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陸 “孤懸”太平洋中南部,北鄰東南亞,西接印度洋,南望南極洲,是亞太地區不可忽視的重要戰略力量。澳大利亞的中國觀、美國觀和世界觀,折射著中美關系走向和全球格局演變,是中國理解西方國際政治邏輯的窗口和范本。
對于習慣了“仰仗大國”生存的澳大利亞而言,在首要戰略盟友(美國)和首要貿易伙伴(中國)之間如何選擇,如何平衡與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是澳大利亞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與根本。一方面,美國是澳大利亞的盟友和“保護傘”,兩國擁有共同的利益和價值觀。擴展與美國的安全合作,深度強化軍事同盟關系,是澳大利亞的必然歸宿;另一方面,中國的迅速崛起深刻地改變了亞洲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秩序,全球戰略中心向亞洲地區傾斜,中澳經濟關系緊密相聯,難以切分。
當然,經濟上融入亞洲并不意味澳大利亞已成為“亞洲核心家庭”的一員。在地緣政治、安全考量、意識形態和利益取向上,澳大利亞仍然唯美國馬首是瞻,仍然忠于西方世界觀和政治準則,仍是西方陣營中的重要一員。澳大利亞多次表達了對中國崛起的隱憂與不安,并采取一系列行動,遏止和消解中國的崛起勢頭:如加強澳大利亞海上力量,創建一支處理澳大利亞周邊(從所羅門群島一直到印度尼西亞列島)事件的區域性部隊;深化與美國的經濟關系來平衡它對亞洲的經濟依賴,加強與美國更緊密的軍事同盟,爭取美國保障海上航線;與包括印度在內的多個亞洲大國建立安全關系網絡,等等。
即便如此,澳大利亞也清醒地認識到,“未來數十年,中美關系仍將左右亞太局勢”,西澳州州長甚至曾宣稱,本州與北京的關系比與堪培拉的關系更重要。可以預見,在今后五年,澳洲將加大參與亞太地區事務的力度,以適應亞太地區國家經濟實力的崛起、軍事現代化帶來的地區戰略形勢的變化。中澳兩國理應抓住戰略機遇,彌補分歧,深化合作,加強對話,充實完善戰略伙伴關系,真正建立戰略互信。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學界尚缺乏對澳大利亞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我們在組織本期策劃時,也明顯感覺到相關研究成果較為匱乏,這既與如火如荼的中澳經濟關系極不相稱,也不利于中國亞太戰略的形成與完善。因此,從全球格局、亞洲安全、海上通道和經濟合作等角度,深入理解澳大利亞的戰略思維,精細剖析中澳兩國關系的發展前景與風險挑戰,即是學界、政界亟待攻關的重要議題,也必將對亞太區域的安全與繁榮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中美關系的發展對亞太地區影響最大,而局勢變化所帶來的機遇與威脅令澳大利亞感觸最深。一邊是“中國崛起”所帶來的經濟機遇,另一邊是長期以來對美國的戰略依賴,澳大利亞的決策者在尋找平衡兩者之道,這不僅可以幫助澳大利亞決定自身的命運,還可使整個“亞太地區”的力量對比更加明朗。
——[澳]馬必勝 王 勇
中澳經貿關系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從中澳雙邊經貿合作的規模來看,總量水平仍然不高,與兩國實際需求和經濟實力并不對稱。中澳經貿合作有很大的互補性,雙方合作的潛力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兩國政府應堅持開放、非歧視的政策,共同為雙方企業創造有利于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
——吳崇伯
從澳新美同盟締結的過程來看,這是一個三方的區域性防御同盟,不具有擴張性,而且在澳新那里,雖然追隨美國的冷戰意識逐步增強,但防范日本的潛意識仍很強烈。這正是澳新美在地區安全威脅方面認識上的差異。然而,美國的大國地位以及澳新有求于美國的心態,讓澳新對自身安全威脅的認識發生了位移。
——汪詩明
一個經濟不斷增長并日益給澳大利亞經濟帶來機遇的國家被澳大利亞從地緣政治和國防角度視為威脅,這本身就是矛盾的。這反映了澳大利亞面對日益發展的中國,甚至整個亞洲崛起的不安全感,它需要來自美國強大力量的平衡,這正是澳大利亞整個亞太區域合作戰略中經濟利益與地緣政治不同考量的糾結之處。
——徐明棋
漸進改革是英國社會發展的一種方式,而這種方式移植到澳大利亞后,則造就出更為平穩的“澳大利亞漸進改革模式”。從表面上看,澳大利亞的社會發展和現代化進程可謂是緩慢的,難覓具有標志性的突變事件,它的任何變化都需要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的觀察才能有所發現,但是,它的發展和變革則是深刻的。
——王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