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 林文紅
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采取社區健康教育和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積極臨床意義。本文就此對社區健康教育和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社區骨質疏松患者康復的影響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間的骨質疏松癥患者90例,年齡50~84歲,平均年齡為(67.5±8.4)歲,其中男 33例,占 36.67%,女 57例,占63.33%。其中腰背部疼痛患者有58例,四肢骨關節疼痛患者有32例;根骨骨密度測定中度減少患者有13例,輕度減少患者有61例,重度減少患者有16例。
1.2 方法 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一定的臨床護理干預以及健康教育前后對患者的血清鈣、血清堿性磷酸酶(即ALP)以及肌酐進行檢測,并且進行比較分析。在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以及健康教育時,由專業的醫生、護士以及相關志愿者組成小組對患者進行干預,干預時間為6個月。對患者的飲食、藥物、鈣劑補充以及運動等進行一定的指導。并且對患者通過使用宣傳手冊以及相關影像播放對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
1.3 統計學方法 將相關數據輸入SPSS 18.0軟件包進行分析,而數據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各組間的數據資料對比方法采取t檢驗;數據資料采用例數(n)、百分數(%)表示,組間數據資料的比較方法采用χ2檢驗。取95%為可信區間,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由結果所得數據可知,在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以及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清鈣值以及肌酐水平有一定的下降,而ALP值有一定的升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由對患者的觀察可以得知,在對患者進行相關干預后,患者的骨折發生率、社會活動能力以及心理狀態等均有一定的改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數據資料見表1。
表1 骨質疏松癥患者干預前后ALP、血清鈣以及肌酐水平改變情況(±s)

表1 骨質疏松癥患者干預前后ALP、血清鈣以及肌酐水平改變情況(±s)
時間 血清鈣(mmol/L)ALP(U/L)肌酐水平(umol/L)2.13±0.34 85.92±16.08 53±11 2.65±0.41 73.31±12.35 93±26干預后干預前
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率有一定的升高。而對患者進行一定的護理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情況,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活動能力[1]。而對于社區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相關護理時,應進行健康教育以及臨床護理干預,從而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相關生化指標。
通過對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資料進行整理,建立一定的健康檔案,根據患者的具體疾病情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臨床護理干預[2]。同時,對患者進行疾病治療與護理相關知識的教育,使患者對于疾病治療有一定的了解。通過對患者進行集中的社區健康教育以及臨床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一定程度上節約醫療資源,并且有效的預防患者再次出現骨折的現象[3]。由本次試驗所得結果可以得知,在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進行一定時間段的臨床護理干預以及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清鈣值以及肌酐水平有一定的下降,而ALP值有一定的升高,即表明相關干預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體質,對于患者的疾病治療與恢復情況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并且在對患者進行相關干預后,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心理狀態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
所以,對社區骨質疏松癥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以及臨床路徑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疾病情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李筱芹,肖新華,廖瑛,等.社區健康教育和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社區骨質疏松患者康復的影響.山東醫藥,2011,51(52):60-61.
[2]周曉峰,王桂芝,劉慧娟,等.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康復護理和健康教育.中國康復,2007,22(4):283-283.
[3]張永良,沈影超,王強,等.社區-綜合醫院“治未病”互動管理模式對農村老年人骨質疏松自我康復的影響.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2,34(7):59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