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趙福帥
早在1980年代初他已被列為諾貝爾獎候選人,但因“舉止怪異、行為不檢”而遭除名。
我行我素、標新立異。不僅在觀點上與主流學界格格不入,生活上更是別具一格:經常躲在畫室,一畫就是幾天。常常獨自一人通宵達旦看電視,自己心目中最聰明的是美國幾個脫口秀主持人。長發披肩是哥倫比亞的校園風景,課堂上不修邊幅早就出名。這是1999 年羅伯特·蒙代爾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紐約時報》頭版對他的描寫。
“有魅力、有創意、有正義感、曠達任性、獨具卓見的人士?!敝袊r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如此形容他的老師蒙代爾,“他好美酒、好佳人、好旅游、好收藏……他晚年最高興的事不是榮獲諾貝爾獎,而是 67 歲時又一次喜得貴子。”
蒙代爾1932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村中唯一顯眼的建筑是一家小小的奶酪廠。不同年級的十幾個學生擠在一間屋子里,高年級學生既是學生又是老師。
1949 年,加拿大迫于國內經濟困境,破天荒地實施浮動匯率?!案訁R率在當時簡直是聞所未聞。為什么要讓匯率浮動?浮動匯率究竟有什么好處?年輕的蒙代爾被這些問題深深迷住?!毕蛩伸窠榻B說。
蒙代爾先后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倫敦經濟學院等求學,23歲時取得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后又前往芝加哥大學,他的老師包括至少四個諾獎得主――薩繆爾森、阿羅、米德和索洛,張五常與他是同事。1974年,他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執教至今。
蒙代爾的最大貢獻是1963年提出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大的背景是對布雷頓森林體制的運行有爭議,各國貨幣與美元的比價能否調整,多大的幅度和頻率。大家都贊同固定匯率,但不太贊同僵死的狀態。”北京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賀力平解釋,蒙代爾于是就研究不同匯率體制下財政與貨幣政策的作用。
之前,凱恩斯經濟學的解釋者,均以封閉經濟為前提。各國經濟的日益開放性,大規??鐕Y本流動,使得原有結論不再成立。
“在開放條件下,本國實行寬松貨幣政策,使得本國利率降低,資本就會外流,沖擊你的固定匯率體制,央行又得要實行緊縮貨幣政策,這樣就抵消掉了。財政政策的情形剛好相關。簡單說就是,貨幣政策在固定匯率體制下是無效的,財政政策在浮動匯率體制下是無效的?!辟R力平介紹說。
這一顛覆了當時認識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奠定了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對當時的經濟政策產生很大影響。不過,發展中國家有時并不適用該模型?!八鞔_指出最適合該模型的是美國、歐洲和日本,他們都有非常發達的資本和貨幣市場。”向松祚補充道。
1970 年代中期,華爾街的米歇爾一號酒吧,經常出現三四位裝束各異的人物,學者蒙代爾、拉弗與媒體人巴特利、萬尼斯基。他們經常通宵達旦討論經濟議題:滯脹、石油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美國經濟的出路等等,后被稱作“供給學派”的一套經濟政策逐漸形成。
當時,美國各方正為應對滯漲激烈辯論。凱恩斯主義者希望擴張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美國商會建議緊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薩繆爾森和托賓領銜的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張寬松貨幣政策和緊縮財政政策。
“蒙代爾認為以上政策都不適用。在他看來,應該收緊貨幣政策來保證國際收支平衡、匯率穩定,同時倡導以減稅為主的寬松財政政策促進經濟增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介紹說。
美國政府最終采納了蒙代爾等人的政策組合。向松祚回顧,1982—2000年是美國歷史上最長期的經濟增長,道瓊斯指數從750點飆升至11000點。
1932年
蒙代爾出生在加拿大一個小村莊;
1949年
加拿大實施浮動匯率,開始著迷匯率問題;
1956年
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1961年
發表《最優貨幣區理論》;
1963年
提出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1966年
前往芝加哥大學;
1970年代初
為歐盟起草歐元計劃書;
1974年
前往哥倫比亞大學執教;
1999年1月
歐元正式誕生;
1999年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蒙代爾最出名的文章是1961年發表的“最優貨幣區理論”。當時各國間的固定匯率體制,導致周期性的國際收支危機,浮動匯率體系成為一個可能方案。但蒙代爾對此存疑。
他假設北美的東西部是兩個經濟區域,東部生產汽車,西部生產木材,需求轉移導致東部出現失業和西部發生通脹,結果兩國政府對策不能使失業和通脹同時避免。浮動匯率可以糾正兩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問題,卻不能解決更要緊的兩個區域的國際收支。蒙代爾的方案是用東部元、西部元取代加元、美元,東西部之間可以匯率浮動。
打破國界,若干國家使用一種貨幣,甚至跨國界的某區域使用一種貨幣,這在當時是天方夜譚。“他認為,如果一個區域內生產要素充分流動,而與其他區域不能流動,這就構成一個最優貨幣區。可以采用單一貨幣或將區域內不同貨幣匯率固定。不同貨幣區之間則通過浮動匯率相互制衡。”巴曙松解釋。
根據蒙代爾的假設,西歐各國就可以組成一個貨幣區。向松祚介紹說,1970年代初,蒙代爾為歐盟起草了第一份完整的歐元計劃書。1999年1月,歐元正式誕生。
也在這一年,蒙代爾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早在1980年代初他已被列為候選人,但因“舉止怪異、行為不檢”而遭除名。
蒙代爾熱愛中國,衷心希望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希望人民幣成為國際金融體系的主要角色。據向松祚介紹,蒙代爾“在華設立了講座、獎學金等,為中國培養一流的經濟學人才。2005 年,他獲得了中國永久居留權。”
對于人民幣升值并實現浮動匯率的呼聲,蒙代爾不為所動,堅持認為中國應當維持匯率不動。
“一個貨幣不能自由兌換的國家,使貨幣貿然升值絕不是件好事。”巴曙松介紹說,蒙代爾認為中國在資本項目開放和人民幣可兌換上應當謹慎,不能急于求成,要避免1985年“廣場協議”美國慫恿日元不斷升值的后果。
1980 年代以來,“匯率由市場自由決定”幾乎成了金科玉律。美國政府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直在全世界推銷浮動匯率。
“蒙代爾則一貫倡導貨幣區或貨幣聯盟、捍衛固定匯率體系、倡導世界貨幣和世界中央銀行,后期甚至主張恢復某種形式的金本位制。”向松祚舉出蒙代爾的研究:古羅馬最繁榮時期是金本位制,歷史上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都是匯率固定至少非常穩定的時代。
對此,賀力平談到國際學界的不同看法:有1/3贊同完全固定匯率;有1/3贊成完全浮動,比如美元、歐元;還有1/3認為各有優缺點,如何選擇要看具體條件?!氨热缰袊?,2005年后的匯率體制是折中的,偏向浮動匯率;但不是總這樣,從2008下半年到2010年6月前,又回到盯住美元;這之后又有了彈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