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范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已成為最為直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越來越發揮出其獨特的作用。不僅在美術繪畫課上需使用“范畫”,在美術欣賞課和美術手工課的教學中,“范畫”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引導、對比性作用。通過“對比范畫”分析鑒別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認識、分析能力。第二,講解、示范性作用。運用“步驟范畫”可達到直觀、簡潔、省時的效果。第三,欣賞性作用。利用“范畫”啟發學生思維,拓展視野,學以致用。
關鍵詞:范畫;課堂教學;引導;步驟;對比;欣賞;作用
美術教學屬于直觀教學,范畫作為最直觀的教學方式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好的教學范畫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好的教學范畫會給學生帶來驚喜,給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給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畫龍點睛。
一、范畫在繪畫課中的引導、對比性作用
在繪畫課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工具,給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范畫資料,可以讓學生在課堂的有限時間跟空間里開闊視野,提高審美能力,再運用幾幅對比范畫可以直觀地展示學生在繪畫中出現的錯誤。例如,在教學二年級《我們喜歡的動物形象》這一課時,運用多媒體給低年級學生展示各種的動物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低年級學生在臨摹中,常常在構圖上會畫得很小,在顏色的搭配上會亂用顏色,如果教師一味地講述,一味地指出不應這樣不能那樣,往往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在“對”“錯”之間始終趨于含糊的狀態。這時,如果展示出正確的構圖范畫和錯誤的構圖范畫進行審美對比,畫面的效果一目了然。通過比較,畫面的成敗是非讓學生領悟在分秒之間。在色彩教學時,也同樣展示不同色調、不同顏色的搭配方案范畫供學生欣賞,讓學生在范畫的欣賞中領悟色彩的魅力,對于色彩的搭配運用更進一步。學生在本課的學習中,因為有了范畫的輔佐,學生作品的構圖錯誤減少了很多,顏色的運用上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學生的美術知識水平也從“知其然”飛躍到了“知其所以然”。
二、范畫在手工課中的講解、示范性作用
但凡手工制作總有個步驟,手工制作課的教學中,作品的制作步驟分解圖十分重要。美術課本中,由于課本篇幅安排的局限性,“步驟圖”安排得很少,有的甚至沒有,有些細節部分也被縮得很小看不清楚。教師課堂上要指導,又不能光靠粉筆。而且課堂時間有限也容不得教師在課堂上那么“慢條斯理”地講解,這就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比較大的困擾。例如,一年級《紙袋玩偶》一課,書本中展示的制作步驟圖太簡單、太小,學生看不清楚,小動物頭像的制作過程也沒有展示出來,學生根本不會制作。教師對于物體的粘貼順序無法用三言兩語說清楚,即便說過了學生也一會兒就忘記了。這時,教師可以提前按制作一、二、三的順序繪制更詳細的“步驟范畫”,在課堂上,教師邊教學邊依次展示范畫,教學過程既直觀又簡練,學生掌握起來更容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范畫在欣賞課中的作用
欣賞課在美術教學中占著重要的位置,欣賞課教學主要在于啟發、引導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但由于教材中供學生欣賞用的古今中外名畫和當代學生的優秀習作,因書本版面有限,畫面都被縮得非常小,有不少地方根本無法辨認。因此,范畫在欣賞課的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中國的世界遺產》一課時,書中的圖片內容比較少,每幅畫面的篇幅都縮得比較小,如果只用課本進行教學,上課時即使教師把課本高高舉起,在“方寸”之間使勁地比畫、講解,也很難做到吸引學生的目光,同學們對圖片一看了之,根本不會細細品味。在這樣的欣賞課教學中,如果教師事先把范畫放大繪制,并在需要重點欣賞的地方加以標注,課堂上及時展示,效果定然會截然不同。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更快地對名畫、名勝古跡心領神會,對祖國的遺產名跡產生共鳴。
課堂范畫是小學美術教學中最直接、最具體、最直觀的教學方式,它集審美、趣味、創造、實踐性多項原則于一身,以最直觀的方式有序而完善地向學生展示了美術學習中的繪畫知識、手工制作技能。有范畫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課堂氣氛生動活潑、教學效果良好。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認識到范畫在課堂美術教學中擁有的其他形式無法更替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勤于此道,精于此道,不斷探討、不斷提高范畫教學的質量,是每個美術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參考文獻:
赫伯·里德.通過藝術的教育[J].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鄭惠,美術教師。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州市鶴林小學)
編輯 代躍先