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實習記者 丁玲
近年來,為適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和廣大患者的護理需求,北京市衛生系統采取多項措施大力加強護理隊伍建設,使全市護理隊伍的人員規模逐步擴大,專業培訓不斷加強,護理水平穩步提高。
努力改善護理人員不足現狀。北京市衛生局積極支持醫療機構增加護士配置,自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以來,全市已增加護士1.3 萬人。北京市衛生局還積極協調北京市編辦,在2011 年為5家公立醫院增加編制3286 名,其中包括部分護理人員編制。該局還聯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2010 年至2012 年期間為全市免費培訓護理員6000余名,并將培訓合格的護理員按擁有床位數量配置到部分醫療機構病區,輔助護士照顧住院患者的生活,從而有效地減輕了護士負擔,緩解了護士人力不足。
建立完善規范化培訓制度。針對低年資護士,北京市衛生系統在市屬醫院積極探索建立“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新畢業護士規范化培訓制度。針對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中、高年資護士,在組織開展各個專業專科護士培訓的同時,積極探索臨床護理專家的培養方法,暢通護士專業的發展途徑;針對高年資的護理管理人員,則在加強日常管理培訓的基礎上,建立護理管理專科認證制度。
不斷加強護理專科建設。2010 至2011 年,北京市有11 家醫院獲得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護理建設項目,各家醫院分別獲得護理專業專項建設經費300~500萬元,利用此項經費積極發展醫院護理專業,組織護理人員培訓和參加進修。北京市衛生局還將進一步協調相關部門,探索建立市級重點專科項目,促進護理專科發展。

▲年輕一代護士在2013 年度護士節留影
積極推動護理服務價格調整。目前,北京市的護理服務收費執行的還是1999年原北京市物價局、北京市衛生局制定的《北京市統一醫療服務收費標準》,由于多年來未做調整,護理服務價格明顯偏低,護理人員勞動價值無法客觀體現。為此,北京市衛生局主動通過開展前期調研和部門協調,積極推動護理服務價格調整,以合理提高護士待遇。北京市已于2012 年7 月正式啟動全市醫療服務規范工作,目前正在進行項目整理上報。下一步將按照“總量控制,結構優化”的原則,對醫療服務價格進行結構調整,適當提高護理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價值的項目價格,降低大型儀器設備檢查的部分項目價格。
積極探索護理崗位責任管理。北京市衛生局積極在部分醫院開展護理崗位責任管理試點,探索護理崗位設置,明確護理崗位職責,建立完善與護理服務數量、質量、技術難度和患者滿意度相掛鉤的績效考核制度,使護理專業的經濟收入、職稱晉升、獎勵評優向臨床一線傾斜。同時還探索護理專業垂直領導體制,在具有一定規模的醫療機構設立院級護理管理人員,建立精簡高效的護理管理系統。
經過連續幾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市的護理隊伍建設以及優質護理服務、護士崗位管理工作均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2 年底,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共有在崗護士7.3 萬人,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者占12%;護理人員每日直接服務于患者的時間平均增加2.9 小時,住院患者陪住率下降30%~50%,患者總體滿意度為91%。截至2013 年4 月底,全市51 所三級醫院的1183 個病區,101所二級醫院的566 個病區,全都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各占三級醫院病區總數、二級試點醫院病區總數的97%和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