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
淮劇的情感表演藝術
■高虹
淮劇表演藝術中的情感是指表演者對自己表演的節目所持有的一種精神狀態,即從節目的唱詞中獲得的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的體驗,并以演唱的方式將其呈現出來。幾十年來,淮劇表演藝術家們都十分重視在舞臺上對情感的表達,創作了很多有影響的作品,提供了很多好的技巧和經驗。但淮劇作為國家、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研究它的情感表演藝術,對培養新人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淮劇是情感豐富的地方劇種,表達情感有它自身的規律和要求,我認為表演者在表達、表現情感時就應該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身心兼備地投入表演:淮劇表演中情感是不能僅用手勢、表情來表達的,角色的情感還必須靠演員的情感去體驗、去感受、去表達。演員必須投入人物的規定情境,想人物之所想、急人物之所急、苦人物之所苦、樂人物之所樂。這里需要調動演員的生命感覺與情感體驗,即所謂的“情緒記憶”。也叫“情感記憶”、“激情的記憶”。指演員創造角色中調動自己過去體驗過的感情和激情的記憶,喚起人物相應的情緒與情感。情緒記憶在表演創作中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技術,也是內心創作的最好素材、心理技術的重要手段。通過運用情緒記憶,演員可以喚起同角色在某種規定情境中相類似的情感和激情,有助于演員體驗角色,同時還可用情緒記憶的活生生的材料加以補充,使體驗具有魅力和感染力,使演員的創作豐富而完整。為了豐富演員情緒記憶的寶庫以備創作時應用,演員在日常生活中應有意識地積累、儲備自己體驗過的種種情感和激情以及與之相伴隨的種種細節。淮劇表演的實踐說明了有一條道理:凡是演員全身心投入表演,將自己的生命體驗、情感記憶融入表演中的,就一定會感動觀眾;反之,如果演員脫離了自己的生活感受,程式化的去做表演,那就一定打動不了任何人。
二是動作與情感相協調。通常認為戲劇的表演要素主要是演唱、動作與情感,自然還有故事情節和思想。動作是戲劇的中心,情感是戲劇的核心要素。然而演員在創作時入手的必須是動作,而不是情感。演員主要靠動作喚起情感表達思想。這二者結合,即形神兼備。形為先、神韻超乎其表;神韻為主、寓于形,融成一體。若有形而無神韻,神采即脫格。故形神兼備,神似勝于形似。演員要做到神韻超乎其表,就必須跨越形似,跨越外部演戲的層次,進入靈魂的刻畫——創造人物不能僅僅靠唱好詞、做好外部動作,還必須全面表現劇中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內心變化。然而,人們在天性中的感情是自然而然地產生的,而表演中的感情卻不能完全靠意志產生。動作與情感的區別在于,動作是由本人意志決定的,是有目的:即我想這樣做,就可以這樣做,任何動作都是由人的意志掌握的,而情感則不是由意志產生,有時恰恰與意志相反,如我不想哭,使勁控制卻大哭起來,我不想生氣卻生氣了,不想妒忌而妒忌了。情感是抓不住的,不能召之即來。動作是情感的捕獲器,是情感的誘餌,情感是動作的結果。因此,掌握情感表演的正確方法是進行有效的形體動作表演。在表演中不要直接表演感情,而是立即表演動作。演員不要擠感情,而是積累情感,不是極力表現情感,而是根據情節控制好情感。因此,不要硬擠自己的內心情感,而想到的應該只是怎樣正確地按照劇本所提供給我們的規定情節,在其中執行形體動作。因此,在創作中,演員一方面去真實地完成最簡單的形體任務,同時還要進行著巨大的內心工作——考慮、感覺、理解、決定、想象和感受許多情境、事實和關系,這樣演員從最簡單的外形的物質一面開始,自然地逐漸地接近于內心的心理精神的一方面,并帶動著情感與思想。決非單純為形體動作而形體動作。形體動作的意義歸根結蒂在于,它迫使我們的心理內容去幻想、去證實及補充這一形體動作。我們以通過動作的邏輯與順序去認識和激發情感的邏輯與順序。從而做到從人的形體生活的真實達到人的精神生活的真實。形體動作細節上的真實可以帶來思想、情感和體驗的真實,而形體動作的一個很小的不真實也可能導致情感、思想與想象上的很大的不真實。
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感動人的關鍵點不在于形體動作本身,而在于這種動作能幫助我們激起一種心理感覺,作為起動、誘餌、橋梁,動作可以誘發情感,傳達思想,塑造性格與人物形象。因此,在進行表演時,演員要停止使用那些表現情感的動詞:憂郁、憤怒、憐憫、愛、恨、失望、快樂、卑視、煩躁,等等。演員應該運用表現心理動作的動詞:考慮、訓誡、請求、安慰、責備、要求、道歉、警告、承認、隱瞞、拒絕、夸獎、謾罵等。并應學會機智地將心理動作轉變為形體動作。因為表演者的形體動作是角色精神世界的外界表現。我們形體動作的表現方法是體現的方法,并非孕育思想和敘述自己意圖的方法,不是思想的持有者,而是思想的表達者。因此,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演員都不可以尋找表情的形式來表達動作,否則將墮入匠藝和公式化演技的泥坑里去。表達情感的表情形式應當在動作的過程中自行產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總結的行之有效的“形體動作方法”(即在動作中分析劇本與角色)就緣于這一原理。
三是力求做到聲情并茂。我參加第六屆江蘇省淮劇藝術節,在劇目《雞村蛋事》擔任獨唱。在作為一個科班出身并從事戲曲表演教育多年的我看來,演唱的最高境界是達到聲情并茂,但開始工作卻對劇情一無所知,這個“情”字該如何通過聲音表達。我每天準時和導演、樂隊及演員同時到達排練場,認真聆聽觀看導演提出的要求,并虛心聽取此劇作曲宋吉華老師的意見。第一段獨唱表現大學生女村官常螢螢帶領村民們生產綠殼雞蛋,由最初的興旺到迅速地降溫而引發的感慨,我覺得,每一句唱詞都是不同情緒的體現,第一句“綠殼雞蛋熱一陣”,聲音要略高亢,充滿喜悅的激情。第二句“綠殼雞蛋又降溫”,聲音稍壓抑,帶有遺憾的情緒,后兩句“瑩瑩路,怎么走?學子奮斗在鄉村….”情緒有彷徨、擔憂、無助到堅定希望,聲音隨著情緒逐步高漲。第二段獨唱表現常繭繭為了雞村蛋事,獨自在家鄉創業奮斗而遭男友的背叛拋棄,在其還蒙在鼓里的情況下相約咖啡館,久別相逢、情深意濃,千言萬語只在幾句唱詞里體現,“盼你盼了多少月,等你等了多少天,我依舊愛你,你是否改變….我還在老家,你是否思念…”,聲音纏綿含蓄,音裹字,最后一句清唱結合胸腔共鳴,尾音結束時控制氣息,將情送至音落。
四是學習吸收其他劇種的表演技巧。在表演實踐中我收集了一些著名的名歌及通俗的作品,能從中尋找一些相通之處,如著名歌劇“小二黑結婚”里的名段“清粼粼的水藍瑩瑩的天”,聲腔里流露出的愛慕、羞澀,和我在《雞村蛋事》劇中第二段獨唱有著相似之處。在演唱時便借鑒了其中某些特點及技巧。我成功了學習吸收其他劇種的表演技巧,使淮劇表演既繼承了傳統又進行創新。我先后獲得江蘇省首屆淮劇演唱大賽專業組銅獎、第五屆江蘇省戲劇紅梅獎銀獎(金獎空缺)、第六屆江蘇省淮劇藝術節優秀伴唱獎,在舞臺上的表演都得到了專家、評委及業內人士的肯定。
總之,一個好的淮劇表演者要正確處理好聲腔、動作與情感的關系,才能用心靈去演唱,做到心中有情、聲從口出、情隨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