮棉,檢驗的方式是把當天同一個生產線的相同的籽棉大垛進行檢驗的結果作為一個單位,得到的含雜率的值便是該單位的值。關于回潮率的檢驗,標準的值是8.5%,不能超過的值是10%,因為這樣對棉花的存儲和加工都有好處,假如在收購的時候發現超過了規定的限度,就應該進行及時的晾曬或者烘干,總之,不能高于10%的回潮率。因為回潮率太高就會出現各種不利的影響,比如會虛重、腐爛、甚至可能變質。
(三)衣分、馬克隆值
所謂衣分率指的是能產生的棉纖維在籽棉之中所占的重量比率,它是一項比較重要的指標。通常使用估測的方法進行檢驗,通過手或者是眼睛等進行估計檢驗,當然需要與試扎進行相應的對照,試扎應該貫穿在各個時期,只有這樣才能讓估驗的數值更加的準確。所謂馬克隆值,它是一個比較綜合的指標,包括了棉花的細度以及其成熟度。馬克隆值可以進行分級,分為三級,同時包括五個檔。分級更有利于棉花的分配,確保資源的合理應用。因此,對于馬克隆值的檢驗也是一項重要的指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四)斷裂比強度 、長度整齊度指數、色澤特征
斷裂比強度與成紗質量的聯系緊密,強度越高,那么就能有越好的成紗質量,同時加工過程也更加的方便,一方面能夠節約成本,另一方面還能夠使得節約原料。長度整齊度指數是通過百分數進行表示的,它是棉花的長度的平均值比棉花的上半部的長度的平均值,分為五個檔次,大部分都在很高的檔次,它與棉花的使用價值有著密切的聯系。棉花的色澤特征也是一項重要的指標,對于棉花的黃色深度的檢測,能夠較好的反應棉花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棉花的質量。通過判斷棉花的色澤特征,包括棉花表面的顏色的反色率,可以對棉花的質量的優劣作出相應的判斷。
(五)危害性雜物
所謂危害性雜物,就是說在棉花中的一些雜質,這些雜物對棉花的質量會有很大影響,并且在棉花的加工過程中也會產生危害。包括項石塊或者金屬這樣較大的硬雜物,以及像一些異性纖維這樣的軟雜物。當然,軟雜物的危害比硬雜物的更加大,因為其更難被區分出來。比如,尼龍絲之類的不僅對棉花的質量有影響,還會對企業的生產產品產生副作用,既加重了成本的消耗,也使產品的質量會降低。想要改善這種情況,就要在各個環節做好工作,包括包裝袋的使用,不能用傳統的包裝袋而應使用棉布袋等等。總之,對于各個環節都要有所關注,確保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危害性雜物的含量。
二、我國棉花檢驗體制改革現狀
對于棉花的檢驗工作,我國在2004年進行了體制改革的一系列工作,在一些地區進行試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項改革獲得了一定的經驗成果。此次改革試點工作中,企業按照質檢的要求,通過引入資金來對相應設備和機械進行更換,并購買了一些檢驗需要使用的儀器,此外,企業還加強了對管理的完善。這樣一來,整個檢驗環境就有所提高,檢驗更加的流暢而準確。盡管現在新的棉花質檢的指標已在不斷的推廣和運用中,不過,關于棉花的品級檢驗,在我國的棉花貿易過程中有很多仍舊是通過人的感官來進行的。在新的體制之下,關于結算的依據能夠使棉花的一些指標得到增加,比如其長度、色特征級等等,不過,那些通過感官來檢驗的比較傳統的方法也不能完全否定,這樣才能更好的對新的質檢體制進行有效的推廣和應用。當然,新的質檢標準也有待完善。
三、加強棉花檢驗的建議
(一)加工設備
很多企業指出,在體制改革試行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改善,主要是管理系統方面的問題和加工設備的問題。比如說,一、在管理系統進行數據的采集時,身份認證是不屬于其初始的信息的,那么,當有一些無關的人員進行操作的時候也無法避免。二、由于沒有對烘干設備加強關注,其中關于煙道和棉道的距離沒把握好,會導致棉花被污染,從而出現不必要的麻煩。三、關于棉包的回潮率也沒有把握好,由于在加工設備中沒有操作好,這樣影響了整個回潮率,進而影響了公司的利潤。此外,火災問題也需要引起足夠的關注。總而言之,一定要完善好各個細節,這樣才能使得棉花檢驗體制更好的進步。
(二)幫助企業進行標準化的建設
關于企業的標準化的建設方面的問題,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首先,應該將企業的加工工藝、設備和流程進行標準規范化,使得這些方面能夠具有較為統一的企業標準,此外,還應加強對統一標準的推廣與應用,最好是能夠使得其成為一種行業準則。第二方面的問題是,在進行棉花的質檢體制改革過程中,應該同時進行企業的標準化的建設,這樣使二者同時進行,使得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結合,能夠更好的幫助加工企業進行標準化的建設,使得棉花加工的質量能夠得到保證。
結束語:盡管我國是棉花生產的大國,但是關于棉花質量檢驗的方式方法上還需要不斷加強和完善,本文一方面介紹了棉花檢驗的指標和具體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介紹了我國的棉花檢驗體制改革的現狀,同時針對這些現狀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對改善棉花質量的檢驗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傅丹華.論棉花檢驗技術對貿易的影響[J].中國棉花加工,2005(3).
[2] 吳新濤.新檢驗體制下的棉花檢驗技術與棉花流通[J].中國纖檢,2011.
[3] 成建石.中國棉花檢驗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的現狀與對策[J].江西棉花.2010,32(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