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閏生
【摘 要】中職美術專業的學生從進校到畢業都與筆桿子分不開,尤其是進入二年級后,一些手繪課程例如POP設計、手繪室內效果圖等尤其重視學生手繪能力,若沒有扎實的繪畫基本功,對于這類課程學生就很難應付,更別說能學的多好。因此,一年級開設的繪畫基礎課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目前中職美術專業繪畫基礎課上學生厭學,教學效果不理想,該課在美術教育體系中逐漸失去重視的現狀,試對繪畫基礎課的教學提出幾點看法與設想,借此與大家共同探討交流新型中職美術繪畫基礎課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美術專業;繪畫基礎課;教學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9-0124-01
繪畫基礎即我們常說的——素描。它是一門以培養造型能力為目的的繪畫基礎課程。也是一切從事繪畫與設計藝術的基礎必修課程。素描教學對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觀察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通過現階段的教學效果看依然達不到現代職場對中職美術人才的要求。現代職場大部分需要培養的是美術設計類人才,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畫家。而素描的造型能力是所有藝術創造力與設計靈感的基石,沒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就根本談不上設計能力與藝術或實用價值。對于學生缺乏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鍛煉理應從基本的素描課程開始。學好素描,奠定扎實的造型能力,對啟發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與綜合設計能力具有重大意義,對培養具有豐富想象力、創造力和健康高尚藝術品味的綜合素質較高的美術人才具有推動性作用。
一、明確學生培養方向與課程教學目標相結合
畫匠?職業畫家?軟件操作員?還是設計人才?這可能是每位美術教師不斷反問自己的問題,我們到底要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才?是只會跟著教師按部就班的教師畫什么,學生就只會畫什么的臨摹機器?還是有一定繪畫功底和藝術表現力的未來職業畫家?是與電腦程序一樣死板的只懂操作軟件的操作員?還是具有一定藝術創造力與豐富想象力能創造實際價值的設計人才?根據當今社會對美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進而對今幾年中職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分析,我們應該朝著設計人才這條路走才有出路。其實以上4種對學生的定位都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在于哪種更符合職業教育對人才培養的定位與社會需求之間的供求關系,它也直接導致我們對學生培養方式與教學方法運用上的極大差別。這才是影響素描教學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注重對學生培養方向的確定,根據學生情況結合素描課程的以培養造型能力為目標而制定適合的教學計劃,用科學嚴謹的教學態度,豐富有趣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二、協調典型工作任務下的技能需求與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
在確定學生培養方向后教學內容要以培養專業意識為前提,要能適應專業技術崗位的需要。就素描而言,具體可回歸到該課程的訓練內容上,即培養造型能力、觀察能力、空間想象力與創造力。對物體空間結構進行觀察寫生,對具象結構或形態的準確描繪,從物體的透視、明暗規律、結構等方面著手,逐步掌握準確的觀察力與扎實的造型能力;選擇學生常見或感興趣的物件開展主題素描;對同一主題進行多形態多表現手法的練習;介紹或提供美術史上不同流派和大師的繪畫技法與技巧。在一定范圍里充分展現學生個性色彩,強調主觀感受通過技法展現出來。努力提高學生繪畫綜合表現能力。從而使學生手繪能力得到較大提高,以適應對手繪能力需求較高的工作崗位。
三、尋求學法與教法的最佳契合點
學習必須以學生為本,結合美術專業特點,采用靈活多變、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創造輕松、和諧、趣味性強吸引力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輕松自在的完成學習過程,一改傳統作坊式的學習模式,緩解學生煩躁、厭學情緒。例如:我在繪畫實踐學習過程中,當遇到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時,便主動給學生講一段美術大師真實的勵志故事或名畫名作故事情節的來龍去脈,適時地調整改變并結合不同教學方式進行穿插式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學生不能僅僅是學生,有時還要做“老師”。對自己畫面存在的問題要給予充分認識,努力改正;還能對其他同學的作品做出評價。這樣可以在同學間產生積極正面的互動,讓學生嘗試站在教師的角度審視自己與同學在練習時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調整與修正,有效提高了學習效果;教師還可以突破傳統畫室的地域局限,只要在有對象有光線的安全、適合、正規的場所都可以作為畫室讓學生學習,通過課堂內外的寫生互動,使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變成易事,學生即能激發高昂的學習興趣,教師亦能充分發揮教學水平。真正做到學與教的高效搭配。
四、注重學生的德育滲透與發散性思維的開發
注重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融入日常的教學。德育是教育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育,不管形式內容多么豐富都將是無根之樹。現今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承明顯上升趨勢,究其根本是德育的不足或缺失造成的。
面對如此形勢下的中職學生,教師應以身作則,用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學生。教師對自己要嚴格要求,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尊重自己,尊重每一個學生。用師魂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的感染每一位學生。讓這股力量猶如春風化雨般的沁進學生的心田。學生在這段時期極易對他們認可與喜愛的老師產生崇拜心理,作為教師應該把握時機在傳授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把高尚的道德情操與思想品格一點點傳授給學生。教師要把德育是終生教育的概念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工作中。
思考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既然是人類獨有的特定優勢,我們就有責任開發學生各方面潛能,而繪畫基礎課正是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無窮的創造力。在素描課上我從不要求學生如實地描繪眼前的物象,而是盡情展開個人豐富的想象,用創造性手法與豐富想象力完成對物象的理解與描繪。經過反復鼓勵與長期練習,學生敢于大膽嘗試運用各種新奇手法和瘋狂想象力去創作完成一幅作品,經過啟發式的引導,原來沒有生命的靜物、石膏在學生筆下立刻變成了一個個嶄新又生動的形象。每幅作品都獨一無二,個性鮮明且極富創意。
多年來,通過我在美術專業繪畫基礎課教學中的大膽嘗試,學生的學習行為得到改善,目標逐漸明確,道德情操與職業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這門基礎必修課上盡快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準確定位發展方向,明確學習目標,不僅有利于學好繪畫基礎課,還能為其在以后的學習中奠定堅實的基礎,更為其走上社會跨入職場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