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電影、電視、網絡、報刊雜志等平面媒體和立體媒體的有意渲染和無意泄露,以及犯罪分子相互之間的經驗和技術交流,犯罪分子反偵查的能力和逃避打擊的水平越來越高,犯罪分子會戴手套或其他手段來掩飾、偽裝的案件。因此造成指紋歷來被作為案件偵破和定罪量刑的重要證據的地位受到威脅,所以有必要加強現場指紋的勘驗,以提高現場指紋的采獲率,保持指紋與其它痕跡相比其作用率的優勢,使指紋作用達到最大化。
1 現場指紋發現提取的現狀
現場指紋提取率是指紋利用率高低的決定因素。近幾年來,隨著犯罪的高發態勢,刑事發案率高居不下,每年的現場勘查數也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趨勢,但是現場痕跡特別是現場指紋的提取情況看,指紋的提取率呈下降態勢。以閔行作為發案數較高的區縣之一為例,2006年現場勘查1921起,指紋提取案數1248起,指紋提取率為65%,07年1988起刑案提取指紋1292起,提取率為65%,08年2010起現場,指紋提取1266起,提取率只有63%,09年2423起刑案現場中,只有1478起占61%的案件現場提取到指紋痕跡;從全市層面上,現場指紋提取率也從06年51%到07年的49%到08年的48.7%,09年的49%,雖然指紋提取的絕對數增加了,但與所勘查的刑案現場總數相比,指紋的提取率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指紋提取率的下降,直接影響指紋在破案和訴訟中的作用。
2 造成現場指紋提取率下降的原因
2.1 犯罪分子越顯狡猾
目前犯罪分子作案手日趨科技化、智能化使不少犯罪分子掌握了一些反偵察手段,犯罪分子為了逃避打擊,往往有計劃地采用戴手套、擦抹、灑水等手段來掩蓋破壞指紋,使犯罪指紋在現場的出現率越來越低。
2.2 現場勘查人員的因素
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高低不一,一些技術人員在現場勘查過程中,顯現和提取指紋的方法簡單、老套,只運用常規的方法顯現指紋,遇到新型的、疑難的潛在指紋的顯現和提取,缺乏鉆研精神。平時一些新型的指紋顯現技術和勘驗工具無人問津,致使現場中無法提取到指紋。同時,勘查人員對指紋的重視程度不夠。勘查人員在現場上往往只注重中心現場指紋的收集,忽視外圍指紋的發現和提取。
2.3 現場勘查粗放
由于基層技術警力不足、覆蓋不夠,在案件高發時,技術人員忙于應付現場在勘查中一旦發現犯罪分子戴手套作案,技術人員就放棄尋找指紋的信心,放棄對犯罪分子有可能遺留指紋部位的仔細勘查,從而找不到指紋痕跡。
3 提升現場指紋勘驗的思考
3.1 做好現場指紋查尋前期工作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做好現場指紋查詢的前期工作,十分重要的。認真地對現場指紋進行了解分析,細致地對現場指紋進行技術判斷,這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職責,同時其效果也是特別明顯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目前我們通過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是對收檢的現場指紋進行甄別、檢驗和登記,然后由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的查尋技術人員進行系統查尋和比對,并得出查尋檢驗結果。該系統通過對每一份捺印指紋進行十指查尋,并通過特征點的對應、匹配而得出的效果隊列的。但是,現場指紋的客觀反映是不以我們的意志所存在的,有許多現場指紋在沒有出現三角和根基線反映時,著手查尋時,現場指紋放置的上下、左右位置是比較難以確定的,一旦放置顛倒或偏差,其查尋結果是大相徑庭的。所以,我們必須對現場指紋出現的情況進行深刻的了解。另外,通過不同的犯罪現場,我們對現場指紋之間進行特征點、紋線形態及特殊細節反映的觀察分析和綜合判斷,常常會找尋出其相似處,乃至共同點,這樣,我們就能通過現場指紋和現場指紋間進行串聯并案,有效地、快速地查尋比對,及時查中案件。再者,對現場指紋進行查尋的前期檢驗工作,需要特別細致,全面,不能一葉帳目,也不能機械的、一概的“去粗取精”。因此,勘查人員在案件現場搜尋現場痕跡,要有科學的知識儲備,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做出正確的判斷,知道怎樣在現場能夠提取好指紋。
3.2 把握原則,靈活變通
案件現場遺留作案行為人指紋,在一般情況下是一種必然,但是現場犯罪指紋能否遺留和遺留的清晰、完整程度,取決于被接觸物體的狀況、接觸方式、作用力及外界條件等多種因素。現場犯罪指紋的采獲需要勘驗人員的智慧和努力。勘驗人員在提取指紋的先后順序上應嚴格掌握無損方法在先,有損方法在后的原則。在犯罪現場中通常以犯罪行為的中心為主。再根據不同的案件類型,有側重的在中心點著重勘驗。在實踐中,還應不拘泥于中心現場的勘驗,而是跳出中心現場的有限空間,加強對外圍現場的勘查力度,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取與犯罪有關的指紋等痕跡物證。
3.3 提高勘驗質量,提升指紋作用
提高現場指紋的采獲率,并不是說只要在犯罪現場上提取指紋就完成了任務,而是要求現場勘查人員具有分析、鑒別現場指紋的能力,對現場上提取的指紋及時做好排除工作,盡可能的做到犯罪指紋不遺漏,無關指紋不歸檔。提高現場勘查質量,規范現場指紋協查,也就提高了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比中率,提高了打擊流竄犯罪的力度。努力提取清晰的,能被高識別出的指紋。獲取現場物證,已是非常艱難和不易的,對搜取的現場痕跡我們必須盡最大的可能進行極限利用,不能輕易放棄和忽視。例如:2004年3月1日,上海閘北公安分局天目西路派出所民警檢查一名可疑男子。后將其帶回警署盤查,經上網比對后,發現該男子系山東省魚臺縣網上在逃人員(國新春,男,1970年12月31日出生,住湖北省、當陽市、慈化鎮慈窯路21號,在逃編號:T3708279992003120189)。閘北分局將犯罪嫌疑人國新春十指指紋送刑科所指紋室進行查詢、比對,從而一舉查破(比中和查證)15起跨省案件。目前,指紋破案在其他破案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隨著指紋庫容量的不斷增大,指紋協查在審查嫌疑人真實身份、打擊現行犯罪以及查獲積案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使一些作案后逍遙法外的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