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薇 時美娟 李 彤 (吉林大學口腔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術后常出現蘇醒期躁動,影響其術后恢復,易引起心腦血管并發癥,增加醫護人員工作量,給醫患均帶來極大不便。如何預防老年全麻患者術后躁動、已引起臨床上越來越多的關注。本研究觀察右美托咪定預防老年全麻患者術后躁動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2013年、行口腔頜面部手術老年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均>60歲,排除術前合并有精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右美托咪定組(男14例,女11例)和生理鹽水組(男14例,女11例)。
1.2 麻醉方法 全部老年患者術前常規使用術前藥,術中常規監測呼吸、心率、血壓、脈搏、氧飽和度。部分患者行有創動脈監測。手術開始后;兩組患者分別緩慢靜脈滴注右美托咪定(20μg/h)或生理鹽水,隨后靜注丙泊酚(10~15 mg·kg-1·h-1)、順阿 8 ~10 復合七氟醚、瑞芬太尼(100 mg/h)維持麻醉。手術結束前10 min停止麻藥。術畢觀察患者無呼吸抑制、即送重癥監護病房(ICU)觀察。
1.3 觀察指標 術畢在ICU進行觀察,按設定評分標準測定,滿分5分。嗜睡、呼叫不醒,1分;清醒、安靜、合作,2分;躁動、安撫有效,3分;躁動、煩躁、安撫無效,4分;煩躁不安、定向力喪失、需要按壓制動,5分。記錄躁動的發生率及持續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例采用成組t檢驗,技術資料比較采用χ2驗證或者Fisher確切概率法。
兩組老年患者性別構成、年齡、體重、麻醉維持時間、呼喚時間及躁動持續時間無顯著性差異。右美托咪定組術后躁動發生率明顯低于生理鹽水組(P<0.05)。見表1。
表1 老年患者術前、術中、術后情況(s)

表1 老年患者術前、術中、術后情況(s)
與生理鹽水比較:1)P<0.05
右美托咪定組 62±1.8 55±5 5±1.5 10±7 31)n)62±2.0 55±6 5±1.3 12±7 7 10±4 15±5生理鹽水組
老年患者全麻后躁動是指全身麻醉蘇醒期出現的意識與行為分離的精神癥狀,主要表現為興奮、煩躁和定向力障礙,有時會出現幻覺,出現不適當行為如肢體的無意識動作、語無倫次、無理性言語。其發生率高達18% ~80%〔1〕。雖然術后躁動的病因并不明確,但研究顯示,其與手術類型、麻醉藥物、疼痛、性格及輔助藥物等因素有關,多因素協同作用形成的結果。研究表明苯二氮卓類藥物〔3,4〕、α2受體激動藥及阿片類藥物等均可降低術后躁動的發生率〔2〕。右美托咪定是一種高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藥,其受體選擇性α2∶α1為1 620∶1。右美托咪定作用于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末梢;從而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迷走神經興奮性,使血壓下降、心率減慢,降低心肌耗氧;并具有鎮靜、陣痛、抗焦慮、催眠遺忘等作用,而對呼吸無明顯抑制,本研究結果顯示,右美托咪定(20 μg/h)可明顯降低老年患者全麻術后躁動的發生率而不延長蘇醒時間,不引起呼吸抑制。
1 Mizuno J,Nakata Y,Morita S,et al.Predisposing factors and prevention of emergence agitation〔J〕.Masui,2011;60(4):425-35.
2 Malviya S,Voepel-Lewis T,Ramamurthi RJ,et al.Clonid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emergence agitation in young children:efficacy and recovery profile〔J〕.Paediatr Anaesth,2006;16(5):554-9.
3 廖少忠,譚健針.咪達唑侖復合芬太尼在椎管內麻醉中預防術中知曉作用的臨床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18:261.
4 王淑梅,李 彤.咪達安定在老年頜面外科手術中遺忘作用的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12):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