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技術的創新給傳統設計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變革。本文從電腦數碼興起,設計師平民化,人人都能參與設計的現象,以及利用新材料、新媒介創作的優秀設計案例,探討如何利用新技術推動設計的多元化發展。
關鍵字:技術創新;設計;五感;多元化
隨著電腦的出現,互聯網的興起,以及利用各種科技產生的媒介和材料,都迫使以感覺認知為主導、以傳達信息理念的設計與新技術結合在了一起,并推動著設計的變革與發展。信息在不斷推陳出新,新事物新元素在不斷涌現,研究怎樣更好的利用當下元素推動設計的進步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探討技術創新推動設計的多元化發展。
一、電腦的普及與互聯網興起下設計者多元化發展,并產生人人都是設計師之理念。典型代表如“非主流”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字設計。
“非主流”文字在短短的時間內極快的成為風靡全國的網絡語言,在當今青少年的網絡交流中具有不可替代性。非主流文字的創作分為兩類,一類主要是在網絡中進行交流的年輕人為了順應互聯網的傳播速度,以方便為目的形成的縮略的字、詞、句。即使用英文及英文簡寫,如BTW—By the way、MM—妹妹、BF—男朋友等。一類則是類似亂碼的 “火星文”。特點是一般不能夠一眼讀懂,數字、英語、日語、簡、繁體漢字、現、古代漢字混合使用,字詞句之間組合自由性極高,具有一定的暗語功能。這類文字的設計出發點是標新立異,是青少年為了標榜個性、展現與眾不同的面貌而自行設計的文字。因為青少年的同齡認同心理,游戲心理,標榜自我個性的心理使得火星文得以流行。其中不乏形象優秀的設計:
例1:被戲稱為“2009年最牛的一個漢字:
分析:郁悶、無奈、傷心。讀Jiong ,本義為光明 。因形似生動的表情(口為臉,八作眉眼口作嘴),網絡新含義成了“郁悶、無奈、傷心”。
例2:Orz
分析:膜拜或失意。
始見于日本網絡,代表一個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這個人的頭、r代表手以及身體,z代表的是腳。表現他們失意或沮喪的心情。因似一個人的身體動作(因失意或沮喪而跪倒在地)而獲得用戶頻繁使用。
例3:о↗‘抽煙﹎↖℡ 嘚釹魜□ɑ。╪┈穝綄羙˙!
分析:具有平面設計的點線面構成特征。有意使文字的視覺節奏跳躍。
日本著名設計師杉浦康平曾對非主流中的表情文字表示了自己深刻的看法:“我是這樣看的,表情文字就是把記號羅列或組合在一起,創造新的意思,它能將西文字母或假名文字的均質性無法表達的情感波動,以隨手拈來的記號組合起來,可以說是年輕人對電腦死板的畫面造反,是一種忍無可忍、自發的記號創造行動吧……”
“非主流”文字是融合了眾多外來文化(多元文化)的影響,它是一種時代變遷的產物。因此,“非主流”文字是一種設計。杉浦康平也說若從設計的角度看,這的確是一種“再創造”的設計行為,一種設計中寶貴的反向思維意識:90后年輕人特有的敢于挑戰,高于想象的創造性思維!
二、利用新技術擺脫僅靠視覺感知的單一性,充分調動人體“五感”多元化的感知共鳴來創造。
人體的感覺系統是相互聯系的一個整體,通常所指的“五感”,為眼、嘴、鼻、耳及手。人類獲得事物的體驗都是從聽、摸、看、嘗、嗅來獲取對事物的信息。比如你想到一個美味的菜肴時,你大腦立即回饋出來的記憶不僅是它的味道,還會一起聯想到它的品相、氣味等,一個立體鮮活的整體通過五感的共鳴在你感知的記憶里。
因此,在設計時,多通過對作品的形態、顏色、材料等多種方面來塑造作品。一個好的設計,怎樣觸動人的共鳴,達到信息傳達的目的,則很大程度上要看能撩撥起人的感覺的程度。新技術為設計師們提供了更多觸動人體各感官體驗的途徑,為設計師的創意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如2004年策劃的針對人類感官被創造性喚醒的“觸覺展”,便是代表之一。
分析:將豬鬃植在硅膠的表面做成的標識以及用在模具中培養的真菌做成的標識,這兩個標識撇開了基于形式和顏色的設計,采用觸覺為主要激發點的物品,目的為通過此以刺激、喚醒感覺為設計的理念。
分析:香蕉果汁盒,利用包裝的軟角做成香蕉梗的樣子,好似拿著一個香蕉的感覺;獼猴桃果汁盒,利用植絨技術將纖維固定到紙上,制成極像獼猴桃表皮的質地。拿著這樣的包裝,讓人感覺直接從果實里吸果汁的感覺。此系列盒采用最常用的利樂包,利用新材料技術,模仿果實最純粹的質地,喚醒人們對于水果各感官立體的記憶,設計強調了記憶與現實之間微妙的差異。
三、利用多種新媒介相結合,設計品與用戶互動完成一個設計,傳達方式多元化。
改變以往通過一個作品呈現傳達信息的單一方式,利用多種新媒介結合,把用戶參與體驗成為設計的一部分,通過設計品與目標用戶的互動一起來完成一個設計,達到信息傳達的目的。此類型的視覺傳達設計最大的特點就是讓用戶不再是單一的強迫接受信息,而是自己也變成了主導者,通過自己主動的體驗獲得更強烈的共鳴。如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數字技術創造趣味、新潮的設計場景,吸引顧客一起來完成產品體驗,以達到品牌宣傳的目的。
分析:斯沃琪集團大廈利用嵌入在房頂的投影機投射一塊手表大小的影像,一旦它到達某個距地面足夠遠且能讓它聚焦的東西,它便會成為一塊顯示時間的模擬表。路過的人只要把手伸出來,就有一塊清晰的斯沃琪表呈現在他手腕或身體上,在這個互動中,一個視覺標識傳達設計則算完成,以達到傳播企業品牌形象的目的,給顧客以深刻印象。
三、結語
在新技術不斷涌現的今天,在強調傳統感覺訓練的同時,我們可充分合理的運用新技術,為我們的思維提供更多元的表現途徑,全面的觸發人體的感官共鳴,給設計提供多元化及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國際電信聯盟編 汪向東、劉滿強譯《網絡的挑戰》,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0.
[2]王海亮《青少年使用非主流漢字 專家稱源于躲避父母》,2007.
[3]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定義,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cn/%E5%A4%9A%E5%85%83%E6%96%87%E5%8C%96%E6%94%BF%E7%AD%96,2011
[4]原研《設計中的設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鐘婷(1983—)、女、籍貫 ,湖南,廣東省高級技工學校,學士學位,廣告設計,動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