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錕鵬
(河北省唐山市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職工醫院,唐山,064000)
潰瘍性結腸炎為常見的消化系統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疾病,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療臨床效果欠佳,且不良反應較大[1]。本研究根據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辨證分型,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少陽太陰寒熱利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自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6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入組標準:1)西醫診斷標準: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作組制定的《對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范的共識意見》中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標準[2];2)中醫診斷標準:符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少陽太陰寒熱利型的辨證[3];3)年齡≥18歲;4)排除重型、慢性持續型、暴發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5)排除合并心肝腎功能障礙、孕婦、水楊酸過敏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齡18~62歲,平均年齡(45±16)歲,病程1個月至28年,分型:初發型9例,復發型22例;輕度15例,中度16例。對照組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齡19~66歲,平均年齡(47±16)歲,病程2個月至25年,分型:初發型8例,復發型23例;輕度16例,中度15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分型、分度、病程、并發癥等一般情況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給予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治療:柴胡 30 g,黃芩 10 g,炙甘草 10 g,桂枝 10 g,干姜10 g,生牡蠣10 g,天花粉10 g,半夏10 g,水煎后分2次溫服,每日1劑[4]。療程1個月,治療組患者治療3個療程。對照組給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上海三維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450),口服,1 g/次,4 次/d,療程 3 個月。
1.3 評價方法 采用癥狀積分的方法分別于4、8、12、24周對兩組患者進行癥狀計分,參考陸玥琳[5]的的癥狀積分標準:1)腹瀉:無計0分,每日4次計3分,每日4~6次計6分,每日6次計9分;2)膿血便:無計0分,少量膿血計3分,大量膿血便計6分,全部膿血便或便鮮血計9分;3)腹痛:無計0分,腹痛輕微且偶發計3分,腹痛或脹痛每日發作數次計6分,腹部劇痛反復發作計9分;4)腹脹:無計0分,腹脹輕微且偶發計2分,腹脹較重每日發作數次計4分,劇烈腹脹持續計6分;5)肛門灼熱:無計0分,有計1分;6)里急后重:無計0分,有計1分;7)食欲減退:無計0分,有計1分;8)乏力:無計0分,有計1分。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輔助檢查結果判斷患者的臨床療效:1)痊愈,患者癥狀消失,結腸鏡檢查示腸黏膜恢復正常,停藥觀察6個月后無復發;2)顯效,患者癥狀基本消失,結腸鏡檢查示腸黏膜僅存在輕度炎癥反應或部分假息肉形成;3)有效,患者癥狀好轉,結腸鏡檢查示黏膜病變有所好轉;4)無效,患者癥狀及結腸鏡檢查無改善。
1.4 隨訪觀察 采用電話隨訪或門診隨訪對所有患者隨訪1年,記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以及潰瘍性結腸炎的復發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0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治療的有效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復發率等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對癥狀積分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設定為α=0.05。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點癥狀積分的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各項癥狀積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治療組腹痛、腹脹癥狀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積分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及復發情況的比較 治療組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隨訪1年復發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分別為0%、6.5%;對照組治療期間共7例發生白細胞減少,4例發生惡心,3例發生皮疹,2例發生上腹部不適,隨訪1年共5例復發,復發率16.1%。治療組復發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表2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可能與免疫功能異常、精神心理因素、感染因素、氧自由基損傷因素、感染因素等相關[6]。臨床常規應用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但療效欠佳,且不良反應較多,患者緩解后復發率高[7]。柳汝明[8]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療3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76.7%,共發生10例白細胞減少,5例惡心嘔吐,5例皮疹,3例上腹部不適。不良反應較為劇烈,部分患者難以忍受。
中醫學認為,潰瘍性結腸炎屬于“腸澼”“休息痢”“便血”等范疇,病機主要為脾胃虛弱、溫熱蘊結所致,疾病進展過程中不斷產生濕熱痰瘀毒等物,使疾病遷延不愈[9]。不同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根據辨證分型進行治療[10]。沈洪[11]采用了中醫序貫療法,分別在疾病不同階段給予清腸化濕方湯劑口服、灌腸方灌腸及清腸方湯劑口服治療,美沙拉嗪對照,結果表明治療組有效率與美沙拉嗪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中醫序貫療法對腹脹、腹瀉的改善顯著優于美沙拉嗪。本組收治的患者辨證均為少陽太陰寒熱利型,其病機主要為少陽邪熱與太陰寒濕,寒熱濕滯于腸而發病。本方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湯之利下作用,疏肝利膽,溫寒通陽,散結化飲[12]。現代研究表明,方中之黃芪具有抑制COX-2的活性,從而減少炎癥介質TNF-α的產生,發揮抗炎作用[13]。臨床常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胃腸型感冒、膽源性腹瀉、慢性膽囊炎、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等以慢性腹瀉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均取得了一定的療效[14]。王小奇[15]報道,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血漿胃動素、降鈣素基因相關肽、膽囊收縮素等胃腸激素水平顯著下降,且患者腹瀉、腹痛、腹脹的癥狀積分顯著降低。本研究中,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效率達90.3%,未見明顯不良反應。但本組樣本量較低,需要更進一步研究證實。另外,本研究未進行柴胡桂枝干姜湯灌腸療效的觀察,需在進一步研究中證實其療效。
綜上所述,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確切,且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較低,對腹痛、腹脹癥狀的改善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Gong Y,Zha Q,Li L,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Fufangkushen colon-coated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compared with mesalazine:a double- blinded and randomized study[J].J Ethnopharmacol,2012,141(2):592-598.
[2]劉鵬程,林上助,王建中,等.柴胡桂枝干姜湯加減治療胃腸型感冒的臨床體會[J].海峽藥學,2012,24(8):100-101.
[3]陳寧.柴胡桂枝干姜湯證治探究[J].浙江中醫雜志,2010,45(7):498-498.
[4]王曉燕,吳鶯,蔣曉猛,等.中西藥聯合保留灌腸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12):1123-1125.
[5]陸玥琳,沈洪,張聲生,等.中醫序貫療法對潰瘍性結腸炎維持緩解的療效觀察[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2):118-120.
[6]何衛東.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膽囊術后腸功能紊亂62例[J].江蘇中醫藥,2011,43(12):41-41.
[7]章浩軍,范文東.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12,39(7):1319-1320.
[8]柳汝明,吳斌,趙雨晉,等.美沙拉嗪與柳氮磺吡啶比較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11(2):181-186.
[9]梁建芬.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膽源性腹瀉30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12):2033-2033.
[10]張曦光,劉臣,卜瀅.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味治療慢性膽囊炎80例[J].河南中醫,2008,28(12):60.
[11]沈洪,張聲生,王垂杰,等.中藥分期序貫治療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111 例療效觀察[J].中醫雜志,2011,52(13):1108-1111.
[12]廖蔚茜.柴胡桂枝干姜湯臨床應用體會[J].河北中醫,2012,34(9):1346-1347.
[13]Zhou T,Zhang SS,Cui C.Clinical study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ulcerative colitis based on two steps according to the stage of disease[J].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2012,32(2):172-175.
[14]程發峰,王雪茜,劉敏,等.王慶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經驗[J].中醫雜志,2011,52(2):166-167.
[15]王小奇,葉蔚.柴胡桂枝干姜湯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胃腸激素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2006,37(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