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艷 陳小雪 周梅芳 胡瑞法
(北京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院,北京100081)
世界銀行統計資料顯示,2012 年巴基斯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089.4 美元(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為3030.0 美元),排名世界第163 位,屬于中低收入國家。但2012 年巴基斯坦GDP 為2311.8 億美元,世界排名第44 位,遠高于其它“失敗國家”,見表1。更值得一提的是,2000—2011 年年均GDP 增長率為4.03%,雖然與其它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不算太高,但其較大的經濟總量顯示其經濟發展仍具有較大潛力。

表1 部分“失敗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及年均增長率變化
自巴基斯坦建國以來,其經濟總體發展速度較快。1963—2010 年,該國的GDP 年均增長率高達5.24%,遠高于美國、歐洲等主要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及印度、孟加拉國等多數發展中國家,但其年度間波動較大,如圖1 所示。例如,1973—1991 年年均經濟增長率為6%,2002—2007 年為5.8%,經濟增長較快;但1993—2001 年年均經濟增長僅為3.2%。而且個別年份變化較大,如1970 年GDP 增長高達11.3%,而1971 年僅增長0.5%;1980 年,GDP 增長率達10.2%,1997 年僅為1%;進入21 世紀以來,特別是2005 年GDP 增長率達到7.7%,而2008 年僅增長1.6%。
巴基斯坦全國人口約2/3 住在農村,農業產業吸納了45%的勞動力就業,遠高于工業(20%)和服務業(35%),如圖2 所示。雖然巴基斯坦農業GDP 占其GDP總量的比例約為20%,但據巴基斯坦最近的供給和消費表顯示,巴基斯坦所生產的農產品中除56.9%直接用來消費外,其余則供其他行業作為加工原材料。其中,以農業為基礎的棉紡織業是巴基斯坦工業部門中最重要的產業,占巴基斯坦出口總額的60%左右。2009/2010 財年,巴基斯坦的棉紡織業GDP 達到11767.0 億盧比,占巴基斯坦工業GDP 的36%和總GDP 的8.5%,如圖3 所示。雖然服務業是巴基斯坦工業經濟體中占GDP 比重最高的部門(其在2000 年以后占GDP 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但以批發和零售(占GDP 比例約17%)等低端服務為主。而這些低端服務業的發展往往依附于農產品,嚴重依賴于農業的發展;金融、保險(占GDP 比重約5%)等相對高端的服務業發展速度緩慢,遠低于與農產品相關的低端服務業對GDP 的貢獻,如圖3。

圖1 1970—2010 年巴基斯坦GDP總量與GDP 增長率變化情況

圖2 1988—2008 年巴基斯坦不同產業部門GDP 和勞動力就業結構

圖3 2010 年巴基斯坦棉紡織業和與農產品相關的低端服務業占GDP 的比例(%)和占工業GDP 的比例(%)
巴基斯坦政權的頻繁更替給該國經濟的長期持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成為其經濟波動增長的主要原因。20 世紀70 年代以來,平均每隔10 年便發生一次軍事政變;在民選政府執政期間,平均3 年便發生一次不同黨派間的政府更換,如圖4。在軍政府執政期間,其經濟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與之相反,民選政府期間,經濟則呈現大起大落現象。這是由于在軍政府期間,政權和政策穩定,使其經濟保持了較高增長速度;而民選政府執政期間政黨頻繁交替執政,政策不穩定,造成了經濟的大起大落。在政權的頻繁更替過程中往往還伴隨著暴力事件、重大沖突及領導人遭遇刺殺等情況,而這些事件的出現往往讓國內及國際人民對巴經濟發展充滿擔憂,并且使商人的投資信心受挫,進而影響經濟持續增長的大好環境。例如,2007 年,為了穩定當時國內復雜的局勢,政府于當年11 月宣布實行全國緊急狀態,造成巴國股市創歷史最大跌幅,證券市場特別賬戶資金迅速出逃,外流資金高達1.3 億美元;同年,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回歸準備參加國內大選,于12 月27 日遇刺身亡,由此導致的全國性騷亂所造成的損失達到當年該國GDP 的8%。
巴基斯坦是一個包括了干旱、半干旱、超干旱和沿喜馬拉雅山濕潤氣候地帶的國家。幾乎所有巴基斯坦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農業生產經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澇及蟲災等的影響。這些影響又往往影響到與農業相關的加工業和第三產業。例如,1993 年,巴基斯坦遭受大雨和洪澇災害使農作物慘遭破壞,農業產出大幅下降,當年農業增長率-5.3%,而GDP 增長率為1.8%;1997 年農業增長率為0.1%,GDP 增長率為1.0%;到2001 年,農業增長率-2.1%,GDP 增長率為2%。如圖5 所示,巴基斯坦農業增長率顯著地影響了工業和服務業的增長率,其中農業增長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將增加4.77 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將增加4.32 個百分點。表明巴基斯坦工業與服務業嚴重依賴于農業,農業生產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產量波動,將會同時影響工業和服務業的增長,并進而影響整體GDP 的增長。
依靠外援發展經濟是巴基斯坦的一個重要而突出的特點。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1 世紀以來,巴基斯坦接受的凈官方發展援助占中央政府支出基本保持在10%以上。對外國援助的高度依賴,直接影響到巴基斯坦的經濟增長,如圖6。例如,1991—1996 年巴基斯坦接受的凈官方發展外國援助每年約為16 億美元,占中央政府支出的平均比例為10.8%,此期間巴基斯坦的GDP 年均增長率為4.7%;而受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和1998 年巴基斯坦核試驗的影響,1997—2000 年巴基斯坦接受的外國援助下降了26.7%,其占中央政府支出的比例下降至6.3%,而此期間巴基斯坦的GDP 年均增長率也下降至2.9%。這表明巴基斯坦經濟對外國援助的高度依賴影響了巴基斯坦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圖4 1971 年至今巴基斯坦政權更替、政權特點和GDP 增長率

圖5 1991—2010 年巴基斯坦三大產業GDP 增長率及其與農業GDP 增長的關系

圖6 1990—2010 年巴基斯坦獲得凈官方開發援助(ODA)占中央政府支出百分比與GDP 增長率
[1]Atul Kumar.China - Pakistan economic relations[R].IPCS Special Report,2006: 30.
[2]斯赫·烏丁,阿克拉姆·斯瓦蒂. 巴基斯坦經濟發展歷程——需要新的范式[M].四川出版集團,2010:61.
[3]中國駐巴基斯坦參贊處.1.3 億美元撤離巴基斯坦[EB/OL]. http: //pk. mofcom. gov. cn/aarticle/jmxw/200711/20071105222109.html’2007 -11 -12.
[4]中國駐巴基斯坦參贊處. 實行緊急狀態致巴基斯坦股市創歷史最大跌幅[EB/OL].http: //pk. 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0711/20071105209337.html’2007-11 -07.
[5]中國駐巴基斯坦參贊處. 貝·布托遇刺事件令巴經濟遭重創[EB/OL]. http: //pk.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0801/20080105337602.html ’2008 -01 -12.
[6]唐孟生,孔菊蘭. 巴基斯坦文化與社會[M]. 民族出版社,2006:188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