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與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手段。教育教學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兩個不同系統的客觀存在,各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能否將兩者巧妙結合,成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有效運用的重點。任課教師應遵循一般教學規律,做好每堂課的教學設計,合理、適當地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為提高教學水平服務。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與課程整合,不僅需要教育者充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更需要教育者清楚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對教學產生的不良影響,從而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揚長避短,盡最大可能發揮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有效性。
一、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優勢
1.自制軟件,針對性強
教師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管理和使用教學資源,根據教學的需要制作計算機多媒體課件,既符合教師的教學要求,又便于資源的儲存和再利用。
2.優化教育,提升質量
為使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多樣,教師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可運用豐富的圖片、文字和視頻充實教學內容,集圖、文、聲、光于一體,創設靈活、生動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把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此外,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具有靈活強大的交互功能。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運用于教學,不僅提高教學的效率,更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聽課質量。例如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動畫進行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直觀的動態描述中,使學生對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印象深刻,進而引導學生探尋知識間的相互關聯。
3.改變方式,培養習慣
教師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變化,即學生不僅從教學軟件中學習知識,更可通過網絡收集資料,獲取信息,進而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這既為學生進行探索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提供良好條件,又為教師下一階段開展更豐富的教學活動打下堅實基礎。
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產生的不良影響
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是一種創新性實踐,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給教學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筆者認為,當前存在三方面問題。
1.濫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手段,但如果不分場合,不顧課程內容,不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無論課程的任何環節,都要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甚至根據制作課件的精美程度評定一節課的好壞,便會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因此,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必須奉行現代教育理念,遵循教學規律,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條件、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風格,選擇最佳時機,發揮最佳作用,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無疑,這對教師提出嶄新要求。因此,只有通過教育行政部門的繼續教育手段,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自身素質,使教師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讓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更好地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2.變黑板為屏幕
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明確在教學中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目的。教師設計的課件應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果教師只是把板書變成電腦顯示,使教學變成看屏幕,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還是處于被動狀態,因而這種教學不過是一種新形式的注入式教學。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因此,教師在上課前,應針對課程教學目標,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出發,恰當取舍采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的素材。另外,教師要采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創設問題情境,拓寬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這樣,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才能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3.舍本逐末的“作秀”
許多教師認為,課堂熱鬧,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層出不窮,這就是好的課堂。為此,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制作精美課件。大家給這類課堂的評語通常是:課堂氣氛較好,信息量較大,效果比傳統教學方式顯著,等等。但筆者認為,這只是教師為了追求課堂形式多樣化的“作秀”心態。教師為了制作精美課件,既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又忽視與學生的交流。因此,教師應合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為此,筆者認為,多媒體課件應具備三個基本點:一是內容正確,圍繞課程核心;二是布局美觀大方,素材選擇合理、合適,操作簡單,互動性強;三是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教師制作課件要以教育理論、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保證課件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在當前的教學條件下,教師要研究課程本身如何適應網絡時代的要求。可見,只有在教學中恰當選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發揮其優勢,才能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計算機多媒體教學離不開教師的引導
網絡是新型學習環境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出現改變了學習環境,但網絡只是構成新型學習環境的組成部分,并非學習環境的全部。雖然學生身處虛擬的、海量資源的網絡環境,能獲得豐富的學習經驗,但網絡中的信息并非百分之百有益于學生,因此缺少教師正確的指引,學生便會一知半解,甚至誤入歧途。所以,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作為學習的輔助工具,把計算機和其他教學方式相結合。
信息時代為教學活動帶來全新空間,為教育發展帶來嶄新機遇,但同樣使教育教學面臨全新挑戰。因此,教學活動既要突破傳統教育的桎梏,又要繼承傳統教育的精華,還要應付網絡帶來的新問題,這需要信息時代的教育者以揚棄的哲學觀開創新世紀的新教育。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少年宮)
(責任編輯:馬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