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在其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2012—2013)》中預計,2013年,上市銀行凈利息收入和營業收入的增速將會進一步下滑至10%左右,凈利潤增速可能下降至8%左右。
歷史數據顯示,2012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8.996。
但上述報告還強調,(今年)利潤增速出現拐點的可能性不大。報告認為,預計今年商業銀行生息資產有望保持平穩,凈息差將繼續有所收窄,中間業務收入則難現高增長。
具體來看,生息資產方面,受銀行信貸總需求放緩、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落地實施、同業業務監管新規等因素綜合影響,銀行業升息資產增速可能繼續略有放緩,但仍將是拉動盈利增長的最主要驅動因素。
凈息差上,報告認為,2012年降息對銀行存貸款重定價的整體影響在第二季度就結束,但2013年銀行業凈息差仍然面臨較大的壓力。
一方面,銀行想要擴大存款等資金來源,必然要通過提升存款上浮幅度或者變相通過提升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來與市場上其他產品競爭,這將給銀行負債端的成本帶來較大壓力,另一方面,企業對信貸定價較為敏感;加之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開始利用直接融資渠道來降低融資成本,銀行的資產定價能力很難大幅上行。
此外,監管層對銀行服務類收費規范日趨嚴格,銀行通過服務而非資產賺取手續費收入經過多年的增長,增速上升的驅動力已經耗盡。
銀行業資產質量方面,上述報告認為,2013年,不良貸款仍可能有所反彈,但不會顯著惡化。預計2013年全年不良貸款余額增長700億~1000億元,不良貸款率將保持2012年末的水平,全年維持“一升一平”的格局。
報告預計的2013年銀行資產質量情況,與2012年的表現大體類似。2012年,銀行業結束了多年的不良貸款“雙降”格局:截至2012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4929億元,同比升64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95%,同比降0.01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報告發布會上對報告進行解讀時還表示,我國利率市場化、貸款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未來利率市場化的主要任務就是進一步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將按照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的步驟放開利率上限。
連平認為,未來利率市場化將按照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的步驟放開利率的上限,允許銀行發行大額可轉讓存單也可能會突破,并簡化存貸款基本利率的期限結構。
與此同時,相關的基礎設施方面、配套方面也會進一步推進,包括存款保險制度和金融機構破產處置條例這些方面的政策都可能會出臺,并在加大債券市場建設力度、構建基本利率體系等方面會加快推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