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宗蘭
新課程改革是一次契機,愚以為每個教師都應當抓住這次契機,在新的語文課堂中去實踐自己平日里難以企及的教育教學理想。尤其是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獲得的自主空間更大更廣闊。語文課堂更應該有區別于傳統課堂的新的東西的存在。每一堂語文課都像是一篇散文,我們應當讓每一堂語文課體現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來。
所謂的“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指在散文創作過程中圍繞一個確定的中心,任意選材,運用多角度多側面的材料和豐富不單一的表現手法去表達中心,抒發情感或闡述哲理。“形散”是外在表現,“神不散”是根本前提。基于對散文的這一點淺薄的認識,加之諸多的課堂實踐,筆者才貿然將語文課堂比作散文,提出打造“形散而神不散”的語文課堂的觀點。所謂的“形散而神不散的語文課堂”指的是語文教師調用全部所知,充分開創并利用多種知識傳授方式,多種有益于開啟學生心智的手段和多種探究獲取知識的組織活動,從而使學生在一種既歡快活潑又嚴而有序且極具文采的課堂氛圍中充分掌握課堂所學。其“形”指教師的教育教學手段與方式,其“神”指每堂課所要達到的知識目標、能力培養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目標。
1 散文具有諸多的共同點
首先,二者都是主情的。散文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雖然有學者散文、歷史散文、抒情散文、寫景散文等類別,但無論哪種樣式的散文,無一不包含著豐蘊的情感。這些情感或是對人生、對社會,或是對自然、對愛情,或是對親情、對友情。正因散文是主情的,文學才如一朵奇葩常開常艷。我們的語文課堂在這一點上和散文一樣也是主情的。課文是組成語文課堂的基本材料,而中學階段的語文課本所選的文章,無一不是情韻豐富的美文其次,二者都是靈活的。散文的作者為了充分地展示自身內心的情感與思索,無不調用自己各方面的素材積累和表現手法。
最后,二者都是凝聚的。散文的“形散”是其外觀,其“形散”的目的也無非是想多個角度、多個側面、多種方法地去表現一個中心,去抒發一種感情,去表明一種思考。語文課堂亦如是。無論教師運用什么方式方法,其目的也同樣在于課堂知識的傳授與引導。發散的思維必將歸結凝聚到知識的傳授、思維的訓練與能力的培養提高上來。因此在這一點上,語文課堂便具備了散文的“神不散”的特點。
2 課堂散文體現出她自身的美
首先,吐故納新,摒棄陳舊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追求每堂課的亮點。要做到這一點,學習是最重要的。近年來,由于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教育領域也“百家爭鳴”般呈現出許多新的思想理論和方式方法。盡管這些新的理論方法不一定完全適合我們個人,但我們一定要通過各種媒介對此做到“知之”。另外,擴充自己的見聞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教師在同一個地方往往一干就是一輩子,很少有外出聽課學習的機會。縱然從書上學到不少新思想新方法,可事實上,那些新的東西到底是一個什么樣子,不親眼見一見,不親耳聽一聽,是很難取得直觀感受的,又如何談與之共鳴呢?學不能致用,因而課堂仍然沿著自己最初的模式一遍一遍地循環,課堂亮點也就無從談起。
其次,博聞廣識,豐富自己,做到“胸中有丘壑”。“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這句曾被奉為經典的教育名言,隨著時代的發展已明顯地顯示出它的不足。現今的執教者面對的是新世紀的學生,他們從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就沾染上了新時代的氣息,或者夸張點說,他們從降生那天起就不再是無知的了。因而,當我們面對這樣一群學生時,僅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更何況還是一桶“死水”呢!“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讓自己的思想成為有源之水,讀書學習便對語文老師變得重要起來。經常讀書的老師,課堂語言是鮮活流暢的,課堂思路是清晰的,而且善于捕捉課堂上瞬間產生的靈感;相反,那些平日里疏于閱讀的老師,他們的課堂便深深刻上了照本宣科的烙印,課堂模式化,缺少靈活變通。有這么一種說法:所謂的老師也就是代替學生閱讀他們沒有時間沒有條件閱讀的人。因此,只有把閱讀變成教師自身的習慣,博聞廣識,才能有汩汩清流去滋潤學生的心田。
最后,拋卻功利思想,保持一顆年輕敏感的心。教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用來養家糊口的手段,更是對人性靈上的一種關愛。很多人卻只把教育單單當作一種生存的手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便只盯著分數,盯著升學率,盯著各種榮譽稱號。一個教師一旦被這些表面的極具誘惑力的物質利益蒙蔽了心靈,他的心靈便會麻木起來。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是必須要有一點與麻木、沉淪相抗爭的勇氣的。為什么一篇足以令人感動的散文,在一些人讀來沒有絲毫的感觸,而另外一些人則會熱淚盈眶呢?動己者方能動人。正因為這些人是懷著一顆敏感的心去體察,所以才捕捉到了打動他們自己的東西。當他們把這份感動傳給學生時,又是用真情傳送的,學生也自然會為被文章打動。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不僅要‘鉆進去,更要‘跳出來。所謂‘鉆進去就是要深刻領會教材的精神實質,而‘跳出來就是要收集豐富的、有趣味的,能激發學生思維的素材。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能有生命力的課堂。”每一堂課都是一篇散文、一首詩、一支歌,這需要我們這些做語文教師的傾情去講授。只要我們調用自己已有的豐富學識和見聞,以一顆年輕敏感的心去對待語文,對待教學,就一定能打造出散文般美麗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