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萍
顱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合并肺感染的常見危險因素分析
白萍
目的分析顱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合并肺感染的常見危險因素,為預見性護理提供依據。方法連續選擇近期在阜新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住院的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69例,按有無合并肺感染分組,分析與比較他們各自患病常見危險因素。結果69例顱腦外傷患者合并肺感染者 31例,患病率44.93%。未發生MN者87例(對照組,64.44%)。腦外傷合并肺感染者的平均年齡、合并慢性病、開放性腦外傷、合并休克、意識障礙、氣管切開、機械通氣治療和應用激素例數均顯著多于對照組(P均<0.05~0.01)。結論老齡、合并慢性病、開放性腦外傷、合并休克、氣管切開、機械通氣治療和應用激素的顱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更容易患有肺感染,制定預見性護理計劃很有必要。
顱腦外傷/重癥監護;肺感染;危險因素
我們分析與比較了近期在阜新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住院的顱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合并肺感染的常見危險因素,并與同期ICU監護未合并合并肺感染的同病患者比較,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連續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阜新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住院的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納入標準:①1周內有明確的腦外傷史。②臨床表現、頭顱影像學檢查(CT、核磁共振,經顱多普勒)等資料支持符合重度腦外傷診斷。本文入選重度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69例,男41例,女28例,年齡21~73(40.65±17.29)歲。
1.2方法
1.2.1肺感染確診標準 本研究中使用的肺感染診斷標準為:①發熱。②咳嗽、咳黃痰。③肺部出現濕啰音。④外周血顯示白細胞計數或中性粒細胞上升。⑤胸部影像學資料顯示炎性病變。⑥痰培養陽性。
1.2.2合并肺感染常見危險因素調查內容及方法 參考國內有關文獻,設計了“顱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合并肺感染常見危險因素觀察表”,該表由定性及定量、半定量指標構成:①男性/女性。②年齡。③合并慢性病(心肺血管疾病)。④開放性腦外傷。⑤合并休克。⑥意識障礙。⑦氣管切開。⑧機械通氣治療。⑨應用激素。⑩脫水。嘔吐。營養不良。該表由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負責觀察及填寫。
69例顱腦外傷患者合并肺感染者 31例,患病率44.93%。未合并肺感染者38例(對照組)。兩組患者合并肺感染常見危險因素觀察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合并肺感染常見危險因素觀察指標比較(n/%和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1
肺感染是顱腦外傷的最常見合并癥之一,前者增加了患者的病殘程度及死亡率,并影響著腦卒中患者預后和療效,肺感染被認為進入重癥監護室后病情繼續加重的促進條件。新近的一些報道證實,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肺感染患病率在26%~63%之間,與不合并肺感染腦外傷患者比較,合并肺感染住院時間延長、各種并發癥增加,各種護理工作量增多,治療費用增多,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療效和預后。因此分析和總結顱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合并肺感染的各種常見危險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預見性護理計劃,積極進行預防及危險因素干預較為重要。我們選擇一組近期在我院神經外科住院的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為分析對象,使用自行編制的“顱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合并肺感染常見危險因素觀察表”為調查工具,依據是否發生肺感染分組,結果表明,腦外傷合并肺感染者的平均年齡、合并慢性病、開放性腦外傷、合并休克、意識障礙、氣管切開、機械通氣治療和應用激素例數均顯著多于不合并肺感染者,這與護理界其他一些同類調查[1-3]結果相符。
我們分析與比較了近期住院的顱腦外傷重癥監護患者合并肺感染的常見危險因素,神經外科護理人員可依據這些常見危險因素規律和分布特征,分別針對顱腦外傷重癥監護患病個體,制定專門的預見性護理計劃。
[1] 林小聰,詹永忠,謝揚.重型顱腦外傷患者肺部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和監控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7):756-758.
[2] 吳德莉.重型顱腦損傷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臨床誤診誤治,2009,22(5):85-86.
[3] 郭艷陽.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內蒙古中醫藥,2011,30(6):166-167.
123000 阜新市中心醫院醫院培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