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夢瑩
揚劇的歷史傳承及在新形勢下的轉型升級
■薛夢瑩
揚劇是中國戲劇百花園里的一朵奇葩,200多年來扎根在揚州這塊肥沃的土壤里不斷散發出馨人的芬芳。2006年被首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從而為揚劇的發展與傳承,創造了良好的契機。筆者作為一名年青的揚劇工作者,在十余年的藝術實踐中通過對戲曲理論的學習,結合工作實際對揚劇的傳承與發展產生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就教于方家。
1.揚劇是扎根在當地的土壤中發芽和成長的。揚劇起源于民間廣為流傳的香火戲與花鼓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影響遍及揚州地區和蘇北一帶。香火戲與花鼓戲慢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國戲曲大家庭中的一員。目前揚劇藝術在揚州、泰州、鎮江,乃至蘇南地區及上海仍廣為流傳,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2.揚劇的傳統劇目被廣大群眾認可及喜愛。揚劇劇目由于音樂節奏明朗,適宜刻畫具有歡快、明朗、幽默風格的喜劇人物,誕生了一批在民間廣為流傳的經典劇目,如《王樵樓磨豆腐》、《僧尼下山》等,至今仍久演不衰。
3.揚劇劇目之所以能夠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離不開社會的發展,列數揚劇經典劇目,總能折射出當時的社會現狀和風貌,適應社會主流的宣傳和人民需求。1953年創作的經典歷史劇《百歲掛帥》名家薈萃,藝術精湛。不僅應邀進京,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還被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拍攝為同名揚劇戲曲片在全國播映,一時轟動全國。1961年創作的現代戲《奪印》鄉土氣息濃厚,適應當時形勢,受到普遍好評。以上經典劇目舉不勝舉,客觀反映了揚劇適應社會的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趨豐富和多元化,揚劇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和制約,現階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揚劇劇種的地域局限性。揚劇由于唱詞和道白主要以揚州方言為主,而揚州方言并不能讓全國所有群眾聽懂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揚劇的推廣。
2.揚劇劇目的推廣力度。揚劇的推廣較黃梅戲、越劇、東北二人轉等其它劇種的推廣力度還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一些經典劇目在一些收視(聽)率高的宣傳平臺上推廣力度不夠,不能被群眾知曉和熟悉。
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信息大爆炸時代的來臨,人們逐漸開始追求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揚劇目前還是一種慢節奏的表現方式,在青少年當中受歡迎程度還較低。
1.政策上的扶持使得揚劇藝術的社會影響力日益增強。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公布,揚劇榜上有名,這給揚劇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扶持和資金引導上的保障。如同給揚劇藝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有了更為廣闊的天地。隨著揚劇傳承人的確立和揚劇保護規劃的制定,使得揚劇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有了可靠的保障機制。而充分發揮揚劇骨干中堅力量的藝術創造力和堅持 “二為”方向的積極性,以及“周周看揚劇”宣傳面的擴大使得揚劇的兩個效益得以顯著提高。
2.社會的關愛使得揚劇藝術更能有效地扎根和推廣。無論揚劇在低谷期還是在目前的穩步發展階段,社會各界熱愛揚劇的群眾和團體都在一直關心和給予大力的支持。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現代高成長企業一直以來對揚劇的發展都給予熱心的關注和藝術經費的支持。而廣大揚劇愛好者對揚劇藝術更是發自內心地表達了熱愛。從“周周看揚劇”的場場爆滿到揚城大街小巷到處能聽到的揚劇唱腔就能深刻體會到揚劇在群眾中的影響力。
3.自身的發展創新使得揚劇藝術工作者信心倍增地肩負起文藝惠民的使命。揚州市揚劇研究所在深刻剖析自身特點的同時,吸納其他藝術表現手段緊扣社會熱點推出了一批精品劇目。使揚劇藝術的時代性、藝術性和感染力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通過傳統與現實相結合搶占文化高地新編了劇目《史可法》、《真假二十四小時》、《縣長與老板》、《青春樹》、《十把穿金扇》等劇目。無論是社會好評和經濟收益都是揚劇發展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4.后繼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使得揚劇藝術的發展和傳承有了保障。揚州市揚劇研究所目前已從揚劇定向培訓學員中選拔了一批新生力量到實際工作中,這些新學員專業功底扎實,學藝起點高并接受了多名國內戲劇名家的指導,從而為揚劇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勁。
任何一種藝術的發展都需要推陳出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揚劇也不例外。筆者粗淺地認為可以通過下列方式讓揚劇藝術轉型發展,提高推廣力度。
1.與現代傳媒手段相結合,目前揚劇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互聯網上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網站——揚州揚劇網。在網上一些經典劇目的視頻和揚劇劇目的討論及演職員的介紹都能詳實的展現于網民面前,下一步可以借鑒目前流行的傳播渠道“微博”以更大程度地宣傳揚劇,例如揚劇名家、演職員可以開通私人微博,發布揚劇信息、新劇介紹、排練進度,個人感悟等。這樣,一是提高了宣傳速度,二是拉近了博主與其粉絲的距離。三是在青年中間產生影響。四是無費用投入。
2.在舞臺表現形式可以與高科技相結合,融入3D概念,生動地表現劇情,提高觀眾,特別是中青年觀眾的觀賞興趣,在表現手法上以真人與動畫相結合,3D效果的唱詞在觀眾眼前展現,相信這對于傳統劇種的轉型創新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3.與培養青少年興趣相結合,青少年是社會的未來,也是目前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可以聯系學校開設揚劇班或興趣小組,吸引青少年對揚劇的興趣。可采用知識培訓,免費觀摩,現場探班,組織比賽等手段提高揚劇的宣傳推廣力度,以培養未來的揚劇觀眾。
揚劇凝聚著這塊土地深厚的文化和生活氣息,在戲曲百花園中有著自己特有的位置。作為一名揚劇工作者,只有認識揚劇,熱愛揚劇藝術,并不斷地探索和思考,才能更好地工作。為揚劇事業的發展和傳承奉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