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門聽意見、找問題要有誠懇的態度,歡迎提意見、敢于聽意見,聽不到意見、找不出問題本身就是問題。要引導黨員干部開闊胸襟、放下思想包袱,真心誠意歡迎別人挑毛病,真心誠意讓群眾提意見,讓群眾評頭品足。要把“面對面”和“背靠背”結合起來,既注重領導干部當面聽取意見,也要讓群眾有“背靠背”給領導干部提意見的機會。開門聽意見、找問題還要找準聚焦點,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要引導黨員干部認真對照黨章規定,對照廉政準則,有針對性地查找問題,問題找得越具體越好,防止似是而非、大而化之、不痛不癢,真正觸及思想、受到警醒,達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效果。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劉云山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
年輕人不要投機取巧,要堅持嚴謹的態度,老老實實地從事藝術事業才是科學的選擇。
——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林文增寄語走在藝術道路上的年輕一代。
現代中國畫藝術家對中國傳統的認知還很薄弱,我覺得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學習傳統的思想觀、繪畫觀,包括傳統文學,這些都有利于畫面意境的取得。
——藝術家魏廣君認為,讀古文、學習古人的畫法很重要。
珍惜時間,好好讀書,一輩子跟著書走,不會壞。
——著名畫家黃永玉如是說。
想象一下就有新的畫風出現,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曇花一現。任何藝術形式都要有根,扎根傳統自然形成變化,才是可以沉淀下來的藝術。
——藝術家王好軍認為,創新是人各個方面綜合能力的體現。
學書法,首先要以書潤心。就是要多讀書,善讀書。通過博覽群書,使自己悟高古深邃之神境。
——書法家譚仲池說,學書法首先要明白書法與讀書、學養端行的關系。
我們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應該有社會服務意識。作為一個好的音樂家,應該是從生活中來,再回生活中去,這是一個必然的規律。
——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廖昌永如是說。
把這世界上的故事細細甄別,然后改頭換面,讓它們進入到小說的內部嶄新成活,茁壯成長,再造出一個獨立世界,我覺得這就是小說寫作的樂趣,也是文學生活的活法。
——作家喬葉談小說創作。
表達社會的真實,表達人內心的真實,是一個作家、一部作品最起碼的要求。
——著名作家閻連科談中國作家和中國現實。
創作的動力來自對現實生活的體察,畫家必須有感而發,才能打動別人,也才能畫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只有親近自然、深入生活,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會具有張力。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吳長江說。
對生活始終抱著一種好奇和欣賞、發現的態度,是舞蹈創作保有新意、鮮活動人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在眾口難調的舞蹈演出大環境中立于不敗的基礎。
——云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談舞蹈創作。
京劇是虛實結合、夸張寫意的。我們的前輩藝術家,都是以表演來刻畫環境、塑造人物,可現在舞臺有些過于求實,臺上布景都擺滿了,演員表演的空間就太小了,這不是京劇本體的東西,是違背京劇法則的。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認為,近年來我們的京劇創新出現了一些誤區。
(劉建蕊/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