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友
每年的暑假是十年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接收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然而,對于那些貧困家庭的學生來說,喜悅與悲愴共存,高額學費是這個貧困家庭不能承受之重負。救助這些學生,讓他們能順利地上大學,事關其家庭和個人,也是全社會每一個人的責任。
為了不讓學子們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貧寒學子引起社會關注,新干廣播電視臺于2012年8月1日在《新干新聞》節目中推出《關注貧困大學生》專欄,每天播出一期,講述一個貧困家庭的故事。節目開播以來,新干臺記者兵分多路趕赴山區、農村和城鎮,尋找考上大學、品學兼優的寒門學子,傾聽他們的心聲,深入了解貧困生的情況。一個月時間里,新干廣播電視臺以“關注貧困大學生”為主題,對貧困生上大學的問題進行了連續報道,發表了一系列鮮活的消息和通訊,并配以一些見解獨到的評論,形成強大的沖擊力,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
在這些報道和呼吁下,一大批有能力的愛心人士加入到愛心助學行動中來,他們用慷慨書寫著這個夏天的大愛,無私地資助了一個個自強不息的貧困學子。與此同時,許許多多普通觀眾的電話紛紛打進了臺里,他們都被貧困學子的故事和精神所感動。江西易揚集團董事長楊年根是新干籍知名企業家,由于早年家庭貧困,深知貧困學子的艱難,他一口氣資助了10名貧困大學生。新干縣駐粵花都區獅嶺支部委員會的38名外出創業黨員企業主雖然遠在千里之外的廣東,卻情系家鄉的莘莘學子,在得知消息后,托人結對認助了3名貧困大學生。短時間內,新干廣播電視臺報道的11名貧困大學生都得到了結對資助。現在,在新干縣的各個角落,各種助學活動正在積極推進,各種力量都在幫助貧困生上大學。共青團新干縣委主動與新干縣廣播電視臺合作,通過走訪學校、摸排調查等形式,確定出全縣53名特困學子作為重點扶助對象,為他們牽線搭橋,解決了貧寒學子的燃眉之急。在2012年8月9日新干縣地稅局舉行的資助貧困大學生捐款活動中,70余名干部職工迅速行動起來,慷慨解囊,以實際行動弘揚團結互助、奉獻愛心的優良傳統,共捐款2萬多元。這次活動所捐資金將用于定向幫助4位貧困大學新生順利走進大學校園。愛心接力,接力愛心,每個人只要獻出一片愛心,就能成就一個夢想。這個夏天,新干大地奔涌著捐資助學的愛心熱潮,不能讓一個學生因貧而失學成為全縣愛心助學的主題。到9月1日,社會愛心助學捐款達20多萬元,有50多位貧困大學生得到了社會的結對幫助。
作為一檔純民生類的新聞連續報道,“關注貧困大學生”從百姓實際需求出發,在一段時間內進行連續及時的報道,完整反映新聞事實的發生發展及其影響。記者提前策劃,從全縣貧困生現狀、貧困生典型、愛心人士典型等方面有計劃地分步進行報道,不僅加大了報道的力度和深度,使宣傳更加到位,而且能夠更好地滿足觀眾的信息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新干廣播電視臺開辟專欄,大張旗鼓地廣泛宣傳貧困大學生頑強學習、克服家境困難的感人事跡,以及扶貧濟困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時,吉安市市委書記也倡議全市開展轟轟烈烈的濟困助學活動,呼吁“不能讓一個孩子因貧而上不了大學”,幫助貧困學子圓夢校園。對此,新干廣播電視臺及時響應,播發了新聞述評《不能讓一個孩子因貧而上不了大學》。這種及時跟進不僅深化了節目的主題,擴大了節目的影響,而且使節目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民生新聞注重用平民視角,用老百姓的語言來報道新聞。為此,“關注貧困大學生”摒棄了傳統新聞的那種“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報道方式,采用“平視”的角度,利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語言來報道新聞,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同時,著力突出新聞報道的現場感。整個報道過程,記者運用手中的攝像機鏡頭和話筒來記錄人物和現場,通過生動真實的鏡頭語言和被采訪對象樸實感人的語言,讓觀眾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了新聞的感染力。此外,報道組設有專門的熱線電話,隨時接聽觀眾來電,進行交流。通過電話,熱心觀眾也給欄目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這些線索來自于百姓中間,生動、鮮活而又充滿濃厚的民生氣息。總之新干臺此次的“關注貧困大學生”系列報道選題有力,貼近實際、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處理精當,有著較好的正面社會意義。
“關注貧困大學生”充分體現出新干廣播電視臺作為主流媒體的可貴品質:關注弱勢群體,追求社會正義。美國著名傳播學者阿特休爾在其代表作《權力的媒介》一書中說,在所有的新聞體系中,新聞媒介都是掌握政治和經濟權力者的代言人。作為信息生產和傳播機構的媒介往往容易被權力和金錢所掌控。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也已成為困擾我國媒介發展的嚴重問題,突出地表現為有償新聞、哄炒明星、煽情新聞等。在此背景下,居于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由于無權無勢往往受到忽視,缺乏接近媒介表達自身訴求的機會,淪為“沉默的大多數”。而“關注貧困大學生”主動接近他們,呈現他們的苦難,傳達他們的聲音,引發社會廣泛的關注,并尋求解決問題的良策。
作為典型的社會新聞,對貧困生和貧困家庭的報道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流于煽情,刻意夸大苦難,以采訪對象的淚水博取收視率。但新干臺此次的連續報道較好地避免了這一點,《一切苦難皆可轉化為人生財富》《艱辛中伴隨著快樂》等報道既沒有回避貧困生的苦難,也沒有對此進行過多的渲染,而是在報道中張揚貧困生及其家人面對困境的善良和堅強,傳達出積極樂觀的情緒。
“關注貧困大學生”這個富有愛心、善心的活動已經結束了,50多名貧困大學生也已經跨進了大學校門。但這個活動的影響并沒有終止,全社會的關愛還將繼續存在和發展。“關注貧困大學生”不僅是一個關系個人未來命運的工程,而且也是一個造福社會、造福未來的巨大工程。讓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都來關心貧困大學生,都來為這個慈善工程添磚加瓦,共同打造充滿愛心和責任感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