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君 彭宇竹
①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南京市 210029
②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婦幼保健院 南京市 210004
婦幼衛生屬于公共衛生范疇,在履行公共衛生職能的同時,開展與婦女兒童密切相關的基本醫療服務,以不斷提高婦女和兒童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而衛生人力資源是婦幼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在衛生服務乃至衛生事業發展過程中,衛生人力資源始終是起決定作用的資源[1]。本文對2010年南京市、區縣15家公立婦幼保健機構人力資源現狀進行了描述性分析,運用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對南京市城區、郊區、縣的婦幼保健各人力資源配置的公平程度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為合理配置婦幼衛生人力資源、制定婦幼衛生人力資源管理發展規劃提供依據。
1.1 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統一的保健機構運行年報表收集2010年南京市、區縣15家公立婦幼保健機構人力資源信息。發放調查表到各婦幼保健機構,由各機構相關負責人填寫,其填寫主要內容包括:機構內人力資源的數量、年齡構成、學歷構成、職稱構成等。由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對本機構數據進行審核把關。
1.2 數據處理方法 使用EXCEL數據庫對調查數據進行錄入與核對,洛倫茲曲線的繪制和基尼系數的計算用EXCEL2003軟件完成。
1.3 資源配置公平性評價方法 采用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評價分析方法。洛倫茨曲線是經濟學中用來分析社會收入或財產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線。數學模型為:Y=f(x),其中x表示資源不高于某一水平的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Y表示不高于某一水平人口的資源之和占總資源的百分比。洛倫茲曲線的繪制是將不同地區資源的百分構成比從小到大排列,人口的百分構成比對應關系不變,分別累計,根據累計百分比繪制的曲線,曲線上每一點表示人口累計百分比與資源累計百分比的對應關系。其中洛倫茲曲線與對角線X=Y(為絕對公平線)的靠近程度,表示資源配置的公平性程度,越靠近越公平,反之則越不公平。洛倫茲曲線不考慮經濟狀況,不涉及人口分層的問題,從而能夠避免人口分層所帶來的一些社會敏感性問題。
基尼系數則是建立在洛倫茲曲線基礎上的衡量資源配置公平性的定量指標,值可通過洛倫茲曲線與45對角線所包圍區域的面積除以45對角線與兩個坐標軸所圍成區域的面積來求得,其值介于0~1之間,越接近0表示資源配置越公平,反之則越不公平[2,3]。關于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的基尼系數與配置公平性之間尚無定量標準,參照經濟學中人群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數標準:基尼系數在0.3以下為最佳的平均狀態,在0.3~0.4之間為正常狀態,超過0.4就為警戒狀態,達到0.6以上則屬于高度不公平的危險狀態[4]。
2.1 基本情況 該次調查涵蓋全市15家公立婦幼保健機構,其中地市級1家和區縣級14家,均為隸屬于衛生行政部門管理的醫療衛生機構。
2.2 婦幼保健人力總數、人員構成及分布 2010年,南京市15家公立婦幼保健機構衛生人力總數達1 58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為1 295人(81.91%);其他技術人員為152人(9.61%);管理人員41人(2.59%);工勤人員 93 人(5.88%),見圖 1。

圖1 2010年南京市婦幼保健人員構成
按照衛生部《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辦法》規定,衛生技術人員應占總人數的75% ~80%。其中棲霞區、雨花臺區、六合區二所3家機構衛技人員比例不達標,見表1。
2.3 婦幼保健衛技人員專業技術職稱、學歷/學位、年齡結構分布情況 2010年,南京市各婦幼保健機構中衛技人員專業技術職稱、學歷/學位、年齡結構分布情況見表2。

表1 南京市婦幼保健機構各類人員構成情況(n(%))

表2 南京市婦幼保健衛技人員專業技術職稱、學歷/學位、年齡結構分布情況
從職稱看,南京市婦幼保健衛技人員中高級職稱131人(10.12%),中級職稱 379 人(29.27%),初級及以下職稱785人(60.62%),高級、中級和初級職稱之比為1∶2.9∶6.0,明顯低于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中等發達國家高、中、初級職稱衛技人員之比為 1∶1.2∶3的標準。
從學歷看,南京市婦幼保健衛技人員中,碩士181 人(13.98%),本科567 人(43.78%),大專及以下學歷547人(42.24%),本科及以上占57.76%,超過半數。
年齡構成:20~39歲組共967人(74.67%),40~59歲組325人(25.10%),60歲以上僅3人,南京市婦幼衛生機構衛技人員呈現年輕化趨勢。
2.4 每萬人口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數 2010年,南京市全市常住人口為800萬,平均每萬人口擁有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1.62人,其中每萬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為0.70人,每萬人口注冊護士數為0.68人。與上海(東部)、江西(中部)、寧夏(西部)及東、中、西部地區每萬人擁有婦幼保健衛技人員數比較,由表3可見:每萬人婦幼保健衛技人員擁有量較高的地區多為人口密度較低的中、西部地區,而擁有量較低的多為人口密度較高的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這與提高人口稀少地區居民享有婦幼保健服務可及性有關[5]。

表3 2010年各地區每萬人口擁有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數分布情況
2.5 婦幼保健人員地理分布 2010年,在南京市的6個城區、5個郊區、2個縣中,婦幼保健人力資源配置情況存在很大差異。就婦幼保健人員總數和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總數來看,城區擁有量顯著高于郊區、縣(見表4)。

表4 2010年南京市婦幼保健人員、人口、面積按區域分布情況
2.6 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配置的人口公平性、地理公平性 根據2011年南京衛生年鑒,南京市婦幼保健衛生人員配置與人口分布、地理分布情況見表5。

表5 2010年南京市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配置與人口分布、地理分布情況
根據表5中的數據,以各區域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累計百分比為縱坐標,以對應的人口累計百分比為橫坐標,繪制出2010年南京市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按人口分布的洛倫茲曲線,見圖2。通過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與人口的累計百分比計算基尼系數,即人口公平性系數,具體計算公式如下[6]:

其中,n為被調查區域數,Xi為人口的累計百分比,Yi表示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累計百分比,i=1,2,3,…n,按數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依據公式計算出南京市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數為 0.464 1。
以同樣的方法繪制出2010年南京市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地理分布的洛倫茲曲線(見圖3);計算出南京市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數為 0.823 3。
以同樣的方法分別繪制出2010年南京市婦幼保健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專職保健人員按人口、地理分布的洛倫茲曲線,見圖4;計算出南京市婦幼保健執業(助理)醫師、注冊護士、專職保健人員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數分別為 0.392 9、0.560 9、0.203 1;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數分別為0.757 1、0.911 4、0.581 9。

圖2 2010年南京市婦幼保健人力資源按人口分布的洛倫茲曲線

圖3 2010年南京市婦幼保健衛生技術人員地理分布的洛倫茲曲線
3.1 婦幼衛生人力資源結構有待優化調整 南京市15家公立婦幼保健機構中有3家區縣級機構衛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例不達標;專業技術職稱較低,以初級及以下職稱為主,高級、中級、初級職稱衛技人員之比明顯低于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中等發達國家的標準。

圖4 2010年南京市婦幼保健人力資源地理分布的洛倫茲曲線
3.2 婦幼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亟需改善 衛技人員按縣、郊區、城區的人口、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數均高于警戒值0.4,且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數>0.6,屬于高度不公平的危險狀態;其中保健人員、執業(助理)醫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數雖然低于0.4,但其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數卻明顯高于0.4,產生的原因與長期以來我國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及衛生政策的制定以人均擁有量為參照標準,而較少考慮到地理分布因素有關;衛技人員中注冊護士按人口、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數(0.560 9、0.911 4)最高,表明配置公平性最差,護理人員嚴重短缺。
3.3 建議
3.3.1 優化婦幼衛生人力資源結構,健全人才梯隊建設。婦幼保健機構應完善婦幼衛生人才的培養、考核、晉升制度,將職稱的高低與人事管理、薪酬管理掛鉤,鼓勵在職人員自覺加強自身業務學習;根據其發展規劃,加強婦幼衛生人員的技能培養力度,尤其是加快縣(區)婦幼保健機構人才培養,逐步提高在職人員的職稱等級。同時,還應堅持人才培養與引進并舉,有計劃的引進高級人才,使婦幼保健機構中高級職稱的比例與醫療體系配置同步,提高婦幼衛生服務工作的質量。加強對護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對護理人生的引進;提高護理人員的待遇水平,從而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消除護理隊伍中的不穩定因素,減少外流的現象;加強護理隊伍梯隊建設,加大護理人員的比例。
3.3.2 采取綜合措施,提高婦幼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及醫療觀念的轉變,婦女及兒童對婦幼衛生服務需求不斷增加[7];交通的快速發展,方便了周邊地區居民到南京市的婦幼保健機構就診,這些對南京市各婦幼保健機構所能提供的婦幼衛生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足夠的婦幼衛生人員來提高婦幼保健服務的可及性。
因此,提高對婦幼衛生事業爭取性的認識,走出“重醫療、輕預防”的誤區,預防保健工作是保障人民健康,減少衛生資源消耗,低投入、高產出的衛生服務,必須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門對婦幼保健機構建設的重視;要積極貫徹落實預防保健投入的具體政策,不斷加大婦幼衛生的投入[8];要爭取綜合措施運用經濟、政策和行政等多種手段,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如生活安置、工資待遇、職稱晉升、子女就業等方面給予照顧,對主動支援農村衛生工作的先進人員,給予精神表揚和物質獎勵等等),加強對婦幼衛生人才的宏觀調控和合理教育引導,調整婦幼衛生人力按人口、地理的分布,努力縮小人口、地理分布差異,從而提高整個婦幼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推進婦幼衛生人力資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 蔡亞平,鄧學良,龍章忠.我國衛生資源的發展歷程及問題思考[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4):99 -102.
2 邵靜,張連生,杜玉開,等.城市社區婦幼保健人力資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2):3051-3053.
3 汪志宏,王云霞,賈利高,等.湖北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力資源現狀與公平性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8,25(5):265-267.
4 PriceM1 The consequences of health service privatization for equality and equity in health care in South Africa 1J2 1 Soc SciM ed,1988,27(7):703.
5 郭海強,劉嶸,丁海龍,等.我國婦幼保健服務資源省際間配置的均衡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2):1772 -1774.
6 施衛國.一種簡易的基尼系數計算方法[M].南京:江蘇統計,1997:17.
7 李勤,杜玉開,郭勇,等.城市社區婦幼衛生服務現狀及對策[J].醫學與社會,2008,21(2):15 -16.
8 盛麗芳,薛婭,郝錦.常州市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9:583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