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摘 要:應用文寫作作為一種特殊的寫作活動,既要注重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也要注重培養學生實際寫作的能力。要提升技校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水平,教師應當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寫作理論與寫作實踐的結合,著力提高應用文寫作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技校學生;應用文寫作;教學
目前技校學生語文基礎之差,應用寫作能力之低,實在令人擔憂,很多學生連最基本的借條、請假條都寫不好。應用寫作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是未來工作崗位的基本要求,然而和社會、人才市場需求形成強烈反差,技校學生應用寫作能力培養的現狀卻令人很不滿意。下面就教師在應用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如何指導學生寫好應用文作簡要的闡述。
1 技校學生的寫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1 學生方面
技校學生因自身原因,語文水平較低,寫作能力差。在寫作應用文時,經常出現常識錯誤,如標點符號使用不規范、錯別字,病句、語言不通順、邏輯混亂等,甚至有時基本的事實描述不清,不遵循基本的寫作規則。學生普遍學習能力薄弱,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訓練,受諸多因素影響,他們的寫作思路也較為狹窄,缺乏對素材的提煉和再加工能力。另外,技校學生主要以學習技術為主,對基礎課程普遍不重視,認為《應用文寫作》和技術無關,提不起學習的興致。
1.2 教師方面
教師知識結構不完善,因長期在教學一線工作,并沒有或者較少在其它企事業單位實踐的經歷,對于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更多停留在理論層面。有些實際應用的細節問題自己沒弄清楚,也很難教得深入淺出。如果講應用文的結構,很多文種都差不多,幾句話就講完了。如果講寫法,因為自身缺乏體會,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效果不好。
1.3 教材方面
現使用的教材缺乏針對性。由于學生專業不同,未來進入的行業不同,對學習文章的類型要求也應有所不同,因此應用文寫作的教材應體現專業或行業的特色。對于不同技校應用寫作類教材的編寫應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培養高級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2 如何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學生端正態度,從被動學習轉入主動學習。在中小學階段,很多學生對寫作有誤解,認為寫作是為了語文考試獲得高分,而更多的技校學生從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事實上,應用文作為用于一切實務的一種文體,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師指導學生要有明確的寫作目的,應用文寫作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專業人才的需要,它能滿足每個學生開發職業生涯中可持續性發展的各種能力的需要。
應用文寫作的教學要有前瞻性,考慮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教師不僅要求學生加強對應用寫作知識的學習,還要指導學生建構專業、技能、素質和人文知識有機統一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喜愛、重視應用文寫作,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圍繞職業崗位能力需求,選擇“通用性、專業性”教學內容。應用文寫作課程要以具體項目寫作實踐為導向,通過模擬工作過程建構學生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將通用性知識、專業性知識與職業技能有機結合起來。通用性知識主要是職業生活通用寫作能力的培養,如掌握日常生活條據、專用書信、畢業論文、求職簡歷、合同文書等。專業性教學主要是職業崗位專項寫作能力的培養,即按各專業人才走向工作崗位后必須掌握哪些相關的應用文,進行分類教學,因材施教。如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突出活動方案、市場調查、合同文書等文種教學。
運用“案例——互動”教學法。學生在學習應用文寫作過程中,往往是“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聽就煩、一寫就錯”,采用“案例——互動”教學法,就是教師精選案例,指導學生對案例的閱讀、思考、寫作、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加深他們對寫作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提高學生應用文的寫作能力。
案例分析是學習應用文寫作的一種主要方式。首先教師要收集有針對性、典型性的范文案例,形成應用文寫作模板。然后通過案例分析進“文種味”判斷訓練,讓學生“對號入座”選準文種,在充分理解掌握案例后,學生能按照寫作模板一步到位規范撰文。最后教師將案例的啟示推廣到一般事務中,引導學生從特殊走向一般,將文種能解決的問題及寫作要求提煉總結出來。每講完一個案例,教師可以把學生的討論及時整理出來,把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包括錯誤的觀點)歸納到一起與案例分析過程存入資料冊。使以后的案例教學更加完善。
加強日常寫作練習。練習要練得有模有樣,而不是簡單的留作業。要有明確的目的,周密的計劃,練習還要有例文,給學生提供寫作模式和技法都比較典型和規范的文章,以便于模仿,參照。對學生完成的練習及時進行講評,評要評得有理有法,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評價:一是技術的評價,對寫作模式的規范,寫作程序的合理、寫作規則的遵從、寫作技法的運用等進行總體評價;二是對構成應用文要素的評價,即應用文的主旨、材料、結構和語言的評價。
實施網絡環境下的高職應用寫作職業技能培養。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講授和精心設計、組織電子應用文辦公網絡課程教學活動,搭建網絡化實時在線寫作課堂練習,課外綜合寫作實訓與考試等平臺。讓學生能親自經歷結構完整的電子應用文擬稿、核稿等撰擬發文過程,以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3 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設置分級目標
對技校學生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為各種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為各專業的學生制定與專業學習相關的目標。主要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完成較低目標,把文章完整地寫出。對于技校學校,這是應用文寫作應達到的最低水平。其評判標準是:由標題、若干段落或若干部分構成篇章,并且符合一定的字數規范,事項基本清楚。
其次,完成較高目標,把文章寫對。這是技校學生可以達到的較高要求。應用文寫作應符合體式規范、格式規范和語體規范、符合政策法規、實際情況和專業要求。
最后,力爭完成最高目標,把文章寫到位。這是技校學校較難達到的最高要求。要求應用文寫作核心突出、內部關系協調、政策法規與現實情況對接程度高,內容無遺漏,語言規范流暢。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應用寫作綜合性強,關涉到眾多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因此,提高技校學生應用寫作能力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但只要教師對此有明確的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材施教,一定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孟建偉. 應用文寫作教學觀念的系統認識. 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學院院報,2008(11).
[2]高彤心. 基于網絡環境的高職應用寫和職業技能培養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應用寫作. 2012(01)
[3]李曉鈺. “案例——互動”教學法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實踐. 應用寫作. 2012(05)
[4] 孟建偉. 應用文寫作的“三個層次”及其理論和實踐價值. 應用寫作2010年(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