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忠
摘 要:本文通過對物流企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前后物流企業稅負的對比分析,旨在分析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稅負影響大小,以便物流企業制定相應對策,適應國家政策,降低企業稅負,提升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稅改;物流企業;稅負影響
2011 年11 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至2012年底,包括上海、北京10個?。ㄖ陛犑?、計劃單列市)進行營業稅改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試點工作。營改增后對物流企業稅負具體影響是不同的。
物流企業依據所提供服務種類的不同,可分為以下五類:以運輸業務為主的企業、以轉包業務為主的企業、以裝卸搬運業務為主的企業、以提供運輸代理和倉儲等其他物流輔助服務為主的企業及各種運輸業務兼營型企業。
1 營改增對一般納稅人稅負對比分析
首先對物流企業一般納稅人稅改前后的稅負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為便于比較,現將一般納稅人物流企業稅收相關指標統一設定如下:I 企業當期應納增值稅的收入總額;C 企業當期發生的成本和費用總額;R1 企業的成本費用率;R2 成本費用可抵扣率。
1、運輸企業發生的成本費用以油費、車輛折舊、過路過橋費、車輛修理費、人工費為主。在這些成本費用中,企業能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以17%的進項稅稅率為主;營改增后企業的增值稅銷項稅稅率為11%,稅改前的營業稅稅率為3%。
(a)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前企業的營業稅稅負分析:
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稅額=I×3%
(b)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企業的增值稅稅負分析:
2、運輸轉包企業發生的成本費用以因轉包而需支付給實際承運企業的運費為主。企業能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以11%的進項稅稅率為主;營改增后的增值稅銷項稅稅率為11%,稅改前的營業稅稅率為3%。
3、 裝卸搬運企業發生的成本費用以設備折舊費、人工費、辦公費等費用為主。企業能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以17%的進項稅稅率為主;營改增后的增值稅銷項稅稅率為6%,稅改前的營業稅稅率為3%。
4、 代理、倉儲和其他物流輔助服務企業發生的成本費用以人工費、辦公費、場租費等管理費用為主。企業能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以6%的進項稅稅率為主;營改增后的增值稅銷項稅稅率為6%,稅改前的營業稅稅率為5%。
利用對(1)類企業同樣的分析方法計算可知,
5、各種運輸業務兼營型企業的稅負對比分析。各種運輸業務兼營型企業,取得的增值稅抵扣憑證往往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稅率,而是17%、11%、6%等各種稅率兼有,因此這類企業所取得并可用于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稅率平均值介于6% - 17%之間。該類企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稅負敏感點介于上述四種類型企業之間。
2 營改增對小規模納稅人稅負對比分析
因提供的服務類型不同,營改增后被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的物流企業在稅改前的營業稅稅率也不同,以下根據小規模納稅人物流企業提供的運輸服務類型,分3%和5%兩類對小規模納稅人物流企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前后的稅負進行對比分析。
1、 運輸企業、轉包運輸企業、搬運裝卸企業等被認定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企業稅改前后稅負對比分析。設定:I 為小規模納稅人物流企業當期實現的應納增值稅的收入總額(含稅)。
(a)營改增前企業運輸業務的營業稅稅負:
物流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稅額=I×3%
(b)營改增后企業運輸業務的增值稅稅負:
物流企業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 I/(1+3%)×3%=I×2.91%
(c)營改增前后企業稅負對比分析(假設收入不變):
營改增后的稅率2.91%<營改增前的稅率3%
稅負下降的絕對比例=3%-2.91%=0.09%
稅負下降的相對比例= (3%-2.91%)/3% ×100% =3%
經過以上計算可見,對于被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的運輸企業、轉包運輸企業、裝卸搬運企業而言,營改增后企業的稅負從3%下降至2.91%,下降了0.09 個百分點,相對于營改增前而言,企業的稅負下降了3%。
2、運輸代理企業、倉儲企業、報關代理企業及提供其他物流輔助服務等認定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企業營改增前后稅負對比分析。設定:
I 為小規模納稅人物流企業當期實現的應納增值稅的收入總額(含稅)。
(a)營改增前企業提供物流輔助服務的營業稅稅負情況:
物流企業應繳納的營業稅稅額=I×5%
(b)營改增后企業運輸業務的增值稅稅負情況:
物流企業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 I/(1+3%)×3% =I×2.91%
(c)營改增前后企業稅負比較(假設收入不變):
營改增后的稅率2.91%<營改增前的稅率5%
稅負下降的絕對比例=5%-2.91%=2.09%
稅負下降的相對比例= (5%-2.91%)/5% ×100%=41.80%
經過以上計算可知,對于被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的運輸代理企業、倉儲企業、報關代理企業及提供其他物流輔助服務的企業而言,營改增后企業運輸業務的稅負從5%下降至2.91%,下降了2.09 個百分點,相對于營改增前而言,企業的稅負下降了41.8%。。
3 上述分析小結
1、對營改增后被認定為小規模納稅人的物流企業而言,無論提供何種服務,營改增后該類企業的稅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從事運輸代理、倉儲、報關代理和其他物流輔助業務的企業稅負下降較大。
2、對營改增后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物流企業而言,營改增后其稅負有可能比稅改前高,也有可能比稅改前低。營改增后企業稅負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企業的成本費用率和成本費用可抵扣率的高低。成本費用率和成本費用可抵扣率越高,稅改后企業的稅負越低;反之,稅改后企業的稅負越高。
四、物流企業營改增應對措施
1、企業應在采購燃料、修理配件以及購買服務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便可以抵扣,降低企業稅負。另外,稅改會對企業投資產生正效應,使企業存在擴大投資和設備投資的政策激勵,從而對企業收益產生影響。但是只有購進資產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才能享受增值稅進項稅抵扣的政策。如果購進時不能分清固定資產用途的,也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待明確購進固定資產的用途后,再最終決定是否能夠進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
2、目前因為營改增只是試點階段,企業應根據本地區試點時間節點合理安排購買或更新固定資產的時間節奏,增加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來降低企業的稅負。
3、對于企業需要更新的設備及固定資產營改增之前用于非增值稅項目不能抵扣進項稅,而營改增之后用于增值稅項目可以抵扣進項稅的,企業可在營改增試點實施之前不直接購買設備而是采用租賃等形式滿足企業的經營需要,待營改增試點實施后再購買設備可以實現進項稅抵扣,從而降低企業稅負。
4、營改增之后,企業應對固定資產投資做出財務預算,合理規劃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分期分批進行固定資產更新,以實現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與企業財稅目標的相互配合。
5、企業應在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角色中合理轉換。營改增后相關稅法規定,物流企業年應稅服務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屬于小規模納稅人,對于新成立的物流企業,可以適當控制規模,較長時間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爭取稅務上的政策福利,降低企業稅負,提高經營質量,提升競爭力。待企業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有了一定提高,需要擴大營業規模,提升市場占有率,此時,企業可以轉化為一般納稅人,企業壯大同時需要硬件的支撐,需要購買新的設備(如運輸車輛、倉儲、加工設備等),而購買用于增值稅應稅服務的固定資產是可以抵扣進項稅的,這樣實現稅負的平穩過渡,不會因為小規模納稅人到一般納稅人角色轉變而為企業帶來很大的稅負。
4 結論
營業稅改增值稅是國家為了深化產業分工與協作,推動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就業結構不斷優化,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相應提升的重要舉措。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既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多環節經營活動面臨的重復征稅問題,推進現有營業稅納稅人之間加深分工協作,也將從制度上使增值稅抵扣鏈條貫穿于各個產業領域,消除目前增值稅納稅人與營業稅納稅人在稅制上的隔離,促進各類納稅人之間開展分工協作。但由于目前營改增還處于試點階段,部分地區和部分行業在執行,抵扣鏈條不完整或不充分,所以,營改增后物流企業的稅負會有差別,各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措施,應對營改增帶來的稅負增加,合理籌劃,降低企業稅負,提升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丹惠.談談物流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財會通訊,2007;1
2.雋 娟.中美物流成本的比較研究.北方經濟,2007;10
3.甘啟裕.將交通運輸業納入增值稅征收范圍的思考.稅務研究.2011;6
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Z].財稅[2011]1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