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靜
59例新近住院的創傷性骨折住院期間發生了便秘,他們接受了“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病情因素調查問卷”調查,并與同期住院未發生便秘的同病患者比較各類病情因素相關指標,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連續性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在阜新市中心醫院骨外病房住院治療的成人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納入標準:①經臨床和影像學確診的骨折患者。②有明確的外傷史。③年齡≥18歲。④住院期間發生了便秘,且符合1.2.1便秘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病理性骨折患者。②再次相同部位骨折患者。符合上述納入標準并除外排除條件后,本組入選成人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59例。對照組另選擇同期在我院住院的同病患者,但住院期間沒有便秘情況發生。納入標準符合骨不連組的①到③及全部的排除標準,對照組入選165例。兩組的年齡和性別分布接近,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便秘診斷標準 便秘診斷依據羅馬Ⅲ標準中“功能性便秘”確診條件:①以下表現至少大于等于2個:a.≥1/4以上排便需要費力;b.≥1/4糞便呈干球狀或性狀僵硬;c.≥1/4排便結束時仍有不盡感;d.≥1/4排便存在肛門阻塞感;e.≥1/4排便需用手協助;f.每周排便<3次。②不使用瀉藥能難見到軟糞便。③須排除腸易激綜合征。
1.2.2 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病情因素調查方法 參照相關文獻,我們自行設計了“創傷性骨折便秘患者病情因素調查問卷”,包括四大部分10個條目,具體內容如下:①骨折部位:a.上肢;b.下肢;c.軀干。②骨折數目:a.單處骨折;b.多處骨折。③骨折合并癥情況:a.無合并癥骨折;b.有合并癥骨折。④術后處理情況:a.牽引+臥床;b.外固定;c.內固定。
兩組對象常見病情易患因素相關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常見病情易患因素相關指標比較(例,%)
由于我國經濟迅速崛起,各種建筑和交通事故也隨之迅猛增加,創傷性骨折患病率上升顯著,他們在住院期間常發生便秘,由此而引發出患者腹脹、腹痛等臨床表現,對他們起居、飲食、睡眠以及疾病治療和療效均發揮著重要影響,增加了住院時間和治療費用,影響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復和回歸社會。創傷性骨折患者以成年人居多,因此,調查和探討成人創傷性骨折后發生便秘的各種易患因素,探討病情與便秘發生之間的關系,尋覓臨床中較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具有積極意義[1-2]。迄今為止,國內作者相關報道中涉及創傷性骨折發生便秘的非病情性危險因素較多,但病情因素也在便秘發生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容忽視。本研究連續性選擇了近幾年我院住院治療中的發生便秘的成人創傷性骨折患者為觀察對象,對他們進行了病情易患因素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發生便秘骨折患者存在著下肢部位、軀干部位、多處、有合并癥骨折及接受牽引+臥床治療等病情特點明顯增多,這與另一些作者[1-3]同類調查報道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創傷性骨折患者住院期間發生便秘的可能性較高,后者將對他們心理及生理諸多產生重要影響,嚴重時可危及治療療效。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發現患者發生便秘的易患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很有必要。
[1]謝璇.創傷骨科骨折患者便秘發生原因分析及護理.基層醫學論壇,2006,10(5):282-283.
[2]林梓凌,辛少芳,全小明,等.臨床創傷骨折便秘發病原因調查.中國骨傷,2002,15(3):157-159.
[3]呂衛華,楊朝霞,龔美霞.骨折臥床患者發生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32):7924-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