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本文責編:邵滿春
在歷經了十余年在發展上的迅猛與格局上的平穩之后,各省級衛視又迎來了波詭云譎的大變時代,這其中充滿了變化、變幻、變革和變局。在一波又一波的混戰中,衛視版圖被重新顛覆、劃分,各種資源被重新布局、組合。正如各類媒體一致認為的那樣:舊格局已然瓦解,新格局尚未明朗。未來,省級衛視的競爭焦點將體現在哪些方面?哪幾方面的問題又將影響新的格局產生?
加大創新力度。 近年來,同質化已經成為阻礙省級衛視發展的一大瓶頸。因此,創新必然會成為省級衛視決勝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以選秀節目為例,在2012年夏天之前,許多人都已經對疲態盡顯的電視選秀失去了興趣和信心。誰想,一個《中國好聲音》橫空出世,以全新的形式吸引了成千上萬觀眾的關注。這充分顯示出創新的巨大威力。盡管這種創新依然源自購買,源自引進,但這并不妨礙其成就2012年的一段傳奇。
遏制人才流失。 內容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特別是泛娛樂化節目創新與執行,更是離不開核心人才的扛鼎之力。但是,一直困擾省級衛視領軍者的是,人才的流動甚至是流失。君不見,那些頻繁出現在其他衛視的“芒果主持人”們和那些游走于各大選秀節目的“超女”“快男”制作團隊成員們,既顯現了人才競爭的殘酷性,也體現了傳統的領軍衛視對人才吸引力的下降。尤其是在娛樂節目制播分離的大背景下,誰掌握了優秀團隊,誰就擁有了競爭優勢。
全力創作精品。 無論是湖南衛視曾經的“超女快男”,還是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以及2012年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無一例外都是集全臺之力而打造出的節目精品。但像今天的湖南衛視,盡管提供給觀眾的節目類型最豐富,比如脫口秀節目《越策越開心》、情感類節目《8090》、相親類節目《我們約會吧》等等,針對不同年齡層受眾,其基本上都有相應的節目。但是,這樣一來就難免出現難以在某一檔拳頭節目上集中發力,使其無法脫穎而出的局面。未來,各大衛視要走的路子是專而精,而非大而全,理性地放棄和適度的集中,應該是一個明智之舉。
突破成本瓶頸。 全力創優的背后,其實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成本。盡管還不能就此預言電視節目的大制作時代已經來臨,但是,高額制作成本的負擔已經不可避免,能否突破成本瓶頸已經成為省級衛視能否更上層樓的重中之重。在《中國好聲音》千萬級的制作費用面前,即使是一些升級衛視的領軍者們也顯得相形見絀。據報道,湖南衛視《向上吧!少年》制片人張一蓓坦言:如果投入再多一點的話,這個節目的效果會更加不一樣。因為,內容為王這個曾經被媒體人奉為信條的理念,其背后越來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前提,就是資金的投入。
如何亂中取勝。 從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開始,省級衛視競爭便開始出現變局。直至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再到其他衛視林林總總的優質節目,省級衛視再次進入到群雄紛亂的時代。曾排在第一陣營后排的江蘇衛視也一度登頂,而多家衛視更是緊隨其后。這樣的結果帶來兩方面的變化,一是領軍者們放下身段,開始深刻反思和重新學習,正如“舞美師”坦言:危機感已經在內部油然而生。二是作為跟隨者的許多衛視,愈加地看到了云開霧散后的曙光,看到自己也有脫穎而出的希望。但如何能亂中取勝,如何能一鳴驚人,卻是未來給各衛視提出的難度絲毫未減的命題和挑戰。
不能活在當下。省級衛視多年來相對穩定的格局,曾經讓領軍者或過于保守,或過于大意,使得后來者得以一躍而上。但是,這又何嘗不是新領軍者同樣要面對的問題。《非誠勿擾》如何能繼續前行,就連《中國好聲音》也很快就面臨了如何“保鮮”的問題。盡管,來源于慣性推動的廣告收入一時還能延續勝利的喜悅,但是,僅僅是活在當下,那未來注定會是前途未卜,勝敗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