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在簽約儀式上講話
本刊訊(記者 趙一帆)繼去年備受關注的醫藥分開等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之后,今年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認真貫徹國家及北京市醫改精神,在深入探索基礎上再推新舉,“公立醫院托管”改革試點開始實施。7月26日,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分別與通州區政府、順義區政府舉行簽約儀式,首期兩個托管合作試點“北京友誼醫院新華醫院”及“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正式開始運行。本次改革試點,在北京市醫院管理局所辦的兩家三甲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北京中醫醫院,與通州區和順義區政府所辦的二級醫院——通州新華醫院和順義區中醫醫院之間進行。合作后通州新華醫院增加名稱“北京友誼醫院新華醫院”,順義區中醫醫院增加名稱“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所有權歸區政府,經營管理權歸兩家市屬三級醫院,其擁有對兩家二級公立醫院人、財、物的全面管理權。
該項改革試點,意在通過托管方式,發揮市屬三級醫院技術和管理的優勢,幫助、提高兩個郊區縣二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當地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使改革紅利最大限度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這一合作模式,不僅有利于轉變區政府的職能,使政府管好所有權、放開經營權,而且更有利于發揮市醫管局所屬三甲醫院的管理優勢、技術優勢、服務優勢,提升被托管醫院的管理水平、服務能力、運營效率。
據了解,被托管的公立醫院試點將實行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決策權由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區政府與市屬三級醫院共同組建的“理事會”行使。合作后的市屬三級醫院與被托管醫院將實施一套行政班子的一體化管理,實行總院長負責制。即市屬三級醫院院長為總院長,被托管醫院設執行院長, 由市屬三級醫院提名,經醫院理事會討論確認,按組織程序聘任。
“公立醫院托管”將有效實現市屬三甲醫院與郊區二級醫院的無縫對接和資源共享,有利于實現群眾就醫新模式。此外,市屬三甲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等優質資源,也將根據被托管醫院的基本建設項目的推進將逐步實現轉移。通過全方位幫助和扶持,市屬三甲醫院將著力把被托管醫院打造成該地區醫聯體的“龍頭”,逐步帶動周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好緩解郊區群眾“看病難”的問題。根據框架協議,兩家市屬三級醫院將全力推進兩家二級公立醫院的建設,爭取在“十三五”末,使兩家二級公立醫院的醫、教、研等綜合水平提升至與市屬三級醫院的同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