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今遍地開花的特色化辦學理念,如何讓學校凸顯個性、樹立品牌?作為管理者,我認為應從學校的本質和使命入手思考這個問題。學校的本質和使命是什么?是提升人的生命價值和提高人的“幸福”生活指數。
“幸福”既是對現有生存狀態的認同和滿足,又是對過去的發展和超越。學校既承載傳遞人類文明的重大使命,又承擔師生健康生活的重大責任。因此,只有讓教師不斷感受變化、感受發展,培養他們的榮譽感、認同感,才能使他們真正產生幸福感。一所學校,需要用心經營,從而擁有自己的特色;一所學校,需要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贏得較好的社會聲譽;一所學校,需要傳遞“幸福”的理念,從而提升自身的價值。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浙江省寧波市黃鸝小學(以下簡稱“黃鸝小學”)立足區域教育特點和本校具體實際,力求創建富有特色、優質高效、充滿活力、親情洋溢及內外和諧的溫馨校園。其具體方針有三個:承載媒介、主題表現和運作核心。
一、承載媒介——特色化經營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的管理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為了在競爭中彰顯特色,學校應依托自身特色,創建校園文化,使其向著品牌化學校建設的目標邁進。鑒于此,黃鸝小學結合學校實際,將包含棋類競技、棋類歷史和棋理棋趣等益智促德的“棋文化”引入校園,使之感染和熏陶進入校園的每個人。其具體工作包括四點。其一,設立有關“棋文化”的玻璃展板、校園櫥窗、樓梯標語和墻面廣告等,這些設計使校園具有了濃郁的“棋文化”氛圍。其二,成立各類棋社,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棋類比賽,以擴大“棋文化”的影響。其三,通過實施分層培養,實現棋類競技水平的普及與提高。其四,通過校本課程“棋海求知”的學習,使師生盡情地徜徉在弈海之中。通過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棋文化”系列活動,黃鸝小學校園的“棋文化”氛圍越發濃郁。
二、主題表現——形象化建設策略
黃鸝小學校園的形象化建設有兩個策略:“內外兩個面”和“軟硬兩條線”。所謂“內外兩個面”,即內部改造,外樹形象;所謂“軟硬兩條線”,即硬件設施的建設和人文環境的創設。
1.內部改造,加強硬件設施建設
在加強校園硬件設施建設的過程中,黃鸝小學遵循三個原則:其一,崇尚人文、傳承中華文明和積淀文化底蘊;其二,尊重科學精神、營造科學氛圍和激勵科學人才;其三,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融為一體。
遵循上述三個原則,黃鸝小學的校園改造思路是:以“經濟、實用、夠用和適用”為基本思想,打造特色鮮明的校園棋境。具體而言,有兩方面。一方面,在校園有限的空間內,有精美的“棋文化”主題雕塑、富有寓意的“棋文化”群雕、韻味獨特的地面“大棋盤”、別致的“棋文化”墻面展板、韻味十足的“棋文化”仿古墻、精致的“棋文化”長廊及個性化的校園棋星排行榜等。另一方面,在校園內建立“棋文化”博物館,旨在讓學生時刻感受校園儒雅的“棋文化”氛圍,對創建校園的“棋文化”特色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2.外樹形象,優化人文軟環境
黃鸝小學“棋文化”工程的實施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又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還推動校園文化的“跨越式”發展。
為了打造個性張揚、健康且充滿活力的校園環境,黃鸝小學落實了三項具體工作。其一,成立三棋、管樂、京劇、跆拳道、拉丁舞和少兒英語等近20個社團。其二,開展“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班級有特征和學生有特長”的“創四特”活動。其三,啟動學生的階段性自主策劃活動。例如開展“校園魅力之星”評選、班歌與校歌演唱會、“活力操場”和“英語大課間”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其四,創新德育評價機制,實施“德育千分卡”的評價體系,有效提升了學校的德育工作水平。
三、運作核心——“親情化”管理策略
學校管理必須“以人為本”,充分體現人文性。“以人為本”是建設和諧校園的核心。因此,在學校管理中,黃鸝小學根據教師的實際情況,采用“親情化”的管理手段,充分體現人文性。其策略包括五個。
1.團隊建設與文化營造策略
為了凝聚教師的力量,打造富有情趣的辦公室文化,黃鸝小學開展了別有深意的“五個一”活動:即栽種一盆植物讓辦公室充滿綠意,養一缸金魚使辦公室更加靈動,做一件工藝品裝點辦公室的環境,排一個節目使教師的工作更有情趣,寫一條室語提升教師的精神境界。具有豐富內涵的教師團隊建設既把教師的身心健康納入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又拓展教師工作“幸福”的外延。
2.矛盾“柔化”與教師激勵策略
針對教師工作中的不當之處,黃鸝小學以“柔化”的方法解決矛盾、處理問題。例如通過“友情提示卡”和“溫馨激勵卡”幫助教師正視錯誤、改正錯誤,并對教師的改進給予肯定。雖然只是一張小卡片,但奇跡般地解決了許多有關教師管理方面的難題。
3.自我反思與發展評價策略
考核與評價的目的是幫助教師診斷教育教學工作,糾正錯誤,改進工作。因此,黃鸝小學簡化考核與評價過程中煩瑣的程序,將各種規章制度設計成若干問題,通過問卷考核的方式促使教師自我反思,以提高業務水平。
4.人際溝通和情報處理策略
為了較好地溝通,黃鸝小學開設了溫馨的網上私語平臺,使干群之間心靈相通。另外,黃鸝小學建立了人性化的“師情月報制度”,既為教師提供情感宣泄的驛站,又甄別和處理教師的各種信息,還優化了學校的教師管理工作。
5.學業評價與德育獎懲策略
黃鸝小學根據學生的特點設置了“學科卡”等評價體系,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獎懲策略,并以“小題大作”與“大題小作”的指導思想,將學生獲得的點滴成績“小題大作”,將學生無意中犯的各種錯誤“大題小作”。
黃鸝小學在提升價值、傳遞“幸福”的學校管理工作中,超越功利,使學校的發展與師生的成長達到和諧、統一。今后,黃鸝小學將繼續努力,認真走好每一步。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黃鸝小學)
(責任編輯:馬瀟瀟 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