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勇
(大連理工大學 體育教學部,遼寧 大連 116024)
當事者回顧親歷重大事件,揭秘幕后鮮為人知的故事,將歷史疑云層層撥開,這份獨有的榮耀與價值,只有人物自傳可擔此任。2010年《李元偉籃壇風云路》(簡稱《籃壇》)出版,全書敘述格調平實細膩,言語中肯,并無故作姿態之俗套空話,雖是官員大作,但并非官樣文章。書中涉及聯賽改革、國家隊建設,主線鮮明,無枝蔓紛擾,“沒有獵奇,沒有內幕消息,有的只是真情實感和一串堅定的腳印?!盵1](盧元鎮語)
前足管中心主任閻世鐸卸任后亦有自傳——《忠誠無悔:我與中國足球》(簡稱《足球》)于2006年問世,筆者忙里偷閑借來一讀,《足球》文字之華麗、激情之充沛令人印象深刻,其對足球發展的全過程和細節描述雖不多,但仍反映出作者當任時的諸多想法,恰與該書題目“忠誠無悔”相對應。兩本自傳見證了我國足球、籃球如何在中國體育職業化的春天,走上了不同軌道,這對當前中國體育體制改革意義頗大。
李元偉上任前傳言四起,當時其為體育總局體育科研所所長,他曾回憶說“2003年3月的一天,我到總局人事司去辦事,遇到王鈞同志(時任人事司司長),他在不經意間冒出一句:‘如果要調你回籃球管理中心工作,你有什么想法?’這突如其來的問題使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2003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黨組開會討論決定人事調整事項,下午3點人事司正式通知我回籃球管理中心工作?!盵1]5-6與李類似,閻世鐸上任前亦有同樣情節。1999年初閻調到體育總局辦公廳工作,“十月的一天下午,我正在辦公室翻閱著一大堆急需局領導簽閱的文件,伍紹祖局長走進了我的辦公室,坐在沙發上,和我聊起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突然,紹祖局長問了一句:‘你到足協工作怎么樣?’他的聲音不高,卻讓我大大地吃了一驚,令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盵2]6幾個月后,“我去足協工作的事,在2000年3月底前后正式決定了。”[2]10
有上任就有卸任,兩書對卸任著墨各異。李對卸任一筆帶過,將2008—2009賽季作為自己的“一個告別的賽季”。并借球迷之口表達了對此工作的留戀之情。北京奧運會中國男籃對德國隊比賽“我隨男籃小伙子們走出場地,在過道處,迎來掌聲一片,突然聽到一個響亮的聲音說:‘李主任,你不能走!’我頓時一楞,感到意外和不解,隨即明白,這是指我退休的事情?!盵1]165與風平浪靜的李元偉任職之途不同,閻世鐸則波折重重,閻甚至三次請辭。
縱觀兩書,李、閻上任頗具中國特色,民間傳言+私露口風+正式任命,其過程如出一轍。而牽動億萬球迷、球員和教練的籃壇、足壇的走向也就此命定。
“多做少說,先做后說,甚至只做不說”是閻的工作原則,對媒體的態度則是“不爭論、不解釋、不冷不熱”。但實際閻[2]91抱怨媒體“在足協工作的幾年,經常發生有人無中生有地制造新聞,挖空心思去丑化中國足球?!彼麑γ襟w的態度也是比較絕情的,對于虛假新聞“必須要求報紙澄清事實,以正視聽。否則不準許這家報紙參與中國足協舉辦的各種足球比賽的報道活動”[2]91。因此,閻的幾次請辭和最終的離任甚至被認為是媒體“‘倒閻’的勝利”。
李上任之初做的第一項工作“是從傾聽開始的”,除了傾聽同事、同行的意見,他還選擇了媒體人。李對媒體的態度和他對媒體的理性認識相關,也和足球的教訓相連。“對于現代媒體的傳播作用,尤其是對于走向市場的運動項目發展的重要性,怎么估計都不會過分,對此我是有充分認識。這個認識……也有足球運動的前車之鑒?!盵1]8李對待媒體,不僅僅是放下身段那么簡單,而是“把媒體當做自家人看待”,從記者那里尋得建議、得到啟發,得到記者朋友們配合。在李任期幾年內,籃協和媒體之間不僅沒有出現足球那樣的官司、封殺等事件,而且如新華社記者徐濟成還成為李的核心團隊成員,形成了合作雙贏的局面。狼行千里吃肉,與狼共舞需真正的舞者方可共勉,李、閻對比之下,顯然,閻氏不是舞林中人,因而步履蹣跚。
引進外教成功與否,可從比賽成績、運動隊建設、民眾認可等幾方面衡量。中國足球在國家隊層面鮮有成功的案例,失敗典型倒不少。閻書中披露的對阿里?哈恩的選拔和使用過程,讀來令人頗為感慨。幾經嚴格周密的選帥過程,最終竟花落從未帶過任何一支國家隊,名不見經傳的哈恩身上,外界對此一片嘩然。而閻氏自己也承認,足壇選帥“不僅是大海撈針,甚至帶有押寶性質。”[2184]當然,足協還是押錯了寶,最終哈恩以世界杯亞洲區小組賽未出線的戰績結束了任期。有媒體披露,之所以選定哈恩,一因經費緊張,二因足協需要聽話的外教,而哈恩恰符合這樣的條件,入選也就成為必然。
相比之下,籃球領域,至少在國家隊層面引進外教比較成功。在2004—2008年的5年間,中國籃協先后聘請過12位外籍教練在國家隊工作。《籃壇》中對此一一解析,并結合男女籃實踐從12個方面闡述了外教的優勢和特點。在關于外教爭議引發的思考中,李總結了外教到中國執教遇到的共性問題,體現在中外文化沖突、技戰術理解、教育管理方式、語言障礙和外教個性等5個方面。李承認外教在中國工作處于弱勢地位,而且坦言比之在其他國家的遭遇,在中國可能更困難一些,沒有中心主任的強力支持不行。
與閻領銜的中國足球相比,李[1]177對外籍教練的認識更加客觀,“在集體球類項目中,主教練是一個特殊的角色。他是球隊的靈魂,是球隊風格特點的設計者和塑造者,是球隊的實際掌控者。主教練必須具有很高的權威?!痹诶斫饪偩诸I導強調的項目中心關于業務領域的領導權問題上,李認為不是不能干預,但干預必須取決于各中心領導的專業判斷。而中國足協對待外籍教練卻主觀性較強。2002年男足世界杯預選賽小組賽階段,盡管中國隊以6場全勝、小組第1的身份進入第2階段的十強賽,但足協對主教練米盧的工作很不滿意,足協領導與米盧進行了一次“近乎攤牌式的意見交換”。此后,米盧不論在訓練的安排上,還是人員使用及打法制定都開始畏手畏腳。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但家家都有難念的經。
當今中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改革阻力重重。危機公關或危機處理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這不僅是其他單位需要面對的,作為運動中心的主任也需要直面危機處理的難題。李在任期間,正處籃球職業化矛盾漩渦中心,孫悅與奧神事件、博彩業欲進入籃壇事件、廣匯三大案、鳳鋁準入事件等危機均有其參與。而閻任期內也不斷遭遇俱樂部退出、裁判風波、球迷鬧事、俱樂部“革命”等重重危機,其“誠惶誠恐,如履薄冰”上任不足半月,就遭遇了國安俱樂部因裁判判罰問題威脅退出甲 A聯賽事件,“開會、下通知、找重點俱樂部談話、聘請境外裁判,甚至在比賽前和比賽過程中還在提醒和警告一些俱樂部,可以說幾乎是做到了苦口婆心、仁至義盡”[2]84。閻[2]108本人“至今仍然認為,中國足協的這些政策精神和原則做法是負責的,可以經受歷史檢驗的?!碑斎?,閻說的“至今”是該書寫就的2006年,但不知今日閻還會如此堅持嗎?
每次危機都有利益的權衡。每一種社會結構代表一種既得利益的格局,就有種種維護這種既得利益從而也維護這種社會結構的利益集團[6],被統治或者被管理者總要質疑被統治或者被管理的法理依據。對相關組織或制度的懷疑和挑戰不僅是理論上的,實踐中的挑戰更難以應付?;@協和籃球聯賽的合法性遭到了鳳鋁的質疑,足協的權威更是經常性地遭受攻擊,2004年的“中超革命”,有7家俱樂部聯合對足協的權威和管理聯賽的合法性提出挑戰,中超聯賽第14輪比賽,國安隊因對裁判判罰不滿,比賽中途慨然罷賽,中國足協隨后作出相關處罰。國安俱樂部對足協的處罰決定表示不滿,聯合幾家俱樂部向足協集體發難,提出多項主張,要求中國足協把中超聯賽賽事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監督權4項權利都交給俱樂部,并主張建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為主體的中超聯賽聯盟體制;暫停今年的中超聯賽;公開十一年的聯賽財務。[2]257國安罷賽引發中超的“八級地震”,而俱樂部的聯合奪權被媒體稱為“中超革命”,一時間中國足壇風聲鶴唳。其實,在李元偉書中也提到過“革命”,在籃球北極星計劃制定出臺時,李就聲稱改革從“革自己的命”開始。不同的是籃協主動革自己的命,而中國足協是“被革命”[7]。
歷史總在似曾相識地上演?;@協率16家俱樂部發表《聯合聲明》:第一,CBA聯賽13年來的改革成果不容否定;第二,CBA聯賽的合法性、正當性不容質疑;第三,CBA聯賽的規則必須得到尊重和遵守;第四,CBA聯賽的整體利益必須維護;第五,CBA聯賽的職業化改革方向必須堅持[1]64。而閻世鐸也聯合了一些俱樂部老總和地方體育局長的力量。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并對某些俱樂部代表在會場上的“越位”動作,閻甚至激動地拍了桌子,“我使勁一拳頭砸在了桌子上。桌子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來,掉到了地上。偌大的一個會議室,一下子變得靜悄悄的?!盵2]264足壇、籃壇由罷賽引起的俱樂部風波逐漸平息,閻第3次遞交了辭呈,而在繼任者手上,中超公司宣告成立。
改革大潮中體育從業者特別是各級領導面臨抉擇,是無動于衷安度任期,甚而為貪腐推波助瀾為個人或小集團謀取利益成為歷史的罪人,還是積極探索,在體制內尋求事業的突破甚至推動體制的改善,體育的從政者接受著考驗。而從推動改革進程、社會進步的角度看,各色人等陸續相聚在監獄高墻內的足壇打黑風暴,給予人們更多希望,通過對兩本體育自傳從上任與卸任、與媒體打交道、外教及執教環境以及危機處理等方面進行對照閱讀,以明了我國足球、籃球運動發展的不同軌跡,并借以思考中國體育體制改革。如果對中國社會的民主、法制進程和改革大業產生推動作用,則中國體育亦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1] 李元偉. 李元偉籃壇風云路[M]. 北京:中國書店,2010.
[2] 閻世鐸. 忠誠無悔:我與中國足球[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
[3] 王俊生. 我知道的中國足球[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4] 李響. 零距離:與米盧的心靈對話[M]. 北京:知識出版社,2001.
[5] 陳華榮. 退出者的聲音:從廣東鳳鋁訴中國籃協案反思我國職業體育臨時救濟[J]. 體育與科學,2009,30(5):71-75.
[6] 鄭航生. 社會三大部門協調與和諧社會建設[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6,20(1):1-11.
[7] 徐永祥. 社會體制改革與和諧社會建構[J]. 學習與探索,2005(6):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