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開課的展示,表面看來是呈現精彩,給教師開辟一條獲得教育幸福的陽光大道;實際看來卻是追本溯源,幫助教師從本質上解決教學從形式到內涵的真正超越。
關鍵詞:教學;整合;素養;流程
提起公開課,教師們戲稱它為“表演課”“作秀課”“繡花課”等,不一而足。在我看來,公開課教學是整合了教師文化素養和教師教育智慧之后,創生的一種近乎完美的教學流程。所謂公開,不僅公開的是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精湛的教學技藝,高超的教學智慧,扎實的專業素養,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知識涵養,而且更把教師教學中值得深刻反思的問題,公開展示給所有以課堂為主陣地的教師們,引發教師對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的深刻思考,從而使教師的教學境界產生由內而外的質的飛躍!因此,公開課的展示,表面看來是呈現精彩,給教師開辟一條獲得教育幸福的陽光大道;實際看來卻是追本溯源,幫助教師從本質上解決教學從形式到內涵的真正超越。換言之,對公開課的觀摩學習,不能只從表面上看,而要從本質上賞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教學實效的落實,達到公開課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
參加了多次課賽,用心品味聽過的公開課,回顧自己精心備課、認真上課過程中的喜悅與缺憾,憧憬自己理想課堂的境界和精彩,便有了自己對公開課的全新解讀:
一、教學流程,是演繹,不是表演
課堂應當是學生的天地,而不是教師的舞臺。因此,一堂成功的公開課,應當是教師和學生思想融合,知識傳遞,情感共鳴,能力滲透的傾情演繹。這樣一種目標的生成,必須由師生雙邊互動共同完成。老師顯示能力的表演不是演繹,學生流于形式的表演不是演繹,因為表演永遠只停留在外觀形式上,不可能擁有由內而外的真情流淌和生成性精彩。沒有思想融合、情感交流的課堂,教師完美的教學設計只是一種假象,因為教學任務的完成只停留在教師的預設中,學生根本沒有達到預設目標。這樣的課,即使設計得再完美,表演得再精彩,也是虛假的,它沒有水到渠成的酣暢淋漓,沒有瓜熟蒂落的自然而然,因為它只停留在單薄的形式上,所以顯得蒼白無力。
二、課堂氣氛,是活躍,不是熱鬧
如果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被充分激活,就會小臉發紅,雙眼發光,小手高舉,這才是課堂氣氛的真正活躍。然而,活躍絕不是熱鬧,不是目不暇接的多元資料的展示,不是蜻蜓點水的理解,不是花哨課件對課堂的填充,不是教師在前面跑,學生在后面追的簡單牽引,不是表面形式的熱熱鬧鬧。學生只看了熱鬧,就失去了思考的空間和思維的能力。有位教師講關愛老人,可愛的孩子模擬表演尊敬老人的場景,表演得惟妙惟肖,孩子們笑了。表演中,笑聲接連不斷,孩子們看得很開心,課堂也在笑聲中顯得異常熱鬧。可是表演完了,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的回答卻是不著邊際,甚至還產生了錯誤的認識。真正活躍的課堂,是學生思維的活躍,是學生通過深刻思考達到知識構建和思維超越的成功體驗,是由學生內心流淌出來的成就感和喜悅感。真正的活躍是攝人心魄的,是美麗動人的,而絕非笑聲后的沉悶。
三、教學語言,是真情,不是煽情
優美流暢的教學語言,宛如潺潺細流流過學生心田的微笑,能激發學生心中美好的情感,能讓學生感知語言的美麗,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課堂之中。但優美流暢的前提是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讓學生的心靈琴弦撥出美妙琴音的只能是教師在課堂上流露出的真情。有節公開課,我的課件出了點小故障,我說:“同學們,對不起,老師真笨。老師再試試,好嗎?”這句話卻成為聽課教師最有爭議的一句語誤。我不說這句話,或許很多人看不出我課件中的這點小問題。可是有位評委卻把我的這個語誤,看做是我對學生真誠的尊重,視為課堂的亮點。
想起曾聽過的一堂語文公開課,叫做《永生的眼睛》,主題是死者為生者捐贈眼角膜而使眼睛永生,使愛心永恒,使無私奉獻的精神永恒。故事很感人,教師上課時,語言也極具感染力,學生被感動得稀里嘩啦。結課時,教師極具煽情性的語言,令教師自己和部分學生聲淚俱下。就在我為那種場面動容的時候,我看到幾雙左顧右盼的眼睛,疑惑地看著流淚的教師和學生。死者捐贈器官的義舉是高尚的愛的境界,它的確令人感動,但更多的是崇敬,畢竟不是人人都這么高尚,才顯示出器官捐贈者的愛的無私。可是這番真情大愛,真要把所有人都感動得痛哭流涕,實在是有些虛假和夸張。真情是課堂的生命。煽情成就不了真實的課堂和真切的感悟,也無法撥動學生靈魂深處的那根弦,從而奏出最美妙的心靈樂章。
四、設計教學,是磨煉,不是折磨
很多教師說公開課是摧殘人,折磨人,認為上好一堂公開課,至少要褪一層皮。此番,我被自下而上甄選出去上課,到現在已經是三次備課,五次改課了。回想準備公開課的這些日子,的確耗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我絲毫不覺得這是一種摧殘和折磨。平日里快節奏的工作好像打仗,根本沒有時間細細揣摩每堂課的教學細節。可是為了上好一堂公開課,卻要進行一次次的刪改、錘煉、琢磨,從而把最完美、最精彩的課堂呈現給學生。這樣一個過程,值得咀嚼回味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每一次備課,我自己都有思考,都有進步,甚至是自己教學水平的跨越式提升,真是一個鍛煉自己的絕好機會。把痛苦的日子當成快樂享受,痛苦便是另一種形式的快樂。況且,公開課的打磨過程并不痛苦,那是一種飽含了艱辛努力,一步一步蠕行的歷練,點點滴滴的進步都來之不易,因而也讓人倍加珍惜。
我的公開課還要繼續,但是我相信:享受幸福成長的過程,一定比任何結果都要美麗!
(作者單位 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金佛寺小學)
編輯 武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