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順福
【摘 要】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高校制度的改革,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突出的問題,開展創業教育是幫助高職學生創業成功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從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的現狀、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加強高職學生創業教育的對策,對健全學生的素質,促進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職學生;創業教育;對策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制度的改革以及數量龐大的勞動力人口的增加,就業難已成為我國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為適應時代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及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創業教育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
一、高職學生的創業現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深入,高校畢業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201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已達699萬人,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以創業帶動就業,是破解就業難題的關鍵措施。大學生自主創業已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方式。近幾年,我國高校也掀起了一股大學生創業的熱潮,在得到國家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和稅收等優惠政策扶持下,不少大學生通過創業獲得了成功。
雖然我國高校大學生在自主創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大學生創業成功者少、失敗者多也是不爭的事實。作為高職學生與本科大學生相比,因文化程度較低,就業質量較差,創業的愿望比本科大學生強烈。但由于在三年的學習過程中缺少接受專業的創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在創業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創業風險增大,創業成功率很低,大大挫傷了學生的創業熱情和積極性。高職學生創業,從其文化程度而言只能從事低端的服務行業和技術含量低的創業項目,創業質量也較低。
二、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創業教育認識存在誤區
(1)認為創業教育是精英教育。目前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創業教育是對少數創新能力比較強、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開展的教育。作為群體的大部分學生是難以涉足的,因而創業教育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即可。其實,創業教育是培養人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地位。
(2)認為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可以割裂。事實上,學科和專業教育缺乏有機聯系和結合,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我國大學生創業的廣度和深度。
(3)認為創業教育就是創辦企業。其實,創業教育不再局限于創辦企業或公司,而是更加強調高職院校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
(二)缺乏良好的師資隊伍,創業教育效果不明顯。
創業教育是一種實踐性、技術性很強的教育,是一種觀念和能力并重的教育。它不僅需要教育者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更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正確的職業觀念。但是,有些學校教師,由于創業教育的專業技能寡淺、社會經驗不足,創業教育仍然停留在書本和空洞的口頭說教上,教育效果不明顯。
(三)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
目前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一般做法是設置必修課或選修課,高職院校創業課程除創業基礎課如大學生KAB創業基礎、創業學外,大多屬于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系列,沒有形成獨立的創業課程和系統的創業課程群。
(四)缺乏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教育實效大打折扣。
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學生的職業活動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有效培育和發展。但是,很多學校由于條件和場地的限制,沒有適合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實踐基地,教師只能在書本上展能耐,學生只能在課堂上練拳腳,創業教育的實效大打折扣。
三、加強高職學生創業教育的對策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創業教育的制度建設和舉措。
(一)轉變觀念,樹立現代教育理念。
創業教育就是要使學生將被動的就業觀念轉變為主動的創業,鼓勵學生將創業作為自己職業的選擇,并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興趣特長相結合,創造出自己所期望的價值。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首先樹立現代教育觀念,積極探索創業教育的新型教學方法和途徑,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點燃學生的創業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良好的創業意識是學生能動地掌握創業知識、具有創業能力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學校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增強教師的創業意識、調整教師的創業心理、提高教師的創業能力、豐富和完善教師的創業知識,成為學生創業教育的領路人。
(二)加強對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1)鼓勵和派遣教師到企業實踐或兼職。對于沒有企業實踐經歷的教師,分期分批地安排他們到工廠、企業實習,頂崗鍛煉,充分了解企業的運作,親身感受真正的企業精神。尤其是企業獨特的經營理念、價值觀、運作規范、企業文化、服務理念、企業風險等,增加運作企業的實踐機會,更好滿足教學需要。
(2)加強對現有創業教育師資的培訓工作。對有創業實踐經驗的教師加強創業理論知識及教學技能的培訓,對缺少創業經歷的教師給予一定的創業實踐機會,以提高他們的創業實踐感知力。
(3)鼓勵教師對創業教育進行研究,要求每一位專業課的教師有意識地結合專業課的特點.將創業教育的有關內容和因素.有機地滲透到相應的教學內容中去.在課堂教學的特定時空中.努力完成與此緊密相關的創業教育教學的要求 滲透式的創業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加強創業實踐基地建設
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強是高職院校培養特色,而創業教育最大特點就是社會實踐性,高職學校按照自身特色在創業教育中加強創業實踐基地建設,是加強創業教育的重要舉措。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挖掘潛力,為培養學生創業能力提供場所和空間。可依托校辦企業建立大學生實踐創業園,為學生提供直接參與各種技術產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實踐創業環境,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創業能力,得到創業技能的訓練。
(四)加強政府部門對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支持政府部門通過“四步走”來實現大學生創業跟蹤服務,直到企業走上正常運營軌道。
(1)挖掘創業項目。建議建立“大學生創業項目庫”。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適合大學生創業的項目。
(2)開展創業孵化。目前,高職院校都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園,為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提供項目推介、創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政策咨詢等一條龍服務。
(3)加大創業幫扶力度。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業工作。我國目前也越來越重視對在校創業的大學生“扶上馬,送一程”,讓他們能夠更早更快地開創自己的事業。在校期間可領取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離校后創業的可領取就業失業登記證,享受相應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自籌創業資金不足的,可申請小額擔保貸款: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區、縣以上人事和勞動保障部門三年內免費提供人事和勞動保障事務代理服務等 對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實行更多的創業服務。
參考文獻:
[1]木志榮。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2]李時椿等。大學生創業與高等院校創業教育[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
[3]余瑞玲。關于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08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