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
摘 要:在當前這樣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各種信息資源快速便捷的傳播交流對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圖書館作為重要的信息資源集散地,其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和運作就顯的尤為重要,本文對我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分析,并探討研究了有關如何改進優化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
1 引言
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是實現圖書館群體對信息資源的共同利用而采取的措施行為,其主要目的在于讓信息資源在特定的圖書館共享群體中得到更加方便、更加經濟的利用。市場經濟環境下,信息資源共享表現出顯著的知識商品消費行為,知識經濟環境下,信息資源共享一定要遵從知識產權的利益安排,所以我們要推動圖書館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信息資源共享活動,共享利益、分擔成本,對各方面因素加以分析,探討總結推動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方法對策,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 我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2.1 信息數據不標準
信息數據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主體和基礎,其在資源共享過程中占重要位置,要實現文獻資源真正的共享,最重要的就是要實現信息數據的標準化,但是當前我國圖書館在信息數據的編排上缺乏一個標準的編排規范,聯機編目、集中編目、分散編目等多種編目方式都有使用,不同的圖書館在文獻資料的控制、傳遞、檢索、記錄、加工等方面都是從自身需求出發來開展進行,制定實施的相關細則也是以滿足自身需求為主,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過泛過多的標準和技術規范讓信息資源整合工作非常困難,自然給信息資源共享帶來了很多阻礙和制約。
2.2 缺乏共享法律保障,版權利益與信息資源共享沖突
圖書館信息資源是高技術、高知識的集合體,其生產制造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艱苦勞動,但是其傳播和復制卻非常快捷方便。倘若缺乏對信息資源制造這權益的大力保護,制造者的相關利益就得不到有效保障,信息資源的生產就會快速干枯。而法律法規正是信息資源共享的有效保障形式,法律的高度強制性和普遍約束性是信息資源共享市場穩定運行的前提保證。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和社會環境里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政治該法律制度有著密切的關聯,和國外高度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與完善的法律制度性相比,我國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夠完善,讓當前我國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秩序還無法得到充分的完善和健全,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的一種,市場經濟環境下,法律法規對于市場運營有著高度的強制性和普遍的約束性。法律規范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所必須遵從的準繩,與此同時,也只有穩定完善的市場法律規范才可以確保共享市場運營的持續穩定。在全社會對于知識產權都予以充分認識的當下,使用有關法律法規對信息資源共享市場加以調節,從而激動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市場的有序、高效運行,降低共享知識產權帶來的風險,已經成為當前信息資源共享得以高效開展的基本前提條件。
2.3 共享市場化程度低,過度依賴政府配置
第一,我國很少有圖書館真正參與到信息資源共享的市場化運作中,參與市場運作的意識更加缺乏。大多數圖書館都片面的認為圖書館只是被動的利用資源,而相對忽視了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制造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市場里,強化商業化運作力度,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商業信息機構和圖書館之間,多整合、多開發信息資源,多引進有償共享運作的一些市場方式,可以讓圖書館信息共享市場得到更加有效地規范。
第二,長時間以來,我國在圖書館信息共享方面的組織模式大多數都是政府牽頭、圖書館系統內信息資源建設部門參與為主的方式,由于這種組織機構無法有效的調動合作共享的強烈動機和有力、持續的市場運行機制,常常使得共享圖書館群體變成等候和依賴政府的資源分配。然而對政府配置的過度以來,將使得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變成一種政府對于信息資源的再分配行為,使得參與共享的機構和組織缺乏自主合作共享的強烈市場動力,有效地運行力,往往也會使得信息資源共享的初始目的得不到有效實現?,F實情況中,單純依賴政府配置的圖書館信息共享體系,在出現政策變化和調整的時候,往往都是難以為續的。
3 改進優化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的建議措施
3.1 堅持標準化的資源建設,努力實現規范化資源共享
數字信息時代中,規范化和標準化成為不同數據信息資源共享、兼容、交換的基本條件,也是實現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的保證條件和重要前提。資源共享需要一個開放性的系統,這種開放性主要要求的就是可移植性和可兼容性。缺乏標準化,也就是無法實現數據交換,因此網絡條件下,我們首先要對傳統的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進行網絡化和數字化轉換。比如為實現傳統信息資源建設和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有機結合,我國國家數字圖書館中心首先應當構建并完善全國范圍內圖書館在各種信息資源使用過程中的統一規范和標準。所有參與資源共享建設的圖書館應當嚴格遵守規范格式標準、著錄標準、編目標準等等,做好有關字符集、數據格式、信息存儲標準、名詞術語等的標準化。
3.2 構建完善的共享法規體系,均衡知識產權保護和圖書館權利
首先,版權保護在世界范圍內都表現出不斷強化的趨勢,這種情況下,圖書館首先應當對自身形象加以強化,努力讓自己的聲音為相關立法機構以及社會公眾所認知,進而重視圖書館的價值,進而能偶采用適度的法律法規政策,對數字圖書館的版權加以保護,以更加充分的讓圖書館功能得到發揮。再者圖書館要積極的參加相關版權立法工作,提升圖書館在版權法里的地位。此外圖書館要重視對用戶和館員的版權保護意識的培養,讓信息資源共享構成中版權糾紛盡可能的減少,最后,圖書館對已經進入到共有范圍的作品要加以積極的開發,進而大量節約授權許可的費用,主要對作者精神權益加以充分的尊重,才能讓版權糾紛盡可能少的發生。
3.3 政府搭建共享體系,市場主導共享運行
在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運行模式里,政府必須改變傳統模式下一管到底的做法,轉而僅負責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框架的構建,監督管理共享體系中各種行為一定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政府相關機構可以引導構建一個合作的、開放的、有償使用為主要形式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體系,進而實現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有效合理共享。體系的開放性可以保障愿意參與體系進行信息資源共享的各圖書館能夠自由加入和退出體系。但是在共享體系框架搭建完成之后,政府機構就不需要再過度干預主導,有關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體系的具體運行過程,最好是由市場來主導,也就是市場化運作,確保體系能夠完全根據市場運行規則來運作。通過經濟利益這一基本驅動力,利用好市場機制對信息資源的共享主體進行相關利益關系的有效調節,讓各主體間的利益因素能夠得到最優化的平衡,調動起各共享主體參與信息資源共享的內在驅動力,實現共享主體行為和思想的控制與引導。而政府在市場主導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運行過程中需要做的就是負責對共享體系的整體運行方向加以調整和控制把握,并負責在市場機制失靈的時候發揮其調節的作用。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這樣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各種信息資源快速便捷的傳播交流對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圖書館作為重要的信息資源集散地,其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和運作就顯的尤為重要,針對當前我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與不足,必須及時制定相關措施方案加以落實改進,進而推動我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取得更好地成效。
參考文獻
[1]褚芹芹,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版權問題研究進展,山東圖書館季刊,2010(5)
[2]潘桂蓮,高校文獻信息資源共享,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4)
[3]曲盛,網絡環境下,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策略,圖書館學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