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情境導入,激發興趣;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教師引導,自學為主;經歷過程,促進體驗;反思總結,豐富經驗,五個方面對如何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有效課堂;數學;教學;策略
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新課程改革是教學理念的改革與教學方法的更新。教師是新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并將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關鍵。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把學習內容轉化為問題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個好的問題情境,往往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并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研究學習情境創設的策略,引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
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更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小組以學生自愿組合為前提,再針對各小組之間學習程度差異較大的情況加以調整,使各小組在各方面達到基本平衡。學習任務下達后,按各自能力與專長分工合作,強化了學生學習的責任感,有利于學生順利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三、教師引導,自學為主
課堂教學應以自學為主,教師講授總時間不超過15分鐘。上課要做到目的明確,內容正確,方法適當,語言精練,組織嚴謹,積極性高。凸現“五為”教學思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育人為目標。教學行為、效果體現“八個突出”:突出自主學習,突出互動交流,突出重點難點,突出精講巧練,突出思維訓練,突出即時評價,突出因材施教,突出教學效率。
四、經歷過程,促進體驗
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不僅可以使學生體會一個數學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一個數學結論是怎樣得出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逐步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并能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五、反思總結,豐富經驗
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隨時給學生恰當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反思。對解題方法、解答結果進行反思,通過反思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在總結過程中得以提升、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獲得更豐富的學習經驗。
總之,在教學中力求做到:對學生要普遍的關注,用目光和微笑與學生交流,讓所有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持;要用欣賞、夸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要營造能給所有的學生以自信的氛圍,讓所有學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圍。
(作者單位 湖北省竹山縣柳林鄉公祖小學)
編輯 武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