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個被西方人判斷為完全沒有商業價值的國度,中國商人代替政府,建立了遍布全國的商業網絡。
第一個福建商人是什么時候來到萊索托的?管理著這個220萬人口小國的政府也說不清楚。
但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后,第一批福建商人的朋友、親戚或是朋友的朋友開始陸陸續續地來到這個被南非四面包裹的國中之國,現在,萊索托差不多每100個居民當中,就有一個是來自中國的華商。在這個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最不發達國家”里,提到中國人,很多當地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中國人,太厲害了!”
在這個貧瘠的國度,中國商人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中國商人做了政府都沒做到的事
作為全球公認的四個“國中國”之一,萊索托的面積只有3萬平方公里,比中國海南省還小一點,去年人口為220萬,約為北京市海淀區人口的一半。
萊索托3/4的國土是山地,交通不便,自然資源貧乏,顯然并不是個理想的經商和投資目的地。除了中國商人,很少有外國人來到這里。
和其他非洲國家不一樣,萊索托的中國人不是國有大型建設集團的員工,他們來到這里的目的不是修路或搞建設,完完全全是來做小生意的。萊索托政府人士估計,目前在該國經商的中國人大約在4000至2萬之間,大多來自福建,許多人有親戚和血緣關系。熟悉非洲的人告訴記者,這些中國商人之所以在萊索托取得成功,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營銷策略簡單。在萊索托,第一批中國商人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居民區開了不少商店和和超市,對萊索托人進行“直銷”,既減少了流通環節和費用,還可直接了解萊索托人的需求,從而出售銷路好的商品,實現最大限度的利潤。
這些商店規模雖不大,但出售的產品從服裝鞋帽到家用電器,全都是生活必需品。后腳來的中國商人逐漸以原有商店為據點,向那些交通不便的鄉村推進,開辦更多的商店,服務更多的萊索托人。經過近30年的努力,中國商人在萊索托建立了完整的銷售網絡,幾乎覆蓋了萊索托全國所有的主要山地和鄉村,這是當地政府用來這么多年時間都沒有做成的事。值得一提的是,后來的中國商人與先到的商人大多有親戚或朋友關系,這樣有一個好處,避免了像一些非洲國家那樣出現中國人之間的“惡性競爭”或者“自相殘殺”,有助于整個市場的和諧發展。
其次,背后有強大的國內商會。有萊索托人反映,中國商人雖然沒有得到政府的資助,但顯然與國內的商會有密切的聯系。在這些商會的協調下,中國商人會根據市場的需求,在福建等地組織各種貨源,批發大宗商品,然后運到南非,再轉運到萊索托。這些商會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給后來的中國商人提供貸款和保險業務,使他們在萊索托經商不僅有了足夠的啟動資金,還免除了后顧之憂。因此,新到萊索托的中國商人頭兩三年的營業收入往往都用來償還貸款。
最后就是全球各地中國商人的共同優點:價格便宜,服務周到。商品從中國國內批發,價格便宜很多。同時,中國商店大多24小時營業,每周開門七天,全天候服務,大大便利了當地民眾。
中國商人的成功之道還離不開節儉。在萊索托的中國商人大多能吃苦、工作十分努力,但又舍不得花錢,過著簡樸的生活,這與有些外國商人掙了錢后就大手大腳地花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繁華背后是“非法經營”?
對中國人在非洲生存狀態素有研究的南非羅德斯大學社會學院高級研究員樸允胤指出,中國人其實在萊索托一直是“非法經營”,因為當地法律規定,只有萊索托本國公民才能經營零售業。
但這難不倒中國人。他們從萊索托人那里“租賃”營業執照開張營業,當地政府對此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于這種現象,樸允胤解釋說,西方國家對于萊索托這樣資源缺乏、經濟落后的非洲小國沒有投資的興趣,因此中國商人的投資和商品對于萊索托來說,是求之不得的“禮物”,怎么還能教條地拒之門外呢?
此外,在萊索托的中國商人大多雇傭至少一個本地人,這拉近了他們與當地的關系。同時,他們也不像別的國家的中國商人那樣,把掙到的錢都匯回國內,而是用在當地營業規模的擴大上,這是萊索托官員樂于看到的。
不過,在萊索托的中國商人也并不總是受人歡迎,他們的成功招來了“羨慕嫉妒恨”。目前,在萊索托各界,對中國商人的不滿情緒處而可見。有人指責有的中國商品質量不佳,尤其是鞋子,穿了不久就壞了。還有人稱大量中國商品的存在擠垮了當地零售業的發展,呼吁政府出臺措施、對中國商人的經營活動和范圍進行限制。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馬哈班尼·特科一直是萊索托首都馬塞盧的一名成功的零售業商人,但他后來把店鋪出租給了中國商人,因為,“中國商人把我擠垮了。唉,要想與外國商人,尤其是中國商人競爭,實在太難了。你知道嗎?如果你一包糖賣8馬洛蒂(萊索托貨幣,約合人民幣8. 7元),而中國人一包糖只賣5馬洛蒂,你的生意還能做得下去嗎?”
還有人舉報稱中國商人有偷稅漏稅、以次充好、短斤少兩、出售違禁和過期商品等違法行為,甚至有人聲稱,中國老板對萊索托雇員進行“體罰”,“中國人老讓員工加班,如不服從,就得挨罵挨打”。但這些指責都不能阻止中國商品成為萊索托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個萊索托人對記者說,“如果這些中國商人走了,中國商品沒了,讓我去哪里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