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霞
摘 要:人際關系的重要性,使我們更重視溝通。學校作為社會的一個大的組成部分,更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團體。學校做的,就是使他們多學習一點維生的技能,以便他們走向社會時,挑選工作的余地會更大。要完成這一任務,離不開教學,更離不開教學中的溝通。英語教學特點使得溝通更加重要。
關鍵詞:人際溝通;英語教學中溝通;融洽的師生關系
中國社會特別重視關系,彼此的關系良好,就算偶爾說錯話,也沒有什么關系。若是關系不夠好,或者關系不好,那就會雞蛋里挑骨頭。不過,也有本來關系很好,一句話傷了和氣,便老死不相往來的可能。這就更加促使我們重視溝通的重要性。善于溝通的人,必須隨時顧及別人的感受,以免無意中破壞了自己的人際關系,造成惡劣的溝通效果。而在我們的教育當中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并且一個人不可能控制另一個人,英語教學中溝通的意義決定于對方的回應,孩子的學習與老師的行為和情緒有很大關系,而不是老師及家長的指令,所有行為背后必有其正面動機,有夠好的方法,每個人定會追隨,凡事總有不止一個解決方法,孩子們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學習過程,應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長。英語教學本身就是人與人相處的的一種形式。
“溝通”代表人與人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我們應該用真心和真誠筑起心與心之間的橋梁。只有用真心、用真誠去傳情達意,才能使彼此的交流更為順暢、更為精彩。表明真心真誠的溝通將延續不斷、永無止境。每一次心靈的交流和理解,都將打破心與心之間的隔閡,縮短心與心之間的距離,為下一步更高境界的心靈之旅做好鋪墊。溝通是從心與心的交流開始的。 做人要用心,用心去感受別人做的事,用心去對待他人,用心也就是指真心誠意。作為一名教師,這種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從心開始的溝通都是自己份內所應做的事。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其影響最大的當屬家庭、學校和社會,而對一個已入學的孩子來說,其受教育的主要地點則是在學校。教師和學生是學校的最有效的組成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向知識、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且巨大的。這些影響作用,不僅體現在教師組織實施教育教學的行為過程中,教師自身的心理傾向、思想水平、人格魅力和知識的淵博度等,同樣會對學生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甚至比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更具根本性,作用更深遠 。現實中,有些教師對學習好的學生優待,對學習不好的學生成了“附襯品”,這就容易形成少數與多數的隔閡、分化、對立,形成師生的“精神隔閡”,甚至在課堂上還故意搗亂,大大影響教學效果。
因此,教師在施教過程中,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待學生應一視同仁。但是即使是一個出色的教師,也不見得處處事事都正確,課堂上偶爾出現了錯誤,一般情況下,學生會發現并說出來。這時,教師不應回避,應及時承認并糾正,并且表揚學生。這樣會使學生和老師的關系更融洽。有時也會出現意外,會在不知道什么原因的情況下,使師生之間處于對立的互不讓步的尷尬處境中。為了教學的順利完成,可以使問題擱淺到課后完成。那么老實應該選擇適合的時間,地點,場所和學生溝通。一般情況不要一早剛到校就把學生叫出去單談,會影響學生一天的情緒,如果有的學生回家心切,就不要總是在放學后單獨留下,往往這個時候,學生是最反感的。老師的工作場所總是在辦公室,所以習慣性的把學生叫辦公室,其實這一點,我不是很贊同。辦公室人比較多,師生不斷,陸續進出,很容易分散精力,更何況有的學生比較愛面子,你越是這樣,就好像是再給他難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而且在辦公室本身就讓學生感到壓迫感,渾身不自在,應該在輕松的地點或者單獨開一個辦公室,會議室等地方交談。如果就是一些小毛病之類的,也可以在吃飯的時候或者課間,就跟普通聊天似的給予指出也是可以的,讓學生把你當成朋友,覺得是可以傾訴的,而這些都要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學生的性格特征,才可達到好的結果。 而且在談話過程當中,要真誠耐心,要讓學生有一個你是幫助他的體會,而不是覺得你又是在利用老師的權威來進行批評,在斥責對他的不滿。老師可以倒上一杯水,體貼關懷一下,讓氛圍輕松一點。其次,你可以在表達對學生的不滿之前,先表達對他的贊許,表揚一下他的長處,然后才是你對他的一些不足的看法,以及改進的措施,進行輔導。當然,這其中,老師可以多鼓勵學生說話,讓學生自己發現自身的不足可能記憶會更深刻,老師可以適當的指引,然后對他寄予希望,他就會覺得你是重視他的,從而學起來也會充滿干勁。當問題都已指出,而且對這個問題有較明確的答案時,可以適當的閑聊一下,轉移一下注意,然后在友好的氛圍中找機會結束。當學生出現不耐煩或者不停地看表,看窗外,抓耳撓腮之類的小動作,這就是說已經聽不進去了,學生的心理就已經產生了反感,所以老師應當停止溝通,即使這次談話沒有結果,也不要再強求下去,只能找一個更好的機會在交流。
英語教學和我國其他學科教學一樣,擔負教育和培養學生的雙重任務,即通過語言教學擔負起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通過英語教學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樹立辯證唯物的觀點,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想達到這種效果,師生之間的溝通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對課文思想內容的挖掘,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獻身四化、嚴守紀律、助人為樂等優秀品質。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上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心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教師要調動學生學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權性,使學生樂于參加言語實踐活動,在教師指導下積極操練語言,成為課堂的主人。所有的這一系列活動都體現了在英語教學當中師生之間關系的融洽度,交流的方式方法,對教學的影響。教與學的良好互動氛圍,可以在英語教學中調控學生的情感,矯正學生的思維偏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新課程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教師要把每個學生看作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變化的人,獨立自主的人,有尊嚴的人,要做到眼里有學生,我們對每個學生都應該抱以積極、熱切的期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真正成為平等的參與者。要想讓學生獨立的個體得到充分的展示,教師的工作必須作足,做到。從全方位去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習慣,方式方法,知識水平。這就需要我們彼此溝通,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