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繼榮
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護理體會
鄧繼榮
目的研究并總結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護理方式。方法我院2009年8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期間共收治了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12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組,其中,對照組的56例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的56例患者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對比上述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性、安全性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等分別為94.64%、92.86%和96.43%,與對照組患者的85.71%、83.93%和83.93%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即P<0.05。結論不穩定型心絞痛極為常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臨床治療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臨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護理;體會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極為常見的臨床綜合征,其介于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部分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逐漸逆轉為穩定型心絞痛,病情好轉;而部分出現上述癥狀的患者則迅速發展,嚴重甚至導致其發生心臟猝死[1]。為了更好的分析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最佳治療護理方式,以不斷提高此疾病的臨床護理水平和臨床療效,我院開展了本研究,并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我院2009年8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期間共收治了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12例,其中,男62例,女50例,患者的年齡為50~82歲不等,平均(67.5±2.8)歲。本組所有患者的臨床診斷均符合1997年WHO所制定的心絞痛相關診斷標準。隨機將本組研究對象進行分組處理,對照組的56例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其年齡為50~81歲不等,平均(67.5±2.5)歲;觀察組的56例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其年齡為50~82歲不等,平均(67.5±2.9)歲。上述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即性別、平均年齡、病情等方面均進行對比,且無明顯差異,即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包括一般護理、健康教育、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和出院指導等。
1.3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充分運用SPSS 12.0數據處理軟件,并對研究中的相關數據進行了處理,P<0.05,差異具有顯著性。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等分別為94.64%、92.86%和96.43%,與對照組患者的85.71%、83.93%和83.93%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即P<0.05。詳細的數據對比如下: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性、安全性和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3.1一般護理 密切關注患者心跳、體溫、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要特別關注其心絞痛的發生部位、發作次數以及持續時間等,了解其心絞痛發生時是否出現放射疼痛等,并進行詳細記錄。詢問患者,其心絞痛的發生是否有特殊誘因;是否從事過量的體力勞動或運動;是否經常出現情緒緊張、激動以及寒冷等癥狀;是否進食過飽、體位或飲食習慣突然改變等[2]。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頭暈、心悸、冷汗以及血壓下降等臨床不良反應。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時,由于其血管彎曲、彈性差等原因,在輸液和抽血時應特別注意對患者血管的保護,并嚴格控制輸液速度,以免發生意外。若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心悸、呼吸困難以及皮膚過敏、瘙癢等癥狀,則應該立即通知醫生進行處理。運用心電監護儀器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并詳細記錄其24 h的出入量,必要時調整藥物的給藥速度,以避免加重患者的心臟負擔。
3.2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及其家屬宣傳此疾病的危險性、病發特點以及緊急處理措施,指導患者攜帶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應急藥品,若服用藥物之后病情仍無好轉,則應及時就醫。護理人員應該告知患者健康、積極情緒的重要性,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積極的情緒,進而更好的戰勝疾病。此外,護理人員還應該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健康鍛煉方案,以不斷提高其免疫力。
3.3飲食護理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應該注意日常飲食,例如多進食低鹽、低膽固醇等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禁煙禁酒;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并遵循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避免食用刺激性較強的食物;保證患者大便通暢,對其出現的便秘等癥狀給予及時的處理,切莫讓患者用力排便,以免誘發其出現心絞痛[3]。
3.4心理護理 患者的身體和心理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護理人員不僅應該照顧、關注患者的身體變化,更應該給予其積極、系統的心理指導,進而促進其身心健康。護理人員應該多與患者溝通,并了解其心理變化情況,運用親切、通俗的語言給予其心理安慰,以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部分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會出現焦慮、恐懼、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面對此種狀況,護理人員應該將患者的病情進展情況告訴患者,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護理人員應該從患者的角度出發,鼓勵患者、同情患者、安慰患者,進而增強其對疾病轉歸的認識,促進病情康復。
3.5出院指導 在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應該詳細向其介紹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有關知識,并指導患者保持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叮囑其繼續服藥,切勿隨意更改藥物劑量或中途停止服藥。告知患者保持健康的情緒,避免情緒激動,學會自我調節;每日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改善其心肌功能;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并提醒其回醫院復查。
綜上所述,不穩定型心絞痛極為常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臨床治療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臨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1] 李春梅,李冬梅,王淑艷. 探討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護理. 醫學信息,2011,24(4):2111.
[2] 蔡淑梅. 80例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臨床護理方法探討.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4(12):238-239.
[3] 王玉紅. 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護理體會.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4):143.
463600 河南省正陽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