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對閱讀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悟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電教媒體;自主閱讀
長期以來,陳舊的語文課堂教學疏忽了教學的發展,歸納一下,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1.封閉的課堂教學,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一節課時,教師為了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指定學生學習的方向,課堂上,總是學生被老師牽著走,這樣由教師指定的一廂情愿的目標,學生根本沒有興趣去學。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了興趣,學生怎么會樂學、愿學?又怎么能學得好呢?
2.教學中,重課文分析,輕閱讀感悟
葉圣陶說過:“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善讀之”。事實上,現在有些語文課簡直似“庖丁解牛”,一節課從頭到尾分析得絲絲縷縷,一塊一塊的。看起來,講得細,學生容易理解,其實,學生根本沒有讀的機會。閱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為,這種支離破碎的分析教學從很大程度上講,束縛了學生思維意識的發展,制約了教育的發展。
3.濫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電教媒體,發揮其聲、形、色的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濫用不如不用,并不是所有的閱讀課都適合運用媒體進行教學。特級教師于永正在一次公開課前也準備了先進的電教設備,但課前電腦卻出現了故障,他說:“我們要能不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上出現代化的課。”而那堂課也上得很精彩,給聽課老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二、采用的對策
現在,整個語文教學已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以上一些誤區仍然存在。為了最大限度地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結合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如下幾方面加以體現,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水平。
1.扎實課題研究,推動語文教學
俗話說:“教無定法”,如何搞好語文閱讀教學,優化課堂教學,這是一個難題。為此,我校在執行大綱精神基礎之上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堅持走“實踐——理論——實踐”之路,讓教師在教學中大膽摒棄那些陳舊模式,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組織教師展開討論,進行研究,尋求最佳方式,再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在參與縣級課題《如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研究中,我們總結出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線五環式”,即“以讀為主線,按看、析、練、議、結五個環節進行教學,循環往復,螺旋上升”。通過初步實踐,效果很好,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校整體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2.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文
在閱讀教學中,語文實踐在于創設情境,設計梯度,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去,充分放開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實現課內外的遷移結合。
記得在教學《第一次匯款》一課時,我板書完課題后,學生也認真地讀了課文,而當我按照寫好的教學設計準備講解如何填寫匯款單時,一個學生在下面低聲嘀咕:“這樣講多煩,還不如帶我們去郵局去學習填寫匯款單,那多有趣,多省事!”我一想也是,于是我當即決定把課搬到郵局去上,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此外,對于一些表演性很強的課文,在學生有了朗讀感悟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去演,以“課本劇”的形式去表現,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驗感悟,這樣就在課堂與生活之間架設了一道金橋,學生有了表現的欲望,學習起來也就興趣盎然。
3.重情趣,重感悟
語文課的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飽含了豐富的情感,只有老師去分析、解釋是不夠的,這就要引導學生進行充分朗讀,在朗讀中自主地去感悟,體會其中的情感。如《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文章表現了一對父子之間的那種深情,并且,文章還把這種情感進行了遷移、深化,賦予了高尚的思想品德,使文章更含蓄、深刻,如果學生沒有進行充分地朗讀是不可能體會領悟到的。
4.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讓學生產生研究的興趣
事實告訴我們,學生同樣具有研究和創造的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占了主要地位,那么教學時就要進行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當然做法也是多樣的,具體歸納一下,有如下幾種:
(1)抓住不同時機去讀。可分為學前初讀、學中精讀、學后熟讀三個部分;
(2)采用多種方式去讀。當然,方式選用要依據實際,在各個年級中要求也是不同的,主要方式有默讀、輕聲讀、瀏覽讀、誦讀等;
(3)不斷變換形式去讀。教學中,采用分角色讀、小組讀、輪讀、情緒讀等,學生才會讀有興趣,讀有所得;
(4)在讀的目的性上注意區別。主要有感知讀、理解讀、品位讀、表達讀等;
(5)抓重點讀。對于一篇文章來說,重點的內容就要反復誦讀,在讀中感悟、體會文章的情感,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有多給學生機會,多給他們表達意見的權利,多給學生一些熱情的鼓勵,真正賞識學生,才能真正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優化!
(作者單位 江蘇省沭陽縣七雄中心小學)
編輯 申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