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兒子臨近高考的那段時間,孩子和我出現了從未有過的焦慮。無意中與一位好友聊起此事,他給我推薦了一本書——《中國傳統文化教你應對考試焦慮:考出最好的自己》(以下簡稱《考出最好的自己》)。我如獲珍寶,一口氣把它讀了個遍,但畢竟是粗略閱讀,合起書本,頓悟很多。為了推薦給兒子,我又開始從第一頁認真研讀起來,這一次可謂是逐字逐句,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愿放過。它不但使我緊張、焦慮的心情放松了很多,而且讓我感到,孩子考大學似乎有了希望。最終,這本書果然幫助我和孩子圓了大學夢。盡管學校不是什么名校,但我和孩子都心滿意足了,因為他應該算是考出了最好的自己。
為了能使更多處于焦慮狀態的家長和孩子輕松應對高考,考出最好的自己,我十分想回顧一下這本不同尋常的書給我帶來的最真實感受。
一、絕望情緒蕩然無存
孩子進入高三,眼看著一次次的月考成績越來越遠離歷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對于孩子的高考,我幾乎不再抱有幻想,甚至是已經絕望。像是吃了一顆“復讀”的定心丸,但又不甘心讓孩子,實際上也包括我自己,再受一年的煎熬。不自覺地,我比以前更愛發火了,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無名火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點燃。那段時間,孩子也因我的焦慮、煩躁情緒,變得更加不知所措,焦慮情緒也開始不斷滋長。
直到我第二遍認真地讀完那本《考出最好的自己》,并將其推薦給孩子,我的絕望情緒出現了180度大轉彎。書中第二章“焦慮只需弱控制”,不但詳細解讀了焦慮的來歷、焦慮與目標的關系,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提供了很多消除焦慮的具體策略。我和孩子一起研究、運用這些策略。我發現,孩子的焦慮情緒逐漸減弱了,在學習上開始“拼”了。而我,也不再絕望。
二、壓力倍減,快樂迎戰
常言道,壓力是一種拿得起放不下的感覺。《考出最好的自己》不僅讓我及時消除了絕望之心,還讓我和孩子從思想上壓力倍減。
該書介紹了壓力與學習成績所呈現的倒U形關系:即“無壓力”和“高壓力”狀態下學習成績最不理想,而保持“適度的壓力”就能獲取更大的動力,且成績最佳。
在充分理解了這個關系后,孩子如釋重負,重新調整了情緒,釋放了部分壓力,試著慢慢將情緒調整到適度狀態。孩子的學習情緒由痛苦變為愉快,作為家長的我,也不再一次次給孩子施壓。我反復閱讀了好幾遍本書所談到的“合理釋放壓力”的有效方法,并嘗試用這些方法來幫助孩子減壓。后來,我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除了皺起眉頭思考問題,再也看不到因學習壓力帶來的煩躁不安的表情。我相信,這幾乎是所有家長都樂意看到的表情,也是令人感到十分踏實的表情。
三、準確定位,成功在望
不再焦慮,放下壓力,一定程度上,這已經為成功高考消除了障礙。但假如孩子對自己、家長對孩子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好高騖遠,也難以實現最理想的目標。因此,準確定位至關重要,但如何才能對自己、對孩子有一個準確定位呢?
《考出最好的自己》列舉了近50個高考學子的案例,這些案例中,每一個孩子的情況各有不同,但他們最終都是高考的成功者。起初階段,有學習差的,有學習好的;有目標小的,有目標大的;有主動學的,有被動學的……幾十個案例,你總能從中找到一個可以對號入座的案例。這些真實的案例,以及極富哲理的分析,充分論證了“只有準確定位,才能有望成功”的道理。定位不準,大多情況會適得其反。
受這本書的啟發,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的定位過高,從而給孩子造成了較大的學習壓力。我認真反思自己,意識到依據孩子現有的情況,過高的、超過孩子能力的定位是極不現實的。從最初的北大、清華,到首經貿,到只要有學上,不斷從實際出發,對目標做出客觀調整。果然,孩子迎戰高考的壓力減少了許多,最后考出了滿意的成績。
四、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最理想的大學,但我相信,所有的家長也更希望孩子能夠全面發展、健康成長。12年的基礎教育即將因高考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但假如孩子體質虛弱、心理抑郁,再好的學習成績也不能使這一句號畫得圓滿。畢竟,對于孩子而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才符合我國培養人才的最基本標準。我之所以說從《考出最好的自己》一書中受益頗多,還有一點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從這本書的字里行間,我能感受到它對孩子健康發展的重視,尤其是它的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的三維健康觀。
在談到要多運動時,這本書引用了毛澤東《體育之研究》中的“野蠻其體魄”的哲理,還提出了“內運”與“外運”給人體帶來的不同鍛煉價值和功效。尤其是介紹了十分適用于高考學子的,在緊張學習之余可以省時、有效利用的氣功——“開合”功法。孩子可以用它來調整氣息,達到神清氣爽,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緩解身心疲勞。該書還強調孩子要多參與班級活動,在群體活動中不斷提高組織、協調、合作等社會適應能力。由此看來,《考出最好的自己》一書在學生如何才能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方面也有很大價值。
乍一看來,《考出最好的自己》好像各章節都是針對高中生迎戰高考的策略,但當你認真研讀的時候,就能發現,它對家長也能帶來諸多的啟發。假如你的孩子在進入高中階段就已經出現了緊張情緒,實際上,已經是高考焦慮的前兆;假如你在為你的孩子高考擔憂,并出現性格改變,實際上,家長也已進入了焦慮狀態。假如你想通過閱讀來改變這些,我會情不自禁地向你首推《考出最好的自己》。因為我和我的孩子已從中受益,有著“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受。
(作者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責任編輯:柯彤 龔道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