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瑩 河北大學
2012年河北省海洋經濟主要產業產值為891.56億元,占全省經濟總產值的3.35%,其發展水平與程度遠低于全國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水平9.6%,在大陸11個沿海省份中競爭力排名非常落后。本文運用偏離份額模型對河北省海洋產業進行定量分析,以期更準確地了解其發展狀況。
偏離份額分析法(SSM)由Daniel.B.Creamer(1942)提出,之后由Dunn J E S總結并作了進一步發展,目前SSM已被普遍運用于區域經濟與產業結構的測算中。其基本原理是比較某區域與上級區域的經濟增長,再用產業結構因素和競爭力因素分解該區域經濟的增長,從而分析出其區域產業競爭力。鑒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再對該模型的推導過程進行論述,而是直接應用于實證分析。
1.數據來源。本文數據來源為2010年-2012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國家海洋局繪制的2010年、2011年《河北省海洋經濟主要產業主要產值表》以及《2012年河北省海域海島使用管理公報》。
2.構造SSM模型分析表。根據2010年(基期)和2012年(報告期)全國及河北省海洋經濟主要產業的產值及增加值數據,可以編制出河北省海洋經濟主要產業SS分析表(見表1)。

表1 河北省海洋經濟主要產業增加值SS分析表
觀察上表,需要說明兩點:首先,海洋油氣業、海濱砂礦、海洋生物醫藥業在2010年-2012年均無產值,所以各個分量都為0;其次,海洋電力業2010年產值為0,2011年產值為12.84億元,而到2012年的產值為53.15億元,故無法運用數學公式進行測算。
從各個產業部門來看,除了海洋油氣業、海濱砂礦、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力業,河北省海洋經濟的其他產業部門的全國份額均大于0,說明上述八個產業部門都是全國性增長部門,其中只有濱海旅游業的總偏離分量為正數且數值較大,增長優勢比較明顯。從各部門產業結構方面來看,海洋鹽業、海洋化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濱海旅游業的結構基本合理,而其中最合理的還是濱海旅游業,有利于河北省海洋經濟整體的發展;海洋漁業、海水綜合利用業、海洋船舶工業以及海洋交通運輸業的結構都存在問題,影響了河北省海洋經濟整體的發展。從各產業部門的競爭力來看,只有海水綜合利用業、濱海旅游業的競爭能力較強,其他十個產業部門都缺乏競爭力。
3.對河北省海洋經濟各產業部門分類

表2 河北省海洋經濟各產業部門偏離份額因素分類
結合表1和表2可知,只有濱海旅游業在河北省海洋產業中結構合理且競爭力較強、增長勢頭強勁;海洋鹽業、海洋化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的產業結構基本合理卻缺乏競爭力;海水綜合利用業的產業競爭力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產業結構卻不合理;其他產業部門無論是產業結構還是競爭力水平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河北省海洋經濟各產業部門亟需進行調整以帶動河北省整體經濟的發展。
1.增加產業門類,進行全方位的發展。海洋油氣業、海濱砂礦、海洋生物醫藥業在河北省尚未有所發展,排除海洋油氣和砂礦等資源的限制性因素,對海洋生物進行深加工、發展海洋生物醫藥已勢在必行,尤其海洋生物醫藥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應該是今后河北省發展海洋經濟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創新力度,是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業的關鍵。
2.保持合理的產業結構,突出原有優勢。河北省濱海旅游業作為優勢產業,應該繼續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發展,擴大其在全國的影響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當然,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應當注重保護環境,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對于產業基本合理的海洋鹽業、海洋化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應該繼續發展增強去競爭力。
3.調整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做到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于產業結構不合理的海洋漁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水綜合利用業,應該放棄過去的粗放型增長方式,發展綠色海洋經濟,爭取做到海陸聯動,以海洋產業帶動臨港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