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的生命是教學質量,提高生命的關鍵是課堂,課堂的焦點是效率,只有高效的課堂教學,才會產生較高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質量;課堂效率;教師反思;教學方法
學校的生命是教學質量,提高生命的關鍵是課堂,課堂的焦點是效率,只有高效的課堂教學,才會產生較高的教學質量。如何提升教學效率,不存在哪種模式好,哪種模式不好,但一定要符合教學規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個體成長的需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一、加快教師專業成長,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又是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心靈上的溝通。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解決教育教學進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讓反思成為一種自覺行為,不僅可以保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教學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經驗+反思=成長,教學反思使原始經驗不斷地處于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的思維加工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樣就能促進教師對教學工作產生全新的認識,幫助教師從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愉悅,體會到自己工作的價值與意義,就會讓傳統意義上的教書匠成為研究型、創新型的教師。
二、優化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措施
我認為教師的角色主要在于“導”(即誘導、引導、疏導、指導)發揮教師“導”的作用,就能促進學生“學”的興趣,“教”必須效力于“導”,必須服務于“學”。
教師的疏導作用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也是不容忽視的,既有對學習方法上的疏導,也包括心理活動方面的疏導。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要分析他們思維的特點、個性,要重視利用學生在發現知識、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成就感,也要讓那些一時有困難的學生看到自己的希望,有信心堅持學習,使全體學生均在這里找到自由學習、展開想象、創新意識的空間,發揮各自最大的潛能,養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勝不驕敗不餒的道德情操,為終身學習的歷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陶行知說:“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它能啟發孩子創造力以從事于創造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巧借他山之石,細攻自己之玉,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再添磚瓦。
(作者單位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第四中學)
編輯 申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