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健露 王冰
【摘 要】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的經濟的不斷發展,加速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步伐。鞍山市作為老工業基地早在1992年提前全國7年,提前全省3年進人人口老齡型城市。人口老齡化給現有的養老模式帶來了挑戰和困難,鞍山市應采取積極的措施,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鞍山市;人口老齡化;養老體系
一、鞍山市人口老齡化的基本狀況
人口老齡化是指老年人口在人口總數中比重較大并呈持續上升的狀態。國際上一致認為,老年人口中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例達7%或老年人口中60歲以上占總人口10%以上的國家或地區,就被視為進入老齡化國家或地區。
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鞍山市364.59萬常住人口中, 60歲以上人口達到57.86萬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14.90萬人,增長34.68%;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15.87%,比2000年高3.88個百分點。65歲以上人口達到39.10萬人,比2000年增加10.28萬人,增長35.67%;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0.72%,比2000年高2.68個百分點。其中,70~79歲的中齡老人為19.09萬,占老年人口的33.00%,比2000年“五普”增加1.3%;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為6.77萬,占老年人口的11.70%,比2000年“五普”增加3.55%。
由此可見,鞍山人口高齡化趨勢顯著。不僅老齡人口比重在上升,且老齡人口內部中高齡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也在不斷上升。
二、鞍山市人口老齡化的原因
老齡化的直接原因有兩個:(1)出生率下降;(2)死亡率下降。鞍山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省外大量青年人口涌入鞍山共同支援鞍鋼的興建,同時也給鞍山增加了部分生育人口,參加鞍鋼興建的人們早已步入老年人口的行列,并且他們的子女也逐漸步入老年人口的行列;同時,七十年代以后對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較為徹底,生育率下降得以順利的進行,進而使鞍山市的人口出生率降低。同時,死亡率的下降使鞍山老齡人口持續增加,進而成為不可忽略的一個社會問題。
三、鞍山市人口老齡化的特征
(一)高齡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高齡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是鞍山人口老齡化的一個顯著特征,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是人們的平均壽命得以延長的重要原因。高齡老年人口相對于中齡老年人口來說,養老需求更加嚴格。這就意味著社會和家庭養老在醫療設施,人員安排,服務時間等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加大了社會和家庭的負擔的同時,也造成了在人們在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條件下,難以處理好工作休息與照顧好老人之間的關系。
(二)百歲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比重下降
百歲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比重下降是現有醫療水平提高的直接成果。一方面,高齡老人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社會和家庭的養老壓力;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家庭護理、精神慰藉和醫療保健等各方面需求也在不斷增多。深化養老模式,讓老年人享有豐富多彩的老年生活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又一問題。
(三)空巢老人比重增多
高齡老年人口不斷增加的同時,“空巢老人”這一現象也成為社會必須正視的重要問題。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鞍山60歲及以上的老人目前處于獨居狀態的占所有老年人比重的10.06%。“空巢老人”不斷增多的同時,在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下家庭規模逐漸趨于小型化,造成傳統的家庭養老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需求,完善養老保障體系就顯得十分重要。
四、完善養老體系建議
(一)擴大社會參保范圍
在對鞍山市人口老齡化現狀與特征逐一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目前社會上先進的養老經驗與鞍山市未來經濟的發展目標,筆者認為,應該實現從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的轉變。目前,根據市場經濟的完善要求來看,鞍山已具備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條件。
轉變養老模式,實現老年人口由集體和國家養老,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要注重家庭養老與集體養老之間相協調,重點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建立以用人單位交納為主,個人繳納為輔,國家政策扶持的養老保險制度。同時,政府也要發揮其主導作用,普及養老理念,提高人們的參保積極性與社會參保率。
(二)適當發展敬老院等集中養老模式
居家養老是我國傳統并長期處于主導地位的養老模式。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重家安鄉傳統的國家,所以居家養老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不會被輕易取代。針對目前居家養老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政府要明確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運用法律手段的同時也要注重道德倫理教育,弘揚準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根據鞍山的經濟實力和當地老年人口對養老的意愿,合力推進老年公寓,敬老院等養老方式的展開。
在積極推進老年公寓、敬老院這些養老方式的同時,也要不斷完善老年公寓、敬老院養老的管理水平,在以前的基礎上建立設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務齊全,管理規范的養老服務體系。
(三)促進老年人口再就業
在日本,很對人退休以后,都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在一個新的工作環境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政府應該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老年人口勞動參與率。這樣不僅可以減輕老年化給社會帶來的負擔,而且可以為勞動力市場注入新的力量,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
我國目前實行的退休制度是女55歲,男60歲。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也由以前的55歲提高到73歲。現在許多企業招收員工在年齡限制上就使老年人就業成為一個十分困難的問題。及時老年人口擁有再就業的能力,也很難重新走上工作崗位。要讓老年人口擁有更好的萬年生活,就必須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
五、總結
人口老齡化使鞍山人口紅利消失,減少了從事經濟的勞動力人口,進而演變成阻礙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目前,鞍山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也難以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沖擊?!袄淆g化”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社會問題,針對鞍山老齡化的實際情況,要正確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傳統的養老模式,促進老年人口再就業,從而實現我國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讓老年人擁有一個幸福的萬年生活。
參考文獻:
[1] 張國平.常熟市人口老齡化發展的趨勢及養老對策研究[J].常熟高專學報,2004
[2] 張文范.我國人口老齡化與戰略性選擇[J].城市規劃,2002
[3]邵燕.南通市人口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對策探討[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
[4]李蕾.中國老齡化問題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