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志強
體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直接的影響,讓學生從小進行體育鍛煉,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經途徑。而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對他們的體育運動積極性影響重大,決定著他們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他們的體育學習興趣,才能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水平。
小學生因為身心年齡都比較幼小,很難去深入理解體育學習的意義和作用,教師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會存在一定難度,因而給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是很重要的。“健康第一”是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將學生作為主體,發展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他們自主積極的體育意識是新課程始終強調的重點。教師應該抓住教材的重點,根據教學目標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在體育活動中鍛煉健康體魄。例如,在教學跳繩運動時,教師可以設置疑問:“你可以想到多少種跳繩方法?自己又會哪幾種?”以疑問激發學生的訓練興趣,引出教學內容。之后提示啟發學生手搖繩和腳起跳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深入了解跳繩的動作技術要領,實現動作協調。學生在思考和練習中慢慢學會跳繩,這時,教師邊示范邊引領學生跳繩,體驗運動美感。訓練結束后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最終實現該節課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體育教學對象是全體學生,并注重發展學生的個體差異,而教師則應針對全體學生來選擇教學方法,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將課堂還給學生,實現自我發展,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根據他們的發展需要使之健康成長,從小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理念。
學生在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以后,興趣會大增,學習動力也會源源不斷地提升。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信心,使之積極進取,為他們的體育鍛煉創造機會,給他們機會展示自己的體育運動潛能,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樂于學習。教師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條件來定位達成目標,目標的定位要適當,盡可能有較強的針對性,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適中,互動性高,學生能夠輕松獲得成功體驗。運用分層教學方法是能夠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成功感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小學低年級跳遠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整體情況將其分為三個層次:強、中、弱。對學的最快的一組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會跳遠但是跳不好的學生分為一組,鼓勵他們勤加練習就會上手;將不會跳的學生集中在一起進行重點指導,耐心講解示范并鼓勵他們突破自我障礙。通過有層次的教學給予學生們良好的成功感,保持他們對體育鍛煉的學習興趣。
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動、好玩、競爭心強的天性,巧妙的運用體育比賽來提高他們的體育鍛煉積極性。在安排比賽的時候,要根據學生們的競爭、進取心理品質去營造和諧愉快的比賽氛圍,盡量讓各層次的學生有去體驗勝利的感覺,不然他們會因為不擅長的項目的失敗而變得消極。比賽中的勝利感會是激發學生積極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催化劑。以短跑比賽為例,讓學生比拼跑步速度,他們都有爭第一的心理,這促使他們不斷訓練,在訓練中培養體育興趣。不過,教師在學生體育競賽中需提前做好一些必要的心理輔導,使學生在比賽中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幫助他們努力實現新目標,并多用激勵的語言為學生加油鼓勁,肯定學生的進步,教師的關懷、鼓舞、肯定是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發展的重要因素,這樣可以避免某些學生因為競賽失利而產生消極念頭。
體育課堂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不斷給學生帶去新鮮感,利用新奇有趣的教學內容保持持久的興趣。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刻地影響著他們在體育學習中的能力。練習中的成績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就高漲,相反則無心學習。所以,教師需顧及學生的個性差異,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因勢利導地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教師不應該要求學生一味跟教師學,而是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既要讓大部分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又要給學生提供恰當的自由發揮空間,使之發揮個性,將自身的能力充分展示出來,在體育教學中培養有個性特長的優秀學生。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課外積極進行體育鍛煉,通過課外活動激發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更能夠培養他們的人際溝通能力,對他們的身心發展都大有裨益。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需要合乎學生的興趣,方可以得益。學生的興趣引導著他們的學習欲望,驅使著他們的學習動力,也是他們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重要原因。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興趣要有充分了解,并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制定靈活的教學方式,注重巧妙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走進學生的心理世界,站在他們的角度與之共同成長,才能夠真正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最終實現體育鍛煉的目的。
[1]李龍.如何激發和疏導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J].小學時代,2010
[2]郭計增.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