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麗
產后出血作為產婦分娩后的并發癥,情況嚴重,現在仍然是導致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其產生此現象最常見原因是子宮在收縮時比較乏力。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選取490例產婦分別使用縮宮素及與米索前列醇的聯合用藥,尋找更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法,增加子宮收縮能力,減少第三產程時間,防止產后出血。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490例產婦,將其隨機分成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孕婦245例。患者年齡為(25.8±2.3)歲,孕周為(38.5±1.3)周。發生危險的主要因素有:320例巨大兒,45例胎盤前置,65例雙胎,50例產婦羊水過多;剖宮產孕婦265例占54.1%。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胎兒情況等方面的差異都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在分娩胎兒后立刻靜脈注射10U縮宮素,研究組在分娩胎兒后在立刻注射縮宮素的時,在腸壁處放0.4 mg米索前列醇片。仔細記錄兩個小組第3產程所需要的時間、產后24 h出血量及血壓、脈搏的變化。
測量產后出血量方法:根據測量的面積、容積、稱重計算生產時和生產后2 h內和24 h內的出血量。生產時的出血量需要在分娩胎兒之后2 h內使用400 ml無菌聚血器放在產婦的臀下匯集出血量。使用(30×1)cm2單層紗布一次性浸透10 ml。2 h后回到病房及時用滅菌紙墊和已經消毒的衛生紙將生產后24 h內的出血量完全收集。叮囑產婦將在2~24 h內所使用的衛牛紙匯集到塑料袋內并稱重,計算期間的出血量。無菌聚血器收集到的血液使用玻璃杯進行計算,以上出血量均按1.059=1 ml加以換算。將三種情況下所得的出血量進行相加就是24 h內總出血量。診斷標準:24 h產后出血總量>500 mol。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組間差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血壓與脈搏變化和對照組比較沒有統計學差異,第三產程所需要的時間和總的出血量和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第三產程時間和出血量比較
研究組有6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不需要處理就能夠自動消失。
產婦在生產后導致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剝離胎盤,產后生理自動止血需要子宮肌纖維特定結構和血液凝固能力協調作用[1]。在子宮內所含有的收縮激素和前列腺素等的共同作用下,通過子宮肌肉自動收縮及縮復功能,抱著胎盤在分娩之后縮小子宮體積,宮腔縮小幾乎能夠緊貼四壁,在子宮收縮的時候遍布縱橫排列的肌纖維由于相互交叉,導致其內的子宮血管受到壓迫,迅速閉合,從而使血液止流。因為在妊娠后特別是臨產后凝血因素上升,使得創面產生凝血塊從而起到止血的功效。如果產婦自身出現問題例如身體衰竭,生產過程加長;子宮有病變例如纖維發育不良;子宮外部因素,例如尿潴留;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鎮靜劑導致宮縮乏力,無法正常收縮,內壁開放血竇無法閉合,導致產后出血[2]。增加生產之后子宮的收縮能力,尤其是生產后的宮縮功能,這是降低產后出血率的關鍵因素。本文通過研究顯示米索前列醇聯合縮宮素可以有效減低妊高征產后出血。而且方法簡單有效,安全性高,和單獨使用較宮縮素相比較,效果更明顯。
米索前列醇屬于天然前列腺素(PGE)衍生物質,等同于自身分泌的PGE,有收縮子宮能力,通常2.5~20 min,就可以引發子宮收縮,個體差異很小,能夠被迅速吸收[3]。米索前列醇能夠促使胃腸平滑肌收縮,以致出現嘔吐惡心、腹瀉等癥狀,但是臨床變現只有1% ~2%,沒有必要進行針對處理,而且不影響產婦的生命體征變化,安全性較高。
縮宮素一般吸收時間我1~2 min,半衰期為10~15 min,產生效果的迅速較快,花費時間較短,有很大的個體敏感差異,最大用量≤40 U,避免出現加壓情況,導致冠狀血管和平滑肌大量收縮。若只增加縮宮素量只會導致不良反應上升卻不會提升子宮收縮能力。和米索前列醇聯合使用則會使子宮持續收縮,加強子宮收縮能力。所以在產婦分娩胎兒之后,需要馬上進行縮宮素注射而且口服米索前列醇,縮宮素有效促進宮縮效果時,米索前列醇也能夠迅速增加產婦血液當中前列腺素的含量,保證子宮的持續性收縮,以便保持出血量持續減少。
通過本文的研究結果發現,研究者和只使用縮宮素的對照組進行比較,子宮收縮能力顯著上升,產后2 h內的出血量顯著降低,而且使第3產程花費時間明顯減少。而且,米索前列醇有較為穩定的性能,價格便宜,容易保存。總之,米索前列醇聯合縮宮素應用能夠預防和降低產后出血,方法簡單實用,安全高效,值得臨床推廣。
[1]劉瑩,張顯冬,等.應用縮宮素、米索前列醇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09,04(17):154-155.
[2]楊菊花,潘建萍.米索前列醇聯合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4):1728-1729.
[3]江從春,鄭雪榮,等.米索前列醇聯合縮宮素在預防產后出血中的作用.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03(0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