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藥飲片之痛

2013-10-19 08:22:20策劃高軍紀玉英侯玉嶺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3年17期
關鍵詞:中藥

□ 策劃 : 高軍 紀玉英 侯玉嶺

采寫: 席春慧 趙一帆 丁玲 劉頗 陳晨

中藥飲片之痛

▲全國許多中藥材專業市場,都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和違法銷售中藥飲片的行為

編者按:

傳統中藥飲片是祖國醫學——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治療疾病最重要的武器。近些年來,由于野生中藥材資源日益減少,人工培植困難重重,再加上飲片市場持續混亂,假劣飲片充斥市場,嚴重影響了臨床治療效果,也極大阻礙了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本刊本期對中藥飲片的古今傳承、存在的問題、引發的矛盾、發展的對策等進行了全面的梳理,以期得到廣大讀者、中醫藥同道、藥品監管人員的重視,共同為拯救傳統中藥材、中藥飲片這一中華瑰寶而共同努力。

中藥飲片背后的歷史

在我國幅員遼闊的大地和海域中分布著種類繁多的天然藥材資源,據不完全統計,共有藥材種類12800余種,這是我國傳統醫藥學——中醫藥發展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在適應自然尋求生存的過程中漸漸熟悉了種種能夠治療疾病的藥材,并對藥物作用有了系統了解,通過不斷的實踐對藥材也逐步有了更高的要求,最終促使了中藥飲片的出現并傳承至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定義,飲片是指經過加工炮制的中藥材,可直接用于調配或制劑。中藥飲片既是祖國傳統醫藥發展的產物,也是文化歷史的傳承。本文特別將目光集中在中藥飲片上,對其產生發展進行梳理,意在探尋傳統中藥飲片在現代社會背景下何去何從。

從藥材到飲片

中藥指的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認識和應用的藥物,也是人們對我國傳統藥物的總稱。古代社會,人類主要用植物充饑,因此比較早地發現了一些植物對一些疾病有治療作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動物馴養、漁獵漸漸出現,動物藥、礦物藥也漸漸被人們發現并掌握。直到秦漢時期,我國藥學已經初具規模。《淮南子·修務訓》記載“神農……嘗百草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記·補三皇本紀》曰:“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不僅言簡意賅地總結了藥物的四氣五味、配伍法度,而且將劑型選擇等基本原則都做了闡述,初步奠定了中醫藥學理論的基礎。

秦漢之際,西域的紅花、胡桃,越南的薏苡仁,邊遠地區的麝香、羚羊角等藥物不斷傳入內地。東漢煉丹術有了一定發展,被逐漸嘗試應用在制藥領域。中藥種類的增多和廣泛傳播促進了中藥飲片的出現和制作技術的發展。中藥飲片的加工炮制遵循中醫一系列理論。所謂“加工”就是將生藥、鮮藥蕩凈、切片、去除水分,早期出現的中藥飲片僅僅是為了貯藏和使用方便考慮。現存最早有關中藥飲片制作的文字記載始于戰國時代。《黃帝內經》中治療“目不暝”的秫米半夏湯中有“治半夏”的記載,表明在當時治療疾病已經開始使用中藥飲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鶴年堂中藥養生文化”代表性傳承人王國寶告訴記者:很多老藥店存放藥材的斗的邊緣都刻有“咀”字,意思就是咬斷。王國寶介紹:在歷史某些特殊時期,政府為維護統治而禁止民間使用鐵器,生藥切斷就用牙齒咬,于是就在藥材加工中流傳下“咀”這個字。

到了漢代,飲片的制作方法有了很大發展,有蒸、炒、炙、煉,也有酒洗、湯洗、火熬等方法。陶弘景編輯撰寫的《本草經集注》中記載了大量藥材采收、鑒別、炮制、制劑以及合藥取量方面的理論和操作原則。對中藥飲片加工炮制方法記載比較全面的專著要屬南朝劉宋時期雷敩所著的《雷公炮炙論》,該書對后世中藥炮制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是我國第一部飲片炮制專著。書中收錄了300種藥物的炮制方法,并且突出了在炮制藥品前注意區別混淆品,敘述了藥物通過適宜的炮制達到提高藥效,減輕毒性或烈性的目的。清代張叡所著的《修事指南》也是藥材炮制類專著。新中國建立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法典的形式確定了中藥飲片的制作規范。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全國60多個單位500余名專家參加,歷時10年完成的劃時代本草巨著《中華本草》,將各類中藥的名稱、來源、采收加工、化學成分、藥理功用、炮制方法等等進行了詳盡的描述,是一部全面總結中華民族兩千多年傳統藥學成就的綜合性本草著作。內容豐富的本草典籍和文獻資料,記錄著我國醫藥學的智慧和卓越貢獻,一部部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重要內容。

中藥飲片的沉浮

首都醫科大學人文系副主任張大萍認為:中醫講究“醫藥不分家”十分有道理,中藥的認識和使用是以中醫學理論為基礎,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應了我國歷史、哲學、文化、自然資源等方面的特點。

▲清代的藥鋪,仍以加工、銷售中藥飲片為主

在傳統中醫藥發展的漫長歷史中,醫術迅速和巫術分離開來,獨立發揮重要作用。最早出現專職醫生是在商代。甲骨卜辭中記載有管理疾病的“小疾臣”。而醫生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已經注意運用自然藥品。在長期的經驗積累中,醫生開始運用某些方法改善甚至是改變自然藥物的療效。“酒制升提,姜制發散,入鹽走腎仍仗軟堅,用醋注肝經且資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潤回枯助生陰血,蜜制甘難化增益元陰……”《本草蒙筌》中還強調了“凡藥制造,責在其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專職的醫官、醫生發現適于生藥的炮制方法并將生藥加工制成適于使用的飲片,其制作方法逐漸完善。隨著中醫的興盛和普及,中藥飲片的用量逐漸增大,專門從事飲片加工炮制的藥工漸漸分離出來,成為一個行業。北宋時期由國家出面設立藥局,被視為我國乃至世界藥學史上的重大事件。1076年宋政府在京城開封開設由國家經營的熟藥所,其后又發展為修和藥所,主要負責藥品檢驗和成藥生產。它的出現大大帶動了飲片炮制和制劑技術的提高。

▲傳統的中藥炮制踩六神曲腳的功夫是工人必須掌握的技巧

近代以來,時局動蕩,中藥飲片也隨著中醫命運幾經波折。民國時期,由于政府注重西醫,對傳統中醫持輕視態度,導致中醫一度陷入困境。當時許多中醫為生存甚至改變行業,放棄傳統醫學。那時的中醫傳承是師徒制,許多優秀醫學理論和中藥制作工藝都是小規模繼承,一旦傳承人放棄這一行業,其相應的醫藥理論就會面臨失傳。新中國建立后,政府將中西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興起了“西醫學中”的熱潮,全國名老中醫周耀庭、張作舟等都是從中獲益頗多的醫生,而中藥飲片的應用方法也一并得到普及。老一輩中醫大夫在臨床治療時使用的藥劑大多是自己制作。尤其是張作舟這樣的外科醫生,對藥物的了解、制作更是精通。

北京植物學會常務理事、北京中醫藥學會中藥資源鑒定委員會秘書長李京生為我們介紹了這一時期中藥飲片的發展脈絡:1956年國家實行公私合營制度之前,各大中藥店自行加工原藥,自制自售。炮制技術十分繁復嚴謹,生藥切片厚度、炙炒溫度都憑借老師傅的經驗來嚴格要求。傳授飲片炮制技術和醫術一樣,都是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從藥材鑒別到加工一套完備的流程都要全面掌握,被內行人稱為“全活兒”。到了二十世紀60年代,藥店仍然有代客加工的服務,根據藥方將藥物加工成丸散膏丹,而此時大批量藥材的應用則是由藥材公司提供,包括中藥飲片也是由專門藥材公司制作。1982年中藥市場開放,1985年國家開始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結束了藥店自行制作藥劑飲片的歷史,并且對藥廠藥材加工的人員、機械、設備進行了明確規范。然而在1966年前后,為了減少抓藥時間出現了抓藥機,配合抓藥機的操作生藥全部被打碎成顆粒。李京生說:“這可謂是對中藥飲片的破壞。”同時還為了減少制藥工序,一系列的飲片炮制過程被省略,有效的藥材沒有提效,有毒的藥材沒有減毒,顆粒大小不均,煎出的中藥藥效受到嚴重影響,飲片加工工藝也被忽視。

現代的飲片文化

中藥飲片的炮制方法是歷代逐漸發展和充實起來的,現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經驗基礎上有了很大發展和改進,根據目前實際應用情況可分為五大類,十八種詳細的操作。一位中醫業內資深人士認為,中醫藥是一種傳統的文化,具有深刻內涵。中藥飲片的制作方法有眾多依據,醫療、配方、制劑的不同要求,結合藥材自身特點進行加工處理,使天然藥材最大程度上符合臨床用藥的目的,落實中醫辨證施治的思想。張大萍告訴記者,所有的藥物實際都是來源于自然,無論中藥還是西方生藥,十八世紀之前并沒有差別。是化學的發展和提純技術的出現,讓中西醫藥走向了不同發展道路。由于其中以植物類藥材居多,因此自古以來也將中藥稱為“本草”。近代時期當西方醫藥學進入我國開始傳播,本土傳承下來的本草學漸漸改稱“中藥學”。西方生藥經過提純,臨床用量小,潔凈便捷。而中藥則講究君臣佐使,對癥施治,相較西藥的靶向作用更講究整體系統觀念。張大萍為記者舉例,中藥中汞的應用是無法用西醫理論來解釋的,但是在中醫治療銀屑病的過程中,汞的收斂作用將肝、腎等內部系統進行調節,而且用法、用量十分嚴謹,避免重金屬中毒,又在根源上解決皮膚癥狀,徹底規避了西藥激素應用過后的副作用問題。中醫藥學的智慧和卓越貢獻一直流傳至今,仍然在臨床治療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小兒腹瀉脫水,西醫治療只有輸液一種方法,但是中醫卻可以利用山藥調度內排泄、補氣通脈的作用益腎氣、健脾胃達到治療效果。

▲野生中藥材資源日趨匱乏,許多品種的中藥材不得不靠人工種植養殖,但人工種植中藥材既存在與糧食作物爭地,又會造成種植后的土地荒蕪問題。左圖為某地在森林中為種植人參“開墾”的山地,右圖為采挖種植人參后寸草不生的裸露山地

我國中藥飲片的發展瓶頸

近年來,傳統中藥飲片的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野生中藥材的逐漸減少,人工培植藥材品種有限,土壤污染嚴重,規模化種植不可避免的植物疾病,低廉價格與逐漸走高的人工成本的沖突,藥材種植與糧食作物爭地的矛盾,中藥飲片鑒別、炮制人才匱乏等問題,成為中藥飲片發展過程中的瓶頸。

野生中藥材資源日漸匱乏

過去,由于戰爭及災害,人口相對較少。加之廣大勞動人民比較貧窮,真正吃得起飲片的人并不多,大多數人生病了也就是找個巫婆、吃把香灰然后就是聽天由命了。這也是中藥材及中藥飲片能夠綿延幾千年傳承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成藥、中藥飲片、各種以中藥材為原料的保健品早已走進了千家萬戶,加上國際市場的巨大需求,野生中藥材資源已日漸匱乏,瀕臨絕跡。北京植物學會常務理事、北京中醫藥學會中藥資源鑒定委員會秘書長李京生,多年來一直從事中藥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他告訴記者,我國中藥材植物共有11460余種,藥用動物1581種,藥用礦物80種,而目前我國的野生中藥材甘草、羌活、單葉蔓荊、黃樹皮、肉蓯蓉、銀柴胡、紫草等100多種植物藥材資源普遍下降;八角蓮、見血封喉、野生人參、黑結草、重樓等30多種藥材已處于瀕危滅絕邊緣,近30年來野生三七竟然一株難求。動物中藥材資源的狀況更不容樂觀,形勢尤其嚴峻。如犀牛角和虎骨,這兩味取自國際重點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藥材,早在1993年就被國務院下令禁止使用。實際上,即使不被禁止使用,也早已不能滿足如今的用藥需求了,羚羊角、穿山甲等一些動物藥更是完全依賴進口。

可以人工培植品種有限

野生資源的匱乏只能以人工培植來滿足需求,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人工種植或養殖。但是,據北京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李衛東介紹,至今仍有很多中藥材的培育技術難以攻克,如冬蟲夏草等。據《首都醫藥》雜志2007年公布的數據,我國每年消耗中藥材40萬噸以上,其中已經引種栽培和馴化成功的只有400種,僅占常用商品中藥材的1/3左右。在被開發利用的藥用植物資源中,約80%為野生藥材,只有不到20%的藥材可以人工栽培。采訪中李京生向記者介紹說,近年來人參、黃連、西洋參也開始模仿野生狀態下的栽培,雖保障了基本的供給,但療效與自然野生的藥材比還是相差甚遠。

大規模種植易相互傳染植物疾病

除了土壤污染制約中藥材種植外,中藥材在規模化種植中還易患病,如根腐病、猝倒病、根結線蟲病、立枯病、菌核病,白斑病等。采訪中,李衛東向記者介紹,三七,人參,西洋參,半夏,枸杞等都是極易患病的中藥品種,還有我們熟知的金銀花,病蟲害也比較多,白粉病,根腐病,褐斑病是其最常見的疾病。據有關中藥種植專家介紹,還有些藥材種植中的疾病易相互傳染,如太子參易患猝倒病,此病害主要由種苗和土壤帶毒引起,可以通過雨水傳播,尤其在規模種植下極易相互傳染。所以絕大多數中藥材種植都必須施以農藥,這必然導致中藥材農藥殘留從而使加工后的中藥飲片難以達到質量要求。

▲中藥材大規模種植容易引發病蟲害,圖為受到蟲害的當歸

中藥產品低廉的價格與高人工成本間矛盾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中藥材種植成本不斷增加,加之生產周期長、收購價格低,使中藥材種植難以平穩發展。采訪中李京生給記者舉了個事例,如金銀花的采摘,現在雇傭一個工人一天100元去采摘都很難聘到人,如果一天付工人200元,而工人一天最多摘十幾斤,現在市場金銀花每公斤幾十元的價格讓藥農很難獲利。三七的種植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因其是典型的陰生植物,種植中要搭遮蔭棚,旱時要澆水,雨季時注意排澇,平時還要除草追肥,防治病蟲害,疏花,采收加工,藥農投入的資金、勞動遠遠大于其他藥材,再付給工人更高的人工費必定要賠錢了。

根莖類中藥材中的多年生品種也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如用半夏種子繁殖需種植3~4年才能收獲,用塊莖繁殖在栽種后的當年或第二年采挖;白芍需栽種3~4年才能采挖,加工時還要去皮水煮;白術需種植兩年;牡丹移栽后3~5年才能收獲,加工時還需要去木心刮去外皮;樹皮類中藥材,如肉桂需樹齡10年以上才能剝取樹皮藥用;杜仲環剝后再生樹皮需要生長3年后才能再剝取藥用。生產周期長,人力投資規模大,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極大影響著藥農的種植積極性。

糧食種植與藥材種植爭地沖突

藥材種植需要大量的土地,且對土地的破壞性極大。據某中藥種植專家介紹,絕大部分根及根莖類藥材都存在重茬問題。如地黃,一般種植一年后必須換地,如不倒茬,第二年地黃的產量約是第一茬的30%~50%,如再種第三茬,幾乎沒有產量。河北安國周邊的土地比較適宜種植黃芪,90年代初,栽培面積高達數萬畝,由于連續種植,地力下降,根皮上均長有斑病,嚴重影響產量。而更為嚴重的是,良田一旦種植過中藥材,再改種糧食作物幾乎不可能,而我國是人口大國不能不考慮糧食安全。

此外,一些適合種植中藥材的山地,如果種植藥材,必定破壞植被,要么保護生態環境,要么破壞生態環境發展中藥材,使中藥材種植陷入兩難境地。

▲中藥種植占據了大面積農田

中藥飲片專業人才匱乏

現代的大學教育模式使得中醫藥教育喪失了在傳統教育中的實踐優勢。目前我國的中藥炮制人才嚴重匱乏,人才斷檔危機已經凸顯。傳統中藥飲片的炮制,不論是浸、泡、蒸,還是炙、炒、烘,都要恰到好處,炮制過了(譬如炒制時間長了、炒制溫度高了),就會使飲片藥效降低甚至完全失去藥效;炮制不到家(譬如對大黃酒炙時間或鹽炙時間不足),則達不到規定的藥效,毒性飲片炮制不到家,還會使毒性加大。現在很多飲片達不到理想的療效與中藥炮制人才嚴重匱乏有著密切關系。

此外,傳統中藥飲片鑒別人才也極為匱乏。北京醫院中醫藥房主管藥師中藥專家肖耀軍介紹,傳統飲片的性狀鑒別,實際上就是傳統的經驗鑒別,是通過人的感官來看、嘗、嗅、聽、手摸及水試等方法,傳統中藥飲片鑒別還需要具備深厚的中藥材知識,而具備深厚的中藥材知識需要幾十年的積累。由于臨床及檢驗部門中傳統中藥飲片鑒別人才匱乏,只能依賴現代的鑒別方法也就是進行藥物化學有效成分的鑒別,中藥大多又是復合成分,檢測出的主要成分,不一定就是有效成分。一些不法分子在劣質飲片甚至在假品中添加相應的化學成分,以蒙混過關,這也是假劣飲片充斥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來,已經沿襲多年的活熊取膽汁做法廣受詬病

現代文明與傳統中藥飲片的沖突

中藥飲片有上千年的歷史,傳承至今,在現代文明快速發展下出現了很多問題,中藥能不能向西藥一樣檢測成分?中藥飲片能不能放棄使用動物飲片?中藥里含朱砂、汞能不能服用?中藥顆粒劑能不能取代傳統中藥飲片?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現代西藥理念與傳統中藥理念的沖突

北京植物學會常務理事、北京中醫藥學會中藥資源鑒定委員會秘書長李京生強調,中醫中藥和西醫西藥是兩個理論體系。他認為,現在盡管提倡中西結合,可是現在很多中醫中藥的理論不能用西醫藥的理論去解釋,造成人們的誤解,認為中藥不太科學,出現了很多負面的消息。李京生表示:“這種情況和現在的科學技術發展有關,現在的科學技術不能解釋清有幾千年發展歷史的中藥。如果現在不能解釋就不要硬性解釋,等科學發展到能夠解釋了再解釋。”

李京生說,現在的檢驗標準要求對飲片進行藥物成分含量測定,但是需檢測的成分中有些是主要有效成分,有些只是標志性成分,并不具有藥效。比如苦杏仁、桃仁,這兩種中藥都測苦杏仁苷,只是含量不同,苦杏仁測苦杏仁苷有道理可依,而桃仁是沒有意義的,桃仁是活血化瘀的,苦杏仁苷并沒有這個作用,但在實際檢測中卻只測苦杏仁苷含量,不具有實際意義。

李京生建議,中藥飲片和中藥材的檢測方法應該更實用一些。可以實行兩個標準:一個是傳統中藥飲片檢驗標準,也是行業一直沿用的標準;一個是現代中藥檢驗標準,并將現代中藥標準作為輔助標準。李京生表示,現代中藥標準可用于檢驗藥品的作假,比如對飲片進行含量的檢測用以確定其是否被提取過,或是否經過違規處理的。

李京生舉了一個例子,前幾年,某廠廠長提出關于天麻中含天麻素的含量問題,按藥典規定含天麻素(C13H18O7)不得少于0.20%,他對樣品進行了檢測,結果天麻素含量為0.18%。按照規定這批天麻是不能用的,但它確實是道地的天麻,也沒有被提取過。天麻中天麻素含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現在所用的天麻大部分都是人工栽培的,質量不及野生天麻(野生天麻已基本絕跡)。對于某些藥來講,它某個含量指標略低于規定,可以考慮加大劑量,而不是廢棄。

此外,天麻里不光是天麻素一種有效成分起作用,如果僅是天麻素一種起作用,只要把天麻素提出來或進行人工合成就可以了,但臨床實踐表明,把天麻素單獨提純出來,并不能體現出天麻的全部作用。所以,如果把某種中藥的成分提取出來,它只能體現出自己成分的作用,并不能用這種成分去替代這味中藥。

對于把傳統飲片西藥化,北京醫院中藥師肖耀軍也表示這是不合理的。他告訴記者:“像黃連,它里面有黃連素,是止痢的,但是黃連不光是黃連素可以治病,黃連除了止痢還能瀉火解毒、清熱燥濕、清心火,這些都是用黃連素解釋不了的。”

現代動物保護理念與傳統用藥觀念的沖突

中藥里很多貴重藥、療效比較好的看家藥,相當一部分都在動物藥里,像牛黃、麝香、羚羊角、虎骨,等等。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窮人是吃不起中藥的,中藥飲片,尤其是動物飲片的消耗量很少。而且當時公眾的動物保護意識和科學水平還很差,對動物飲片的采制方法不科學,也比較殘忍,當社會發展至今,中國人口數多、用藥大眾化,動物飲片的需求量日漸增長,而人們保護動物的意識越來越強,對于是否將動物入藥的爭議也越來越大。

1975年7月《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生效,中國政府于1981年4月8日正式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加入公約后,公約中一些涉及傳統中藥材的動物臟器,如犀角、虎骨、熊膽等均不能買賣、使用。此后,一些特效中藥特別是一些急救用中藥隨之消失(有些中藥雖然保留下來,但由于加入了替代品,療效已大為遜色)。

2012年歸真堂活熊取膽一事引起動物保護組織和愛好動物人士的強烈抗議。對于這件事,肖耀軍表示,熊膽粉作為療效確切的傳統中藥材,目前還沒有可以替代的東西,最大限度地減少熊的痛苦、并保證熊的壽命獲取熊膽汁,以現在的醫學技術是完全可能的。他說,歸真堂給熊做一個小手術,造一個漏,通過引流提取膽汁,熊該玩玩、該吃吃、該喝喝,應不會特別痛苦,但提取的熊膽汁制成的熊膽粉可以治療很多疾病,解除患者的痛苦。

現代健康理念與傳統飲片炮制理念的沖突

近期,同仁堂部分藥里含朱砂的新聞,讓大眾對服用中藥的安全性產生了懷疑。中藥里含朱砂還能不能吃?吃了對人危害有多大?中醫大夫開的方子里有毒性飲片,病人是吃還是不吃?對此,有關專家表示,朱砂作為中藥,有重鎮安神的功效,臨床使用已有悠久的歷史。以前的中醫大夫用藥很嚴謹,也知道其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一般用藥時間很短。李京生也強調,人們服用中藥時忽略了中藥都是復方藥。復方藥講究君臣佐使,已經考慮到某些藥的毒性,并想辦法制約它的毒性。同時,和西藥一樣,很多情況下,很難做到又治病又無一點副作用,在副作用可控的前提下,首先考慮救命、治病。

對于中藥飲片中存在的重金屬會對人健康造成影響的問題,北京醫院中藥房主管藥師肖耀軍認為,只要不長期服用,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影響的。比如木通,雖然現在不用了,但這味藥材從古代到現在用了很多年,為什么現在才會有人中毒呢?就是因為用的太頻繁了,有的患者一用就是半年,自然會造成積蓄性中毒。此外,中藥里有很多藥材都含鉛,比如說黃丹,它本身就是鉛,可是它有拔毒生肌的效果,外用就很好。

中藥顆粒劑能不能取代傳統中藥飲片

中藥配方顆粒雖然有簡單、方便、易服用的的特點,但自面市即受到中醫藥學家及傳統中藥飲片界的廣泛非議。中醫用藥是依靠飲片一起熬制時產生的相互作用來達到治病的目的。然而,把藥材制成配方顆粒劑,少了飲片一起熬制的步驟,藥效是否仍在人們也不得而知,因此,中藥顆粒劑絕不能取代傳統中藥飲片。很多專家還認為,中藥配方顆粒難以追蹤其藥材及炮制的質量,而藥材及炮制的質量是藥效的決定因素,也有專家提出,礦物質中藥材根本無法提取,比如石膏,如果做成顆粒劑是否讓患者直接吃石膏?

▲在許多地方,中藥飲片被作為農產品隨意銷售,使中藥飲片市場更加混亂

中藥飲片市場仍然混亂

違法、違規炮制

中藥飲片炮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飲片使用時的藥性藥效,或難以達到降低、消除藥材毒性,或難以起到改變或增強藥材的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

李京生告訴記者,中藥飲片的炮制具有嚴格的炮制工藝流程,從凈制、切制到炮制都有著明確的制作標準。常用的炮制方法中,僅中藥醋制的一般制作方法就有醋炒制、醋煮制、醋淬制、醋燉制、醋提凈、醋煅制這6種炮制方式。同一種藥物,用不同的炮制方法會產生不同的藥效,若是在炮制過程中炮制方法不正確、偷工減料,將對飲片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淫羊藿的炮制方法中,羊脂炙法就在1985年版《中國藥典》中有明確的炮制規定:取羊脂油加熱熔化,加入淫羊藿絲,用文火炒至均勻有光澤,取出,放涼。每淫羊霍100kg,用煉羊脂油20kg。使用羊脂油炮制淫羊藿是因為羊脂油甘熱,能溫散寒邪、益腎補養,淫羊藿經羊脂油炮制后能增強溫腎助陽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炮制過程中,為了獲取更大利益,部分中藥飲片生產企業使用其它動植物油脂對淫羊藿進行炮制,從而使藥效減弱,影響中藥療效。

此外,還有常用于“健脾和胃,消食調中”的中藥六神曲也常被不法者違規炮制,摻假造假。按照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的要求,六神曲的炮制方法應為:將篩選純凈的赤小豆、蓼子(包括青蒿、蒼耳秧)以及取出硬殼的生苦杏仁粉碎,與白面一起噴灑清水、攪拌均勻后,取出蓋嚴,發酵2~3天,曬干或烘干;或將苦杏仁和赤小豆粉粉碎,將赤小豆煮爛,加入切碎的鮮青蒿、鮮蒼耳、鮮辣蓼,與面粉一同攪拌均勻,加水搓揉成粗顆粒,以手握能成團,擲之即散為準,放于木制模型中壓制成扁平方塊,再用麻布或鮮茼麻葉包嚴,放入木箱或席簍內,每塊留有空隙,在室內恒定溫度30~37℃下發酵2~3天,待表面略出現白霉衣時取出,除去麻布或鮮茼麻葉后,切成小方塊,待干燥即可。不法商家假造六神曲往往只是用麥麩或加入滑石粉、粘膠劑制成,六神曲中應有的赤小豆、苦杏仁、鮮青蒿、鮮辣蓼、鮮蒼耳秧和面粉這6種六神曲的組成藥物則是一點也沒有,制成后的假六神曲表面粗糙、切制的方塊顆粒不均,顏色偏黃,氣味難聞、有種霉臭味,也完全沒有六神曲應有的藥用作用,輕者延誤病情,重者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發生。

濫用硫磺熏制

藥廠為了藥材的加工、保存和養護,自古以來就有用硫磺熏制加工飲片的方法。李京生告訴記者,用硫磺熏制過的藥材色彩鮮艷、外表美觀,還能有效除蟲防霉,可在保持藥材水分的同時有效保存藥材,而且操作方法簡單,極易上手,熏制材料也價廉易購,因此許多中藥飲片生產加工企業對此方法特別青睞。但是,在飲片的實際生產加工中,濫用硫磺熏制方法、硫磺熏制過量導致飲片二氧化硫、砷、汞等有害成分嚴重超標的現象非常嚴重。

為了解市場現狀,記者在北京一藥房購買了其散裝的貢菊飲片,在用沸水沖泡后原來又大又白的菊花自根莖處向花瓣蔓延出翠綠色,湯液顏色也非常綠,顯現出了硫磺熏制過量的明顯特點。當記者再次向店員詢問此菊花的進貨產地和生產加工廠時,店員只含糊地說是從安徽進的貨。

摻雜使假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獲取高額利潤,降低生產成本,不法商家在中藥飲片市場摻雜使假的現象屢禁不止。部分價格昂貴、市場供不應求的藥材摻假率高達60%,甚至有些所謂的飲片一點真材實料都沒有。不法商家利用藥物相似的外形將低廉的藥物冒充價格昂貴的珍惜藥材出售,更有甚者直接通過染色、仿造的方式,將石灰、面粉、紙張等物品裝扮成飲片出售。如用普通黃羊角充當羚羊角;用玉米須染成紅色,冒充藏紅花牟取暴利;用淀粉和色素加工而成的不規則圓形物體冒充紫河車;用面粉或石灰、黃蠟和白蠟混合壓制而成的條狀物品冒充冬蟲夏草;用白芍的根頭部充當何首烏;用化學膠質加工造成的人工鹿茸片冒充精品鹿茸;用其它動物膽冒充熊膽等等。這些用化學、物理方式制造出的假飲片以及長相相似的偽劣中藥飲片,一旦用于臨床,必將直接影響療效,不但起不到治療患者的作用,甚至會因為藥性相沖增加患者的用藥危害。

據了解,種子果實類中藥飲片的造假方法大多利用其它形似的種子進行替代。如用無痛科植物喇粒萍婆的成熟種子圓粒萍婆代替胖大海;用蕪菁的干燥成熟種子替代菟絲子種子;用九里香果代替枸杞子等。

花類藥材則多用其它類似花朵、同屬花朵或面粉捏制等方法進行飲片造假。如將其它類似番紅花的花冠狹條染色后代替番紅花出售;用刺槐花代替槐花;將白蘿卜細絲放入玉米粉中揉搓后摻入金銀花中出售等等。

全草類藥材則多用外形相似的植物作為替代。如用報春花科植物點線過路黃及報春花科植物聚花過路黃代替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即金錢草);用同科耳葉番瀉葉代替番瀉葉;用水線草及多棱薯米草代替白花蛇舌草等。

根莖類藥材則多數都通過改變同科屬其他低價劣質藥材的顏色、形狀來達到造假的目的。如將水半夏打磨成細小顆粒摻入半夏當中,讓人難以分辨;將普通木材染成黃紅色冒充蘇木;用紅蘿卜或其他肉質類植物根莖的蒸干品冒充紅參或摻入其中等。

礦物、樹脂、動物分泌物類中藥材料多通過摻水泥、淀粉、松香、膠質物等物質加熱、混合的方式制造成假劣飲片。如用松香、黃泥、紅鐵粉混合制成血竭的替代品;將松香以加工魚子硫磺的方法加工成乳香的替代品;使用豬皮膠或雜皮膠代替阿膠等。

動物類藥材的造假手段往往是通過向劣質藥材中違法添加物品、化學物質進行摻假,或使用類似動物略加工后完成,如將全蝎浸入濃明礬水中浸泡,使其外觀干燥好看,形同優質全蝎,但因為加礬不符合炮制要求,故而此蝎完全無藥用價值;用反復熬制過的鱉甲余留殘渣粘合后冒充鱉甲正品,仿品因經過長期熬煮已無藥效,但仍可能存在膠質殘留;用鴨內金代替雞內金等等。

以次充好

一位老中醫為記者講述了一個因低劣中藥飲片影響治療效果的例子。曾經有一位患者去醫院找老中醫開處方治病,醫生針對病人的病情仔細揣摩制定了藥方,患者在服用五劑中藥后,病情有了明顯好轉,但因醫院藥價偏高,后來患者選擇拿著方子到藥店抓藥用以鞏固療效,沒想到在連服數副藥后卻仍不見成效,反而病情有所加重。后經了解發現,患者在藥店購買的藥物中,幾味主要藥材的品質都十分低劣,藥效大打折扣,故而導致患者病情的反復。

此外,中藥飲片市場比較典型的以次充好的例子還有:用榭寄生代替桑寄生;把東貝母等低劣貝母代替川貝母;將人工養殖的人參當成野山參;將菊科植物苣荬菜、苦荬菜當成敗醬草;將野豌豆當成透骨草;等等。

人為增重

不法藥販往往會為了利益,在出售的飲片正品中人為添加非藥用部分,甚至直接加入沙土。如在車前子中加入鐵末;將通草、穿山甲炮制品浸泡于硫酸鎂水溶液后再曬干,使藥材變硬變重;在沙苑子中摻入紫云英、華黃芪的種子和沙子;在龜甲中摻入陸龜或海龜的腹甲;在金銀花中加注鹽水或石膏水再進行干燥使其凝固于花蕾上……加重的手法數不勝數。

在中藥飲片中摻入其它廉價藥材或物品,易影響藥方的療效、造成藥效的改變,影響服藥者的身體健康。如在金銀花中摻入沙子、鹽水、山銀花以及摻加蕪花等現象,蕪花有毒性,其有毒成分為蕪花毒、芹葉素、苯甲酸和刺激性油狀物等,藥性猛烈,與金銀花的功效完全不同,患者若大量服用摻有蕪花的金銀花,不但無法保證療效,攝入過兩者甚至會產生頭昏頭痛、惡心嘔吐、腹瀉脫水、休克等現象,嚴重者會引起痙攣、抽搐、甚至呼吸衰竭,使得這類含添加物的中藥飲片從治病變為致病。

▲真假菟絲子對比(左真,右假)

▲用桑枝摻雜在黃芪中

▲未按規范炮制的炙黃芪

▲國家有關部門再次全面整頓中藥材市場,圖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集體約談全國17個中藥材市場負責人

中藥飲片的救亡

針對傳統中藥飲片的種種困難與危機,許多有識之士疾呼,再不拯救傳統中藥材、中藥飲片,傳統中醫藥就真成了“文化遺產”了。如何拯救、扶持中藥材、中藥飲片及其發展,很多中醫藥專家、業內資深人士、飲片生產企業管理者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扶持中藥材從源頭入手

針對野生中藥材資源減少的問題,很多專家都提出了“計劃性采挖”的設想。專家們普遍認為,首先要對目前野生中藥材資源開展全面普查,對分布區域、存量、藥材特點等方面進行摸底,再由政府出面,會同專業人士制定采挖規劃,效仿漁業管理中“禁漁期”的做法,建立野生中藥材“禁采期”及“限采期”管理機制,通過周期性封山、限制采挖品種、嚴禁采挖幼苗等一系列政令措施,杜絕無計劃、無節制的資源索取,保證中藥材自然繁育,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在種植中藥材方面,專家們也各抒己見,李京生就提出了目前藥種藥苗的市場混亂的問題。“有些藥農采購回來的藥種質量較差,普遍存在著陳年種、死種的問題,不出苗、出苗率低,或者就算出苗,藥苗的品質也不好。這就增加了投入成本,影響了產量和質量,制約著藥農種植藥材的主動性。對于農業而言,有專門的育種人員甚至機構,定期會推出優良品種。反觀中藥材種植,在這方面就很缺乏,如何找到可靠的藥種藥苗來源,是最令藥農頭疼的事。即便是藥材育種,也多是從農業角度出發,以‘產量高、收益大’為原則,根本不考慮藥效,與臨床應用脫節。”李京生建議有關部門加大扶持道地藥材產區力度,向農民提供優質種源的同時,增加育種方面的技術支持,從藥材種植的源頭入手,確保藥材內在品質。

為中藥材撐起價格保護傘

對于藥農而言,具體種什么藥材會有較高的利潤回報,哪種藥材是市場上的“緊俏貨”,類似這樣的信息掌握得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去年能賣高價的藥材,等采收上市的時候才發現今年該品種的產量非常高,根本賣不出好價錢。李京生認為,這個問題雖然與藥農的盲目跟風種植有關,但在客觀上也會挫傷藥農種植藥材的積極性,使中藥材價格隨行就市、忽高忽低,出現“去年爛在地里,今年千金難求”的局面,從而使假冒偽劣藥材趁虛而入,影響臨床用藥,更不利于中藥材產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如果政府能通過出臺價格保護政策,規定藥材的最低收購價,使藥農打消顧慮,才能使他們安心藥材種植。”李京生說道。

中藥飲片應有等級體系

中藥材既是農副產品,又是藥品,在零售環節上,是由藥材加工成飲片供配方調劑使用的。雖然在原藥材階段有比較明確的等級劃分,但由于中醫的處方不分等級,導致飲片也不分等級。如今,醫生在為患者開具處方時只考慮飲片的藥性,在等級規格方面卻沒有明確要求,這就使藥效變得不可控,往往難以滿足患者的實際用藥需求。一位藥師說道:“中藥材收購時分等級論價,可炮制成飲片后就成了統貨價,在質量與價格的矛盾上,逐利的飲片生產企業會怎么做,恐怕就不言而喻了。”這位藥師建議,政府應該考慮對中藥飲片進行分等級管理,甚至建立制定相對獨立的飲片等級體系,參照《中國藥典》上列出的質量標準,對中藥材商品等級規格進行修訂,作為國家正式標準在全國施行。

“新中國成立前,一些大中城市的名老藥店大都選用上等規格的藥材加工飲片,而普通的藥店往往采用中低檔藥材加工飲片,飲片價格當然是一分錢一分貨,由患者自行擇店選購。看過朝鮮電影《賣花姑娘》的人可能還記得那句臺詞:‘給她們姐倆抓點好藥’……其實,飲片的等級劃分自古就很明確,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沒有過去那么‘講究’了。”這位藥師說道。

▲現代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的包裝車間一角

嘗試產地加工確保質量

還有就是‘產地加工’的問題。顧名思義,就是在藥材收獲之后,在當地進行的粗加工。”李京生說道。“一些藥材種植者只是看到種植藥材的利潤高于種糧食,就盲目引種,再效仿別人的加工方式對采收上來的藥材進行加工。而就是這樣‘照貓畫虎’的加工,往往都是錯誤的,是不符合飲片加工要求的。”李京生舉例道:“比如用硫磺熏,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也不能全面否定,因為歷史上都是這么做的,但是我們目前要控制好‘含硫量’的問題,不能超標是原則,也是底線。”

規范進貨渠道去偽存真

在與眾多藥師專家的交流中,鼓勵飲片生產企業從道地藥材產地直接購進中藥材進行飲片加工的設想,也成為大家的共識。2011年至今,《首都醫藥》雜志社已陸續聯合北京市雙橋燕京、太洋樹康、衛仁、人衛、三和藥業、華邈等6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在中藥泰斗金世元、著名中藥專家翟勝利、李京生等專家的親自指導下,成立了傳統中藥飲片生產示范基地,作為北京第一家以傳統、道地為特色的中藥飲片生產示范聯合體,6家企業承諾,統一采購道地藥材產地的原藥材進行飲片加工生產,特別是針對常用的、重點的、特殊的、容易出現問題的品種,更要嚴把質量關,從自身做起,杜絕假劣飲片流入市場。

以國家層面挽救中藥資源

現在,很多人都把服用中藥作為防病保健的手段,其中包括很多原本健康的人,“食藥同源”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殊不知,這樣毫無節制地使用中藥,早已使本就匱乏的中藥材資源雪上加霜。某資深中藥專家就提出了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限制或禁止以防病保健為目的而使用中藥的建議。“拒絕浪費、節約為本,拯救中藥材資源匱乏的問題,必須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才會有明顯的效果。”他說道。

堅持傳統保護民族文化

近年來,也有很多打著“科學”幌子的偽中醫偽中藥大行其道,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免煎顆粒”了。2009年4月1日,北京地區把免煎顆粒納入到《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報銷范圍內,引起社會一片贊揚之聲,認為可以報銷的中藥更好地滿足了大眾的用藥需求。然而,一些支持傳統中醫藥的專業人士卻對其大為抵觸,并堅決反對免煎顆粒的廣泛使用。在此次受訪的專家及藥師中,絕大多數人也都對這種顆粒劑提出了質疑:“省去的煎煮過程有悖于傳統中藥理論,單味中藥成分提取后的簡單混合肯定不能等同于傳統的中藥湯劑。”、“配方顆粒背離了傳統,不按中醫理論用藥,也不做臨床試驗,其所言的‘療效’顯然不能令人信服。”、“中藥顆粒劑根本就不是中藥,政府應該下決心予以廢止。”眾多專家藥師如是說。

▲中藥材種植戶在田間勞作

猜你喜歡
中藥
中藥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療肥胖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中藥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您知道嗎,沉香也是一味中藥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2
《中國現代中藥》簡介
中醫,不僅僅有中藥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0
中藥的“人事檔案”
《中國現代中藥》簡介
中藥貼敷治療足跟痛
基層中醫藥(2018年6期)2018-08-29 01:20:20
中藥內外結合治療臁瘡56 例
中藥也傷肝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日韩av资源在线| 午夜天堂视频|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毛片基地|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免费jizz在线播放| 国产资源站|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精品国产毛片| 精品国产网|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69视频在线|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中文字幕资源站|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亚洲区第一页|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一级毛片yw|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成人在线欧美|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浓毛av| 国产屁屁影院|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亚洲精品第五页|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成a人片| 综合色婷婷|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影院|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欧美日韩|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69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99re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无码丝袜人妻| 日本黄色a视频| 啪啪国产视频|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v|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欧美|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